第83章 不出一曰夜
十六年了,本该像呼吸一样理所当然的道理忽然变得针扎般难以忍受,李持盈忍不住想如果今
换作皇帝的
兄、王爷的
兄,公主或李家会不会觉得‘配你难道还委屈你了吗’?
送客过后气尤未平,李姑娘对松枝稍作安抚,立刻便要套车出门去,梅枝急得跟什么似的:“这么晚了,姑娘要去哪儿?便是心里有气,明
再理论也不迟。”
她摇摇头:“有点事,去酸枝巷寻爹爹。”显圣后期大明人口开始减少,具体来说是能够纳税的良民逐年减少。
为了缓解乡间吃绝户的情况,朝廷特许符合条件的人家开设女户…其一,通过了府试的女童生,本人持相关证件去衙门办理即可。其二,年逾三十五周岁,寡居且拥有五亩以上良田之人。
其三,若无嫡亲兄弟手足,父母可向本地衙门提
申请,只消年
十五周岁,哪怕是在室女(即未嫁女)也可以自成一户。
她记得为这个闹出过好大一场风波,‘嫡亲’二字语焉不详,有人说同父同母才叫嫡亲,有人觉得同父异母即是嫡亲,各地标准不同,老百姓的观念自然也不一样。
有那存了坏心,想霸占岳家家产的打错了算盘,一路告到应天府去,霸占了当月大半的报纸版面。
马车拐进小巷子时轻轻磕碰了一下,不知谁家院里传来犬吠声,门房打着哈欠探出头来开门,一见是公主府的马车,三魂吓掉了七魄:“公主…求公主超生!小的只是奉命行事,小的…”
李乡君戴着风帽:“驸马现在在家?”***虽则北京城里通了电。也不是人人都安得起电灯的,东边一片灯火辉煌,内外城相接之处仍是灯笼居多,暖黄的火光映照着星空夜幕。李沅没想到她会来,匆匆
出来时只穿了一件家常直裰:“这么晚了,是有什么要紧事?”
父女俩都没吃饭,于是让厨房上了一桌便宴,她挑了几
羊
汤里的菌丝吃着,他则有搭没一搭地喝着温酒。李驸马从前不爱贪杯,这会儿的架势却像是戏曲里酗酒成瘾的怪老头…没有酒就不会吃饭似的。
“明
还要早起上学去,什么事等不到休沐再说?”这边宅子地方小,东西也不如公主府齐全,他见她没什么胃口,以为是饭菜简陋、咽不下去,
使人悄悄儿去外头买一桌酒菜又被拦住了。
“我想请爹帮我写一封申请文书。”简单扼要地阐明来意,李持盈顿觉
口一松,从前不提这茬是因为年纪没到,不急一时,再说一旦搬出去住,京里势必会兴起一阵‘华仙苛待继女’的流言,对她、对公主都不是好事。
“她给你委屈受了?”真是出来住了几年,胆子变大了,都敢不用尊称、直接称呼公主为‘她’了。
李乡君顿了顿:“也算不上是委屈,我毕竟不是公主的亲生女,总在那府里住着不像话。”他与她相处
久,明白这话背后的意思,不是华仙。
那就是别人了。驸马爷略作沉
:“她不会肯。”朱未希其人死要面子,再怎么容不下她都会好好地将她养在府里,作出母慈女孝、一家和乐的景象。
这几年他不常回去过夜的事已经隐隐在京中传开,李大姑娘若是再搬出去,摆明了说她为
不贤、为母不慈,她不会允许别人这样打她的脸。
热乎乎的羊
汤上飘着几颗碧绿的葱花,蒸汽熏得人几乎睁不开眼,她挑了块羊腩吃了,又喝了几口鲜香的热汤:“我不会立刻就
去衙门里,还得找宅子、打家具、安顿下人呢,也不是说搬就能搬的。”
听到这里他终于反应过来她不是一时兴起,受了人的气所以耍小
儿,而是真的打算自立门户。咯噔一声,李沅放下酒杯:“你已经想好了?还是早就有此打算?你知道你这么做…”
“知道,就是在给公主脸上抹黑。”说完她擦了擦嘴“爹爹当年为什么搬出来住?”这里头的事不宜说给她听,李沅沉默良久,仿佛是在斟酌用词:“这是我们之间的事,与你们不相干。”
当初没想着把她一起带出来,一是因为她已经有了乡君的爵位,华仙再气再恼,不会把她怎么样。
二是心存侥幸,总觉得万一她们两个相处得来,从公主府出嫁比从名不见经传的爹爹府里出嫁体面得多,他虽没亲眼见证她的出生,总是盼着她好的。说完自己又笑了,找了一堆借口,其实理由只有一个。
那就是他已经自顾不暇,实在顾不上她。“我这一辈子,小时候想着出人头地、飞黄腾达,长大了为权势所
,做下许多不合本心但也并不愧悔的事儿,到这把年纪才发现,全是过眼云烟。”
父母俱亡,发
不再,本以为半君臣半伙伴、多少有点情义在的公主不过拿他当个傻子耍,一双子女中长的与他骨
离心,幼的身高位重,打从出世他就心知肚明。
那不是他能随意逗
教导的孩子。李持盈没再说话,他也没叫下人,自去铺纸研墨。小时候老太太为了磨砺他的心
,凡纸笔书墨的活计皆不许仆婢
手,从四岁一直到十四岁,不管是洗笔还是裁纸都是他自己来,严冬酷暑,从不间断,因此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一个人坐进科举号房也没觉得忙
不适。
她本来不打算打扰他,但看这间小书房收拾得十分齐整,墙上还挂了一幅灼灼的
桃图,忍不住问说:“这屋子是爹爹亲自收拾的?”他的笔尖一顿:“从前有人收拾。
后来…她回乡去了,我只好一个人胡乱理着。”本是一时恻隐才替常云赎的身,怕她家里知道了不依不饶地来闹,遂安置在此处,谁想竟是个肚里有学问的。
他早知她说的那些家道中落的话不可信,但学识骗不了人,虽不是出口成诵的大才女,偶尔说说话、聊聊天亦不觉得烦闷。
古人说‘红颜知己’,其实他是不信的,一样寒窗十载的同僚、同学里且找不出一个知己,哪有那么好的运道在青楼
坊里遇到?可当她真的死了,一尸两命。
他才发觉再想找一个‘说得上话’的人何其困难。一篇洋洋洒洒的文书写完,等墨干时李沅从书架某处摸了个护身符下来:“护国寺里求的,给你戴在身上吧。”
她低头一瞧,却不是保佑学业有成、蟾宫折桂的普通护身符,甚至不是喜得良缘或万事如意,而是‘孩儿平安、健康美满’。
“谢谢爹。”***大宅院里没有秘密,不出一
夜,人人都知道李姑娘在三爷那里受了气,大晚上不顾风雪(?),跑出去找驸马爷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