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官道无疆 下章
从头越第一百二十三章 扑朔之局
 昌江一月气候是相当阴冷的,稀稀落落的雨夹雪时有时无,让整个道路地面都变得更加泥泞,无论是谁都不会喜欢这种气候,哪怕明知道这些雨水对明年的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手上搭着大衣的杨子宁面色沉静的走出通道,外边早已经有人来接机。

 京华投资已经在昌江正式落足,目前虽然还只是在丰州那边有投资,但是杨子宁不喜欢丰州那边的味道,一个刚刚建立地区的丰州无论是从哪方面来都简陋了一些,所以他宁肯呆在昌州。

 全国工商联那边一个朋友传来消息,民生银行在昌江这边一个县的试点据说很受经老爷子的看重。

 经老爷子虽然是民生银行的创始人,但是并不怎么过问民生银行日常运营,据说民生银行内部对到昌江这样一个内陆落后省份的穷困县搞试点有不少反对意见,但是考虑是一个试水动作,而且县里边也给予了不少政策支持,内部也有人推动,所以才算落实下来。

 没想到这个试点在那个县里搞的风生水起,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很受人关注,人行系统的一份内部资料把这个试点作为一个情况报到了人行总行,而由于四大专业银行正在推进商业银行化,对如何处理不良贷款和解决贷款风险问题上也在进行各种尝试,人行总行对于民生银行和这个县的合作试点经验颇感兴趣,所以准备派人到民生银行调研。

 正是这个因素也使得不过问具体业务的经老爷子对这个试点也关心起来。

 经老爷子的关心不是杨子宁关注的重点,但是作为在头有投资的他却知道民生银行的试点恰恰是在陆为民担任县委书记的头县。

 当初民生银行选择在头搞试点的事情还让杨子宁颇为吃惊,当然对于像民生银行这样刚入门的股份制银行,和四大专业银行相比犹如蹒跚学步的婴儿,杨子宁只是有些惊奇于民生银行怎么会选择头。

 后来他才知道陆为民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和政策促成了民生银行的落户头,这个家伙的确有些门道,脑瓜子里不少奇思妙想往往都还能转化为现实效用。

 人行总行关注民生银行在头的试点是一方面,而头以经济增速超过百分之两百的气势横扫多得昌江全省经济增速冠军再度让陆为民进入了一些人的视野,这才是让杨子宁在年前还得跑一趟昌江的主要原因。

 上一次陆为民对于自己抛出的绣球似乎显得很平静。没有什么欣喜若狂或者期盼无比的表现。这倒也在杨子宁的预料之中,都当上了县委书记的角色,没有一点儿城府,那也太逊了,不过这后来陆为民从未提及这件事情倒是让杨子宁颇感吃惊,难道这家伙真的对攀上高枝儿的事情有心理抵触?

 虽说曹朗言之凿凿的说他这个同学很不一般,不是那种攀龙附凤的人。但是杨子宁也只是抱着姑妄听之的心态,在他看来那是陆为民不知道杨家的真正底蕴,或者陆为民小有出头当了县委书记就觉得他可以凭借他一己之力打天下了?

 笑话,县处级干部里边你也许可以凭借你自身本事加上那么一两个欣赏你的领导玩出头,再往上走你试试?你头的经济增速不是把古庆甩出两条街么?怎么魏宜康上了,你陆为民却没戏?

 杨子宁相信陆为民经历了这一次副专员竞争应该明白一些事情。有些东西不是光靠你一身光环就能拿到的。

 杨子宁也觉得自己面对陆为民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不谈京华投资在头的投资,投资那是合则两利的事儿,纯粹的生意,谈不上谁对谁有恩,但是杨家对于像陆为民这种从基层靠自己能力爬起来的角色吸引力他不相信陆为民感受不到。

 说实话之前杨子宁对把穆檀介绍给陆为民都觉得有些可惜,杨觉萍算是杨家遗传基因最好的了,至少在容貌上上算是中上。而穆友达则正经八百是一表人才。否则杨觉萍也不会看上穆友达,而穆檀则是汲取了父母的华。无论是容貌学识都在杨家子弟里边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如果不是性格太过怪异独立,哪里轮得到陆为民这种平民子弟觊觎?

 把大衣递给来接机的助手,杨子宁看看表,一边往外走“你帮我和高小郑联系一下,看看高书记这两天有没有时间,我想拜会他一下。”

 “好的,前几天我已经和郑秘书联系过,他说这一段时间高书记比较忙,这两天可能已经缓过来了。”助手连忙道。

 省委副书记高晋是从国家铁道部下来的,之前一直在西南那边任职,从县委书记一直干到副省长,94年调任国家铁道部任副部长,这一次从林业部下来担任昌江省委副书记,接替到国家水利部担任副部长的省委副。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已经基本成型,现在正在讨论阶段,高晋此次重新从中央到地方履职,也算是经历一轮锻炼,担任省里的四把手,主管经济工作。

 高晋出任昌江省委副书记之前并没有太多预兆。

 杨子宁只知道十五大之前会陆续有一些调整,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这一波调整会从年底一直延续到次年年中,然后在十五大之后还会有一些调整,基本上要到人代会结束后几个月才算差不多告一段落。

 昌江一直是稳健派和精英派争夺的区域,省委书记田海华是精英派的干将,曾经在中化集团工作过多年的他有过长期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历史,而他也很喜欢任用有过在国企工作经历的干部,像董昭、夏力行都是有过在国企工作的历史,而陶汉则是有过在高等教育机构任职的经历。

 随着田海华极有可能在十五大之前要离开昌江,邵泾川接任省委书记基本没有多少悬念,谁来接任省长却一直没有定论,而处于这个时候高晋来昌江担任省委书记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了。

 虽然汪正熹在省委排名高于高晋,但是汪正熹年龄偏大,如果接任省长的话,就连一届五年都难以干年龄就要到点,所以究竟汪正熹会不会接任省长也存有相当大的悬念。

 高晋到昌江任职使得昌江的局面显得更加混乱无序。

 华东地区历来是国内政坛上稳健派和精英派角逐的热点地区,而昌江作为华东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一环,稳健派在八十年代一直占据上风。

 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起飞,精英派开始在这一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田海华担任昌江省委书记之后,凭借着精英派在经济上的成绩表现,陶汉、董昭代表精英派中的少壮力量和夏力行、周少游这一批精英派的新生力量迅速崛起,使得昌江局面变成了精英派占据主导地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地方实力派迅速没落,稳健派居于守势,形成了五三二格局,即精英派占据半壁江山,稳健派三分其一,而地方实力派则只有两成弱的架势。

 高晋和杨家关系密切,但是杨家虽然也属于稳健派的大阵营,但是却不属于那种观念较为保守偏左那一类,而属于是观念较为开明的新稳健派中人物,事实上被划归为旧稳健派的邵泾川并不太希望高晋来昌江,只是最终什么原因高晋还是来了昌江,就连杨子宁也不太清楚。

 邵泾川和高晋关系不算好,但是都属于大稳健派这个阵营,在观念和思路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在一些具体工作中却又有差异,只是这个时候高晋初来,暂时还见不出,而且这个省长究竟会是谁来接任,现在也很难说清楚。

 不过对于杨子宁来说高晋来昌江却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意味着杨家的影响力也可以延伸到昌江,尤其是有陆为民这个现在杨家这边颇为看好的角色正在昌江努力打拼的时候。

 黑色的奥迪缓缓驶出漉漉的机场停车场,杨子宁的目光在窗外逡巡。

 龙台国际机场虽然也是4e级机场,但是从航站楼来说,比起周边几个省省会机场的航站楼来就相当寒酸了,而出了机场之后向昌州城区的道路路况不错,但是却不是高速公路,据说昌江机场高速公路也在规划之中,京华投资也是对这个项目颇有想法,只是现在这个构想还在论证阶段,暂时还谈不上。

 昌江总的时候来说还是太落后了,虽然这几年田海华主政期间昌江的经济增速在全国一直居于中上游,发展也很快,但是昌江底子相当薄,加上基础设施一直十分落后,水旱天灾对农业生产影响也相当大,尤其是昌江、丰江、宋河等几条河水系更是经常泛滥,农业上靠天吃饭的现象很明显,所以经济发展在八十年代一直处于华东地区垫底的位置,甚至比起情况同样落后的皖省都还要差一大截。

 努力的求月票!(未完待续…)
上章 官道无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