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入聊斋 下章
第两百二十二章:香火(第二更)
 “牛鼻子,不怕你们笑话,我现在日子难过呀!”

 汪城隍摆出一张苦瓜脸,在广寒和陈剑臣面前,倒有几分投诉的意味。

 广寒道人一摆手:“少来这一套,到底什么事,快说吧,不说我就走了。”话虽如此,但一个劲地往嘴里香蕉的动作举止,无论如何别人都不信他会走。

 汪城隍干咳一声:“实不相瞒,我是为了香火之事请你们来的。”

 陈剑臣一愣,有点mo不着头脑,瞥眼看着广寒——香火?什么香火?

 广寒神se没有异样,依然吃他的香蕉,好像根本没有听到这句话一样,他不表示,陈剑臣自是不会当出头鸟,还是继续吃葡萄好一点。

 汪城隍顿时蹦起来,指着广寒破口大骂:“牛鼻子,你这是什么态度,你还有没有良心!”

 广寒嘿嘿一笑:“老鬼,你这一套不管用。老道我又不用香火,你和我扯这干什么?”

 陈剑臣看着好笑,一下子无法搞清楚他们之间以前有过什么瓜葛,反正他就怀着看戏的立场,只看不吭声。

 汪城隍情绪ji动,说得唾沫飞:“牛鼻子,你不要我,你我急了,我啥事都干得出来。”

 广寒佯作吃惊地望着他:“你准备干什么?”

 “大不了老子不干了,将这城隍之职让给留仙。”

 汪城隍端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陈剑臣吃惊得把刚含在嘴里的一个大葡萄囫囵了进去,差点没噎着——这是怎么回事,怎得说着说着就绕到自己身上来了。

 他不是笨人,收了汪城隍的yin暖玉,受邀而来就知道事情不会简单。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前提下,他沉默是金,绝不轻易发表看法。可眼下汪城隍居然说要将城隍之职让给他,事情发展的趋势就有点诡异了。

 yin司乃死人yinhun的世界,简单地说等于另一个时空。这时空和间一样,同样的等级分明。阶级清楚,而城隍之位。差不多等同于知州了。算得上一方封疆大吏,举足若轻。如今汪城隍竟说要让位给陈剑臣。开什么玩笑?

 广寒闻言脸se一沉:“你说让便能让的?”

 汪城隍哼声道:“我可以先让留仙去考城隍。以他的才华,还不是手到擒来?”

 广寒忽地哈哈一笑,话题一转:“我倒想起以前你考城隍时的情况,那时候考题为‘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吧。”

 汪城隍不答。

 广寒继续道:“你当场回答‘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端是妙句,难怪能一举考中。”

 说起以前的光辉史。汪城隍便得意地手三缕胡须。

 广寒忽而话题一转:“但如果这个题目让留仙回答,只怕别是一番模样。”转面望着陈剑臣,问:“留仙可有答案?”

 那边汪城隍同样把目光注视到陈剑臣的脸上,有些迫切的意味。

 陈剑臣微一沉,张口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一句,和汪城隍那一句明显观点大不同——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惩。”

 此言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人有心地去做善事,不管做多少件,都不该有什么奖励;而一个人无心之间所犯下的罪恶错误,不管程度如何,都不该受到惩罚。

 这般主张,自有奥妙,只讲究本心动机。

 可陈剑臣引用的回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主旨却是侧重结果,有心也好,无意也罢,不讲究这些,而讲究事情的xing质如何。如果是好事,哪怕很有功利xing地去做,也是善人;如果是坏事,就算是无意犯下的,可一样要承担后果,譬如说你错手杀了人,就算无心的,然而杀人就是犯了罪,必要的惩戒不可避免。

 此论点,当为治世的基本观点之一。

 广寒笑道:“老鬼,依你之见,留仙这答案可能考得上城隍?”

 汪城隍瓮声道:“主考的是判官,我怎知道。”神se却恹恹了下去,心里亮堂堂的,陈剑臣有书生意气,根本做不来城隍。

 陈剑臣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觉得广寒和汪城隍都是神神化化的,几乎把他绕糊涂了。

 广寒笑道:“某城隍老爷近期信徒大减,收集不到足量的香火,故而要破罐子破摔了。要找个替罪羔羊,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你身上。”

 陈剑臣讶然,心想:你让我当我就当吗?

 ——对于当这城隍,他还真没什么兴趣。

 汪城隍一翻白眼:“牛鼻子莫要颠倒黑白,什么叫替罪羊,多少人要打破头抢着当城隍而不得呢。”

 他这话倒是实话,在yin司中,城隍一职权势不小,典型的肥差。真要他让,说不定还会依依不舍。

 陈剑臣沉声道:“汪城隍,还是说正事吧。否则道长不走,小生也要告辞回去了。”

 汪城隍一伸手:“正事就是请你们来帮忙呀。”

 “帮你收香火?可我连香火是什么都不大清楚呢。”

 汪城隍道:“事已至此,我就坦白和你说吧…”当下一五一十将事情概要说了出来。

 听完,陈剑臣才明确到“香火”这个名词概念的真实涵义和作用。

 所谓“香火”在间指的是百姓拜神所用之物,但在yin司,却是一种无形的念力——香火念力。

 念,就是信念信仰的意思。

 百姓们拜神,虔诚恭敬,无二心,许以愿望,就会产生一种念力,被称为“香火念力”挂香火之名,但不是说烧的真正的香火越多,念力就越强大,而是要拜神的人信念纯洁干净,才能产生出来。

 俗话说“佛争一炷香”争得就是信徒的意思。

 这香火念力,在yin司中的重要xing和意义,等同于间的灵气。修者纳灵气以提高修为,yinhun们则要收念力才能升级。相比之下,就显得陈剑臣的正气独辟蹊径,需要斩而得益。

 在天统王朝,yin司创建不知多少恒久岁月,日子一直过得很滋润。事情发生的变化从释家西来开始——

 无它,因为释家修炼的法门,同样要取香火念力,需要用念力来筑金身。

 如此,双方便注定了要成为死仇。

 由此延伸出来,天统王朝一向不待见释家,其中或者有许多yin司的手脚干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外来个抢饭碗的,谁愿意?

 说白了,这是资源之争。

 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一直以yin司为胜利者,不料从去年开始,正明帝政令大变,大举弘法,在十八州府都展开了盛大的弘法大会,请和尚念经**,于短短时期内就获得众多信徒的支持。

 在各地,各类供奉罗汉菩萨的庙宇如同雨后笋般冒出来,每天都有无数百姓前往跪拜,捐献香火钱,以及,奉上香火念力。

 相比之下,yin司这边的势力则节节败退,就说江州城,自从那崇寺建立后,城隍庙的香火见衰减,不见了四、五成。

 如此情形,正应和了那句老话:“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而本地神祗不给力。

 造成这般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yin司地方势力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那些土地山神之类,为了掠夺香火,往往使出许多卑鄙手段来,久而久之,便会失去民心;另一方面释家经卷齐全,著说自成一家,理论水平非常高。讲起经来,再用上雷音法术,简直就是口绽莲花,说得天花坠,顽石都会点头,何况平民百姓?

 昔日江州的弘法大会,陈剑臣没有亲身经历,可听王复说过,一场经念下来,那些百姓都是情绪高昂,大叫要皈依佛门的。

 非常狂热。

 那时候好在王复听了一场,觉得脑袋发疼,便再没有参加,否则多参加两场的话,只怕他也会度化过去了。

 由此可见释家的影响力。

 本来呢,道家是对抗释家西侵的一大力量。问题在于道家讲求逍遥无为,和释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于是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对抗手段来,大部分道士依然关门闭户修炼,不问世事。

 当下,百姓们都到释家寺庙里拜佛烧香了,他们的信仰念力自然都跟着跑了。在yin司方面看来,简直就是在自己碗里抢吃,而且很多都已经被抢走了,哪里还按捺得住?顿时颁布急令下来,要各地城隍励图治,重新把香火争回来,完成不了任务的,依律降罪。

 汪城隍感受到了上头沉重的压力,苦无对策,便请来广寒和陈剑臣,希望他们能助一臂之力。

 理清楚来龙去脉后,陈剑臣若有所思,但还有不少疑难没有得到答案,结合前世的知识记忆,如果真得重叠在一起的话,这么说来,莫非当初yin司便是释家的大能者所建立起来的?故而彼此修炼功法门有太多的相似,而阎罗王等名词都是释家梵文翻译过来的。

 或者可以这么理解,最初释家西来,建造了yin司,后来因为某些原因释家势力又退出了中土,而留下的yin司便自主运转发展,又衍生出别的变数,随着时间流逝,yin司的头头们再不愿受释家控制,要**出来,自成一家…

 不过这些都是他个人的猜测,目前难以证实。毕竟许多传说神话,因为年代久远,早已失真。所谓真相,大都为捕风捉影的考经据典罢了。!。
上章 穿入聊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