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狱中来客
第五十八章:狱中来客 “苏长宁,你虽身在牢中,情报却极为准确,的确昨儿夜里就接到了公孙将军的战报,说是东境御陵的围困已经解除,上黍自顾不瑕已经撤军了。而他也命了十万援军火速去五牧支援,第二拔军队整装待命,随时可以出发。所以我才正准备利用这二十万军队去北境救火,绝不能允许割地求和的事情发生。” 符卫说得意气风发,苏长宁也志气飞扬,不由道:“另外,北燕境内,平
里最为宣王所瞧不起的八弟、被封受最为贫瘠豫地的俊文山趁
反叛,宣王据说是出宫实为失踪,皇子间只顾着为了皇位勾心斗角,根本无力镇
俊文山,所以北燕自己也是内
丛生,大概用不了多久,伐南陵的大队伍就会调转方向回国平
了。我们正可以利用那二十万军队趁
反击,直抵北燕中心。”
“你怎么会知道这些?”符卫看苏长宁的眼神有些深不可测。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太子,可是这个理?”苏长宁没有回答符卫的问题,只是笑了笑。符卫也没再问,长笑道“哈哈哈…这北燕大概是想在撤退前捡个大便宜啊。”
笑罢,符卫便不再言语,很多时候争是不争,很多事情不争是争,尽人事还是听天命,其实也没有多少区别,只是这苏长宁若遇明主,则可惺惺相惜,成就良将贤臣,便是万民之福。只是如今,如此良才却身陷牢狱之灾,不由让人叹惋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朋
芸芸,孤臣寥寥。纵观古今,哪个孤臣不是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为朋
权贵所不容,往往屡遭诟病迫害,大起大落。然功过是非岂是一人之言、一时之风、一朝之论所能定?”
“太子言下之意…”
“我自会救你出去。”符卫神色坚定“我不能让朝堂之上无一名贤臣良将,刚正之气消退则鼠辈之
横行,正气降则浊气升,天下岂又能太平?”
苏长宁朝符卫拜了大礼,两人又稍作了合计,符卫这才将黑袍黑帽重新裹了严实,在大黄牙的安排下出了死牢。
是“黄三”将苏长宁重又带回了牢房,这小子走时脸上有些
语还休的味道,还指了指旁边几个牢里悄声说“这些人都睡死了,我让他们都睡死了。”苏长宁当时不解但她才一坐下便明白了,这暗黑的牢里有一股清新的香味让她疲倦的身子有些心旷神怡,是梅香,她醒悟过来朝着暗
里望了望,那牢房最里面的角落有一个人正倚墙坐着,那人手里握着一枝雪梅,一身黑衣融入周围浓浓的暗
之中,眼睛微微似瞥过她的脸,深邃的眼睛中闪过一丝不明的意味,仅仅只是一眼,他的视线重新回到手中的梅枝上,苏长宁倒也并不奇怪,从小到大她所经历的或明或暗的杀戳可以说多了去了,却从未像此刻这般想要迫切的杀了眼前这个人。或者只要她吱一声,门外的狱吏就会跑过来,这北燕的丞相跑来了南陵的死牢可是千古奇事一桩啊…“长宁…”那人声音低低的。但苏长宁却是至死都会记得,小时他喊她“长宁”那声音轻脆脆红漾漾的似乎是人世间所有的幸福与快乐,而现在他喊她“长宁”那声音低沉沉压抑抑的却成了她生命里最大的痛。
“今
是岁首。”苏长宁皱着眉却不说话。他又说“也许在这牢里我们可以放下身份,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没有任何别的什么有形无形的束缚,就只是一对平常的男女那样说说话。”
如同平常的男女那样说说话?长宁仿佛被他催眠似的也爬去墙角在他身边坐下,四周虽然暗淡但这牢本就不大,宁越看到她眼里有一点失神,就算再要强的女子也并非万般事物都能控制,有些东西到底是会
的。说来奇怪,一到战争来临生死关头之际,他们两人的内心
的装着不可背负之重,可一旦闲下来想到那些家国恨事两人心里都空茫茫的,只觉得这场人生在世真的让人百般无力。
宁越看了看四周,这牢房一如此刻人的内心,空泛泛的几乎毫无内容,他努力想说些什么话,可那些曾经要说的话都变成尘埃飘浮在半空中无着无落的,他笑了笑“没想到这个新岁,居然是在死牢里度过的…”
“还好,只是在死牢,不是在黄泉路上…你就
足吧。”长宁没有好话。宁越静默了一会,不过还好,她虽话里有刺但还是说话了,至少曾经的那个苏长宁又回来了,不过好好的话题被长宁拐到黄泉路上实为不妙,遂而宁越又道“我知道你担心澜沧城,你放心,那里对于你我都意义不同,我自会好生相待。”
说到澜沧城苏长宁低声叹了口气,这是她最无奈的,虽明知两兵相争死伤狼藉乃是常事。可她全力护持之余还是忍不住地心痛,她默默看向黑暗深处,那些余下的苏家军也不知怎么样了?苏长宁的记
很好,她能记住军中大部分人的名字,她与他们混在一起与他们同苦同乐,她能感觉到战后的压抑与苦痛,大家苦战之后只想尽快忘记那一场噩梦,会跑到城中喝酒赌博或找妇人安慰一夜。而苏长宁也尽量装作瞧不见。“只是不知道现在他们怎么样了?”她叹道。
“原本有三万苏家军,一万已经牺牲,一万已经收归浮骥帐下,还有一万被俘归入北燕我单独为他们立了一支军队。”宁越轻轻一笑“你怎么就不关心关心自己?”
苏长宁想了想轻喟道:“我啊?暂安。” 宁越一剔眉,道:“倒不如说苟且偷安!”
“那我苟且偷安还不是拜你所赐?这不就是你想要的么?反正你也不会让我死,我就在这里耗着呗。”苏长宁话音才落,只听宁越道:“你真打算就这样跟我耗着?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