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我当皇帝 下章
第八百七十九章 出征前夕
 赵风点了点头:“行吧。”

 “我出征以后,治地内的事,就要摆元皓了!”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这乃是丰分内之事,应该的!”

 “保证不会给主公添麻烦,出现祸之事。”

 然后从袖子口袋里,拿出一份文书:“对了,这是各地秋收的登记记录。”

 “因为冀州出现了蝗灾,所以稍微晚了一些。”

 赵风罢了罢手:“冀州蝗灾,去年就已经有了预备方案。”

 “今年四月收割的粮,便少了两百六十余万石。”

 “希望秋收的粮食,不会少太多吧。”

 今年四月的粮,总体上少了两百六十余万石。

 这还是新增了代郡的粮食,与多了河内郡四县之地的粮食。

 如果不算这些新增的话,冀州损失的粮食,超过了三百三十万石。

 而百姓的粮食赋税、杂税,是从整体粮食中,征缴百分之五十的。

 整体赋税少了,就说明百姓自己拥有的粮食,也少了三百三十万石。

 而这些粮食,就需要赵风自己去填补了。

 否则,百姓仅存的那些粮食,根本无法吃到九月秋收。

 当然,这个情况,已经很好了。

 百姓、家,都付出了不小的努力,才拥有这个结果的。

 当初预判最坏的结果,是冀州颗粒无收,赵风要倒填补一千万石粮食进去。

 如今算上填补进去的粮食,整个冀州也就损失了六百余万石,好歹还有百余万石的粮食入账。

 起码不是负数,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相比于兖州,去年粮食颗粒无收的惨状,冀州的结果,显然好了无数倍。

 当然,这也需要一个,像赵风这样体恤百姓的好州牧。

 否则的话,后果也不好说。

 当熊大把文书交给赵风后。

 赵风直接打开,仔细查阅了起来。

 看完后,赵风面:“不错!”

 根据田丰的统计,今年九月的粮食赋税,达到了九百八十余万石。

 已经比去年同期,还多了二十三万石。

 当然,这是算上了代郡赋税的结果,实际上,冀州整体赋税,依然少了七、八十万石。

 不过,相比于四月份,这七、八十万石的粮食,根本算不上什么。

 而且,冀州百姓缺少的这些粮食,平摊到每一个百姓身上,勉强也能过活到明年四月了。

 所以不需要赵风开仓赈粮。

 另外,今年冀州蝗灾,也治理了个七七八八。

 等冬天降一场雪,冀州明年就没有蝗灾了。

 而这些功劳,都要算在田丰的头上。

 当然,高顺的陷阵营,也是有些功劳的。

 毕竟蝗虫一但成灾,就需要陷阵营把蝗虫当成敌军,去冲锋陷阵,以冲散蝗虫规模。

 不然百姓根本毫无办法。

 赵风放下手中文书,随意的询问了下:“幽州那边的赋税,什么时候会上缴?”

 刘和虽然被赵风上表为幽州牧,但天子暂时还没正式敕封刘和为幽州牧。

 而根据当初的协议,幽州其他地方的赋税,赵风要占据两成。

 同样,阎柔请来的乌桓、鲜卑,也会占有一定的比率。

 只不过具体是什么情况,赵风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这种事情,刘和肯定不会直接告诉赵风。

 因为不管怎么说,都有种卖国的意味在里面。

 按照赵风、田丰、鲁肃等人的估计,刘和应该是把上谷郡和渔郡以北的地方,暂时划给了乌桓人,把辽西郡和辽东属国,划给了鲜卑人。

 至于辽东郡和玄菟郡,自然是归公孙度所有了。

 反正辽西郡划给了鲜卑,那边的事情,也就被鲜卑给阻隔了。

 公孙度现在是什么情况,也没谁知道了。

 田丰摇了摇头:“这就暂时不清楚了。”

 “不过,主公的期望也不要太高。”

 “要知道,幽州原本是要靠冀州、青州来救济的。”

 “而因为刘虞在任事,大力建造了通商之地。”

 “所以才慢慢富庶了起来。”

 “不过,这几年的战事,幽州只怕又会回到当初的情况!”

 赵风沉了一下:“这样也好。”

 “刘和缺粮,就无法摆我们。”

 “去告诉刘和,如果无法提供足额的赋税。”

 “就让我们过去与外族通商!”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以幽州目前的情况,自给自足都成了问题。

 想要有大量的物资卖给乌桓、鲜卑等外族,自然是做不到的。

 而这事,越拖就越对幽州不利。

 到最后,幽州便又会回到早期那样,需要靠冀州与青州来求援了。

 但以前幽州是大汉治地,天子可以下令,让冀州、青州的赋税,运往幽州求助。

 如今天下分裂。

 哪怕天子下令,张燕也不会给幽州半粒粮食。

 所以,赵风的这个要求,刘和有很大的可能,会同意下来。

 毕竟幽州现在也没什么东西卖。

 刘和要是同意了此举,那幽州至少不用每年额外交给赵风赋税。

 至于以后嘛,如果连眼前这关都过不去,还谈什么以后?

 三天后。

 赵风招来元氏的所有官员,前来议事厅。

 当所有官员到齐后,赵风才开口道:“我即将出兵河东郡,抵抗匈奴的消息。”

 “想来各地守军都已经得到了消息。”

 “河东郡的百姓,还等着我们去救援,继续拖延下去,那我们干脆不用出兵得了!”

 “到时候,军中会发生情况,我也不得而知。”

 “既然如此,我决定,今便正式下令出征!”

 “诸位可有意见?”

 赵风这也就是例行询问一遍。

 事情都发展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谁还敢出声阻拦?

 谁要是出声阻拦了。

 那以后军中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都可以怪在他的头上。

 这个任何不对劲,包括士气低下、无心作战,甚至以后出现了军队反叛的情况,也可以归纳到这上面来。

 谁承担的起?

 这就是赵风,运用后世舆论造势的办法,着某些人不得不同意。

 只要他们同意了,那就不敢其他小动作,来拖赵风的后腿。

 否则,出尔反尔,以后被清算起来,那也不是说着玩的。
上章 三国我当皇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