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损留中原
张翔一直在为曹茂造势,要知道一山不容二虎,曹
早晚会忍受不住的,等到曹
对曹茂下手的时候,曹茂的清名就是张翔能用的最锋利兵器。
保证让曹
伤筋动骨痛彻心扉,所以张翔才会在曹茂身上花那么多功夫。
曹茂在中原一带的名声真是越来越好了,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被夸大,就连曹茂都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更不用说非常擅长此道的曹
了。
曹
:“看来又是张翔在暗中捣鬼啊!”
荀攸:“王上是怀疑茂公子是张翔的人,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也同样这么认为的,诸葛亮也是看人非常准的,要不是诸葛亮先选择了曹植,不能反悔,恐怕也要选择曹茂了,曹植和曹丕都可能投靠张翔,唯独这个曹茂不可能。
因为曹茂没有野心,自然就没有什么奢求。
“王上,公达说的没错,茂公子是绝对不会投靠张翔的。”
“这个吾当然知道,吾怕的是那个傻小子被人利用而不自知,茂儿那样的性格是最容易被人利用的。”
司马懿:“这个王上大可不用担心,茂公子身边可是有我们的人,只要茂公子不对大魏不利,我们完全可以听之任之。”
大殿之内,恐怕只有荀攸一人为曹茂着想“还是让茂公子去南方吧!远离中原这个是非之地,以免最后父子兵戎相见。”
可以利用曹茂的可不只是张翔啊!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由这种可能的,甚至都有这样的能力,谁也别想把自己说的太清高。
曹
如果想杀了曹茂早就杀了,不用等到现在,更何况现在曹茂薄有清名,那就更不能杀了,既然不能杀,那么调离中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仲达,孔明你们怎么看?”
退一步海阔天空,曹茂这个搅屎
离开中原,对曹丕和曹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臣下复议。”
“复议。”
曹
叹了口气,父子走到这种地步,想必已经是个尽头了“那好,让曹茂离开中原,去襄
吧!”
司马懿立马上前“王上这万万不可,茂公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可谓是疑点重重,去哪里都可以,但唯独不能去襄
。”得襄
者得荆州,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既然如此,那就去武
吧!”
武
襄
虽然是一字之差,但谬之千里,襄
是荆州首府,那么武
只是南
郡之中的一个小郡城,真是天差地别了。
可以说曹茂一旦进入武
,那么这辈子也就待在那了。
张翔当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张翔让暗卫与曹茂接触,跟他摊牌,但得到的结果跟张翔预想的差不多,自然是谈崩了。
曹茂不会背叛曹
,但张翔知道曹茂也不会把这件事跟曹
说,二人的不和算是张翔可以利用的地方。
越是跟曹茂频繁接触,曹
就会越怀疑。
张翔曾经派人刺杀过曹茂一次,不过上次是假刺杀,那么这次就是真刺杀,不过张翔派去的人却不是很厉害,曹茂能不能活下来那就只能看他自己了。
这就是假戏真做,听天由命吧!
有时候做事就要够绝,才会让人相信,张翔真的不想死,命令一下,张翔就开始为曹茂担心,这件事要是让外人知道一定会觉得是天方夜谭。
张翔和曹茂这两个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会产生瓜葛的人。
曹茂已经招受过一次刺杀,自然身边有所防备,就算去武
,曹茂也没有松懈,曹茂自然知道去武
意味着什么?他失败了。
而且还是在张翔的支持下失败,听起来是多么的讽刺啊!
张翔的这次刺杀,被曹茂挡住了,上次曹茂好歹还受了点轻伤,这次曹茂可是一点伤都没有受,不过曹茂看着许昌方向,心中一直积
的怒火终于是爆发了出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张翔在身上发费的心血终于算是开花结果了。
曹茂没有怀疑张翔,因为张翔的暗卫眼下还在爱与曹茂
涉,这个时候最不想让曹茂死的那肯定就是张翔了,一个敌人不想自己死。
家人却想让自己死,曹茂决定不离开中原,他也要争上一争,不过不是靠张翔,而是靠自己。
曹茂自己把匕首送进了自己的
膛,曹茂重伤自然就不能离开中原,曹
也不能强行让曹茂离开,那跟直接杀了曹茂就没什么区别了。
可以说把人
急了,就会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曹茂有了争斗之心,张翔就更加不会放弃曹茂了,不管曹茂领不领情,张翔该有的支持还是会支持,而且还是加倍支持。
为曹
培养一个对手,这个过程中是很过瘾的,尤其是这个对手还是曹
之子的时候,那就更过瘾了。
曹
也不能让曹茂死,这个时候曹茂死了,曹
也说不清楚了。
所以曹
只能把曹茂接回了许昌,由荀攸去接待,曹
也不知道是曹丕动的手,还是曹植动的手,甚至二者合谋都有可能。
所以司马懿诸葛亮都不能去,那么剩下的只有荀攸了,荀攸也是曹茂相信的人,中间就不会出现什么差错了。
这次荀攸见到曹茂的时候,发现曹茂跟以往非常的不同,眼中出现了一丝野心。
荀攸都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对曹茂来说这个件好事,可以让曹茂在这个
世之中活得更长久,但对大魏来说却是一件坏事。
曹丕和曹植之间的争斗已经让大魏变得乌烟瘴气了,如果再加上一个曹茂,大魏都不知道能不能过了这一关。
与之相比,张翔那边就好得多,张翔虽然有边疆不稳之危,但是内部却是非常稳定的。
内部所产生的威胁永远比外部来的可怕,吃人是不吐骨头的。
“荀公,荀公。”荀攸久久才回神。
“公子,你有何吩咐。”
荀攸这样对曹茂,只能说是有失分寸了,他以前可不这样的,曹茂到是没在意“我们该走了,在城门口这样不好,耽误了百姓进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