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统天下 下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朱厚照的苛刻条件
  >第一道圣旨将锦衣卫严厉的呵斥了一顿,当天整个锦衣卫都有点人心惶惶的,那些普通的锦衣卫底层的人他们不知道发生在锦衣卫以及朝鲜使臣之间的事情,他们只知道这十几年来他们一直受到来自皇上的压制,以至于十几年来生活的十分的清苦,现在好不容易要换一个新君了,但是太子殿下却在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将锦衣卫呵斥了一顿,难道太子殿下也是对锦衣卫十分不的吗,那我们以后的生活还怎么活啊。别看锦衣卫听上去威风凛凛的,但是先不说这十几年来来自朝廷的打,就是在以往风光的时候真正活的很好的也只有那些上层的锦衣卫,像那些锦衣卫底层的人还是和平常人没有两样,生活非常的清苦,而且他们不但没有得到多少的利益却还要为那些人承受锦衣卫的骂名。

 而那些锦衣卫高层的人确实知道锦衣卫和朝鲜的使臣之间的事情的,当时这件事情办的时候在锦衣卫的高层还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支持的有之,但同样的反对的也不少,最后还是牟斌这个指挥使拿的主意把那些个朝鲜的使臣全都给抓了。牟斌做了锦衣卫指挥使快二十年了,自从当年梁芳推荐牟斌当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后到现在一直没有变过,可以说牟斌在锦衣卫里面是真正的一言九鼎的任务,而那些锦衣卫里面的一些家族在得到牟斌的保证之后也是一直十分的支持牟斌。当然那些人最后同意的最关键原因就是牟斌是朱厚照这个太子的老师,虽说不想杨延和那样被重视。但是也比一般的人要好多了,有了这层关系即便朝廷到时候在生气也不会不看一下太子殿下的面子。

 但是现在随着这封圣旨的到达,那些人开始怀疑了,因为他们听到消息说这封圣旨是太子殿下亲自命令下的。难道太子殿下要不顾牟斌处置锦衣卫了吗?

 看到发生在锦衣卫的变化,牟斌确实一点都不急,虽然下面那些人已经到了他这里好几次了,都想让他到朱厚照那里求求情,但是牟斌却一直不为所动,他在等,他不相信这件事情就这样就结束了,根据这些年对朱厚照的了解。牟斌知道朱厚照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像孝宗那样偏激的认为锦衣卫就是十恶不赦的,要不是锦衣卫的设立已经成了百年来的惯例了,说不定孝宗早就把锦衣卫拿下来了。但是朱厚照不同。跟在朱厚照身边的这么长时间里,牟斌经常听到朱厚照说一些有关锦衣卫的话,事关自己,牟斌向来是听得仔细,根据朱厚照以前的话。牟斌知道朱厚照这个太子对锦衣卫的态度就是锦衣卫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完全打它也不行。

 果然如牟斌所预料的那样,当第一天锦衣卫的人在焦虑之中度过之后,第二天一早上朝廷再一次下了一道圣旨给锦衣卫。不过和第一天的相反的是,这一次的圣旨全然没有一句批评锦衣卫的话。相反的通篇确实表扬锦衣卫的话,特别是说锦衣卫能够早点发现驻京师的朝鲜使臣的犯罪活动并且及时采取措施的举措做的十分的好。不但如此。连带着锦衣卫这么多年来拖欠的饷银什么的也全都补齐了。

 这道圣旨一下整个锦衣卫大院里的人全都沸腾了,如果放在锦衣卫风光的年代,这样的圣旨没有什么,但是放到现在这个锦衣卫被压制的快坚持不住的时候,这道圣旨代表着从此朝廷对锦衣卫的打要取消了,而他们锦衣卫从天开始可以风风光光的在外面亮相了。而且一下子把以前那么多年拖欠的饷银补齐了,一下子所有人便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这两道圣旨牵动着京城之中无数人的心,对于锦衣卫来说这两道圣旨标志着朝廷对锦衣卫实行了快二十年的打政策要取消了,而且以后他们便可以恢复正常了,只要以后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的话他们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虽然圣旨上面没有说明以后锦衣卫要怎么做,但是真正对于牟斌这些人来说只要朱厚照的一个意思他们便可以揣摩出来了。

 锦衣卫是高兴了,而很多的官员确实不高兴了,天下文武百官和锦衣卫、东厂之间是天然的对立关系,以前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都一直被孝宗示意朝廷打着,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怕锦衣卫和东厂,想踩就踩想骂就骂,但是现在突然太子殿下要松开对锦衣卫的打了,这让那些以前肆意踩踏锦衣卫的人如何是好,按照锦衣卫以前的风格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而且锦衣卫再次运作起来起来了那不就是大家的头上再次悬着了把利剑了吗。

 于是很多人都想上奏折请求朱厚照不要放松对锦衣卫的压制,就连内阁的几个阁老以及几个尚书在见到朱厚照的时候也捎带着提了一下,但是朱厚照却以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要放松对锦衣卫的压制为由不以理会。

 这下子大家没法了,因为朱厚照的确是没有说过要放松对锦衣卫的压制,不管是口头上的还是书面上的,都没有。虽然只要是聪明的人都可以从朱厚照下的那两个圣旨上面看得出来朱厚照的意思,但是这个东西是大家揣摩出来的,是不能拿来作为依据的,你只能心里揣摩,说出来就不管用了,你这样说到时候朱厚照来个我没这个意思你就没辙了,而且万一给你扣一个妄加猜测监国殿下圣意的罪名可就完蛋了。

 最后一下人闹了几天之后便没人在说这件事了,不过一直等到过来好长时间还没有发现锦衣卫有什么报复的行动的众人才知道自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过他们是不会这么说的,他们只会说这是牟斌的高风亮节。

 而随着锦衣卫的情况改好还有一个消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就是郑广慧悄悄的继任了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职务。这个职务已经空缺了有一段时间了,上一任的两个指挥同知的其中一个因为年龄太老了便辞官回老家了,而他走后便空出来了一个指挥同知的位置,如果是以前说不定很多人抢着要这个位置。但是由于前段时间锦衣卫还在不断的遭受打,所以这个指挥同知的职务便没有以前那么耀眼了,相反的还有好多人不愿意继任这个职务呢,因为你职务越高到时候收到的打就越大啊,牟斌是有着朱厚照呢,所以不会有人直接找他的事情,但是他下面的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啊。所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职务便被空缺了下来。一直到现在郑广慧突然继任,让那些重新对这个职务打起了心思的人后悔莫及。

 郑广慧的继任指挥同知便是锦衣卫未来接下来两年内马上便要展开的关于锦衣卫的改造的行动做准备了。

 对于朱厚照和郑广慧来说要想真正的对锦衣卫进行改造。必须要足三个条件,第一个便是朱厚照继任皇位,这个事最重要的一个,也是必须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没有来自皇上的诏令是没有人敢对锦衣卫有任何改动的。锦衣卫作为属于皇上的私人情报机构,它的所有改动都必须要来自皇上的准许。现在虽然是朱厚照在监国,而且锦衣卫也暂时听命于他,但是他却不具有对锦衣卫改造的权力,要想改造锦衣卫还得先得到孝宗的准许才行。这就和太子在皇帝身边安太子一样,虽然你有能力可以做到这个,但是你却绝对不能这样多,因为这样做了一旦被发现几乎百分之百被废。…,

 所以说朱厚照要想有所行动就必须要等到自己继任皇位了这样自己在法理上便完全合乎规矩了。

 除了第一个条件之外第二个条件就是郑广慧必须要能够全面掌控锦衣卫。锦衣卫不是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小机构。他是数目众多权倾天下的巨大的情报机构,这样一个机构要想对它进行全面的手术就必须要能够控制得住形式才行。要不然一旦下面有人

 违甚至胡乱来的话产生的子不会小了。

 就目前来说,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都还没有足。朱厚照还没有继位,而郑广慧还没有控制得住锦衣为。不过有关锦衣卫全面改造的计划却已经制定好了,而这个也是改造计划必须具备的第三个条件,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经完成了的。

 那一边朝鲜正使沈贞回到会同馆之后也一直没有闲下来,在处理完了朝鲜使臣的事情的当天,沈贞带着失望和有点愤怒的心情回到了会同馆里面朝鲜的会馆。

 回去之后沈贞开始讲这几天的事情写了下来,然后让自己的一个亲随第二天便返程会朝鲜。在书信里面沈贞先是讲述了一下自己来到大明的路上的见闻以及在京城里面的打听到的消息。

 在心里面沈贞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大明的变化的震惊,沈贞在年轻的事情曾经随着当年的朝鲜使臣来到过大明,当时的大明还是在宪宗皇帝的统治之下,沈贞对当时的大明记忆犹新,到处都是灾民,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沈贞记得当年自己一行到达京师的路上被沿途的官府敲诈了不下数十回。除了这些之外在来京师的路上沈贞也见到了好几起叛,而来自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探子随处可见。可以说当时的大明差不多就是生活在了水生火热之中。不过当年的沈贞见到那一幕的时候确实心里越发的高兴。

 朝鲜作为大明的属国,虽说这一般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的,但是要说没有私心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两个国家便会有冲突,有利益的纠葛。作为属国的朝鲜最想看到的无疑是一个衰弱的宗主国而不是一个强大的宗主国。大明的辽东之地以这就是朝鲜渴望得到的,一旦大明变得虚弱了那么朝鲜就可以出手把这块土地拿到手了。所以当年看到大明那个样子之后沈贞才会高兴异常。

 但是当他这一次以正使的身份再次来到大明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当年可望他一直虚弱下去的大明却越加的强大了。对于封建社会来说从一个国家地方上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是否有动发生便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国家的国力如何。这一次来沈贞再也见不到当年那些随处可见的灾民以及民了,相反的沿途的百姓全都安居乐业。生活大为改善。根据自己沿途打听到的这些年大明的情况沈贞知道现在的大明比着以前更加强大了,虽然脸上出了恭贺的笑容,但是在心里沈贞却更加为朝鲜的未来担忧了。

 确实大明在孝宗年间的状况比着成化年间的是好了很多,孝宗在历史上被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那也不是白叫的。孝宗多年的仁政以及修养声息的政策让大明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在历史上即便没有现在朱厚照的战功,大明在繁荣上面也不必成祖的时候差了。

 而这一世因为有了朱厚照的这个意外情况,现在大明的国力比着历史上同时期的大明还要好的多了。有朱厚照在孝宗身边不但有时候会给孝宗一些自己的建议,而且由于有了朱厚照历史上孝宗晚年犯下的几个错误也没有发生,并且等到朱厚照长大一点之后通过商业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之后每一年都秘密的交给了孝宗大批的银两用意免税、更换军队战备以及修建水利设施上了。可以说现在的大明绝对比历史上最好事情的大明还要繁华。在税收制度没有丝毫改变的情况下单说税赋每年便增加了一倍有余,历史上此时大明的税赋折合成白银就在**百万左右,但是现在却足足达到了将近两千万两了,去年经过户部统计出来的数字为以前七百万两。而今年估计还要增加。当然这些增加也和大明这几年军事上的动作不无关系。…,

 首先是在西藏以及青海的动作让朝廷彻底的掌控了两地,以前虽然两地也是大明的,但是大明却基本上没有从这两个地方得到过什么税赋,现在大明彻底的控制了这里以前交给那些法王们的税赋也要交给大明了。可以说此举直接增加了两个省份的税赋。虽然这两个省份经济不怎么地,但那也是两个省不是。

 而和鞑靼以及亦力把里等之间的战争更是让大明获利不少。首先战争带动了民间与战争有段的商业的繁荣,其次通过战争不但让大明又得到了大片的土地,而且战争之争得到的战利品也极大的增加了税赋。现在新得到的河套西部以及天南、天北等地才刚刚控制还没开始生产,估计等一年之后这些地方安定了说不定又是能够增加大量的税赋。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所以沈贞要将这下变化全都写下来交给现在的大王李怿。他得让李怿重新改变对大明之间的关系。跟在李怿身边多年的沈贞很明白李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论其才华也是不输于那些大儒们的,而且还比较能够虚心求教,可以说只要不出意外起码做一个明君还是有的。

 但李择也不是没有毛病。相反他的毛病还不少,比如生活比较奢华还有比较残忍。而且沈贞知道李择这个人有点薄情寡恩。不过作为国王有这些毛病没有什么,历史上那一代朝鲜大王没有这些毛病。但是除了这些之外;沈贞还是到李择还有另外一个毛病。那就是妄自尊大。以前在燕山君时代的时候他还好一点,但是现在做了将近一年的大王了,李择的这个毛病也越来越明显了,比如李择经常在群臣面前说一下瞧不起大明的话。这些话在朝鲜国内没有什么,但是一旦传到了大明境内,那这就是大麻烦一件,特别是现在大明国力恢复了的情况下,李择还是这样说便不合适了。

 历史上关于李择妄自尊大的记载还是不少的,比如历史上记载朝鲜中宗李择对明朝政局也多加刺探,多次密令朝鲜赴华使节了解明朝皇帝、朝廷的动态。朝鲜虽然事明恭谨,但是素以“礼义之邦”自居,常从儒家宗法道德角度出发私下批评明朝弊政。中宗对明朝皇帝便颇不以为然:“成祖(朱棣)…以一言之失,诛戮大臣。略不假借,甚为不可”、“崇信释教,非帝王盛德”;明宣宗“兴居无节,岂美事乎?”;就连他在位时的宗主国天子明世宗也如此评论:“好自用。天下之事无不总治,如有直言者,辄重刑,人皆嘿”…。

 先不说李择作为一个属国的君主,这样私下里议论上国的君主在当时便是不应该的,就是李择自己就不是什么好鸟。

 先说他的王位是怎么得来的,从自己哥哥手里抢过来的,和朱棣一样是造反得来的。不过他还不如朱棣呢,最起码朱棣还没有杀了建文帝,也没有杀了建文帝的后代。可是人家李择不但毒死了自己的哥哥,就是把自己哥哥的儿子也害死了。而且自己的大嫂也在自己的迫之下便成了自己的人。

 他说大明宠信佛教,但是自己更甚。他倒是不宠信佛教,可是他更加卑略,先不说他自己和他哥哥一一样实行灭佛行动,不但把僧侣强制还俗。无偿没收寺庙财物,肆意杀戮僧人,更是把寺庙变成了院。比着唐朝时期的武宗灭佛还要令人不齿,最起码武宗干不出来那么龌龊的事情来。…,

 而李择不但实行灭佛。自己还宠信道教,常年修习长生炼丹之道。自己在王宫里面召集了大批的倒是为自己练仙丹教自己长生之术。最后太过肆无忌惮直接导致朝鲜百官联合起来着李择废除了王宫之中的道教机构“昭阁署”这在朝鲜可是引发了不小的动

 他批评嘉靖皇帝。可他自己呢,通过“己卯士祸”将当年造反的时候支持自己的大臣差不多杀光了。之后他也是凡是不和自己之意的官员便大肆打击,更是在位的时候由于对将大批的士林官员贬谪下狱引发了“辛巳诬狱”以及“安唐之”在位的时候更是引发了多次全国范围的病疫,死亡无数。

 可以说李择自己就不是是什么好鸟,还偏偏自以为自己就是君子,还不自以为朝鲜无敌了,连宗主国都敢妄加批判。

 朱厚照自己前世在研究大明历史的时候也看过关于这个李择的记载,当时朱厚照便恼怒了,你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的国主,大明要你生你变生,要你死你便死,不说你们李家王朝就是当年太祖的支持下建立的,就是每一年你们从大明得到了多少东西,到头来却是一个养不的白眼狼了。

 而沈贞在信里面便隐晦的建议了一下李择以后不要在说一下对大明不好的话了,不好就是个麻烦了。

 除了大明的变化之外,沈贞也重点向李择讲述了一下这两年发生在大明与周边几个国家之间的战争,特别是和鞑靼的以及亦力把里的。由于朝鲜本身消息的闭,虽然大明和鞑靼之间的战争朝鲜也知道,但是知道的却不是很详细,而沈贞便是根据自己的见闻把这些经过详细的向李择讲述一遍。而得知这些战争也是沈贞告诉李择要重视大明的最重要的原因,一个强大的大明如果没有向外扩张的意愿的话那么对朝鲜的危害也是最小的,但是一旦这样的大明有了向外扩张的意愿了,那么朝鲜便必须要更加慎重对待和大明之间的关系了。以前朝鲜甚至能够拒绝反抗大明,但是现在已经经过一次巨大扩张的大明已经不是以前那么可以随意拒绝的了。

 在信里,沈贞也不忘将那几个朝鲜使者的事情也说了一遍,不过他估计李择应该不会理会这几个人的,不过令沈贞没有想到的正是他认为的李择不会在乎的这件事情让本来很友好的大明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巨大的裂

 在最后,沈贞告诉李择他让自己来帮的那一件事情可能不太好办,李择让沈贞来办的事情自然就是李择要求大明册封他为朝鲜国王的事情了。自有朝鲜以来,每一代朝鲜国君的产生都必须要经过大明的册封,否则便是不合法的,这条规矩已经实行了一百多年了,就是李择也破坏不得,最起码如果他得不到大明的册封那些控制了整个朝鲜的儒家官员是不会承认自己的。(朝鲜和大明一样,都是由儒家统治着的,凡官吏大都为儒生,)

 李择之所以让沈贞拖到现在年中的时候才来就是想要趁着朱厚照即将登基的时候把这件事情给办妥了,但是现在看来可能不是那么顺利了,因为出现了这一次的使臣的时间沈贞发现朱厚照明显对朝鲜很不满意。这样想要趁机蒙混过去的可能

 就几乎没有了。所以沈贞得告诉李择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当然沈贞也有建议李择再派人前来的意见。真的放弃肯定是不行的,先不说这样可能李择自己要下台,就是朝鲜国内也可能因为而引发动,所以请求大明册封的事情必须要坚持下去。而且沈贞也不认为大明会坚持着就是不册封李择为朝鲜的国君。

 因为这样做到时候不管是对大明还是对朝鲜都没有好处,一个动的朝鲜显然不是大明想要见到的,因为这可能造成大明辽东的不稳定,朝鲜和大明辽东相连,朝鲜了辽东也有可能跟着起来。

 当年大明为什么放弃在朝鲜北部设立铁岭卫,就是因为不想让朝鲜因此而出现动进而影响大明刚刚得来的辽东。最开始大明要在朝鲜北部设立铁岭卫的时候直接导致了当时的高丽王和大明断并且还带兵攻打辽东。

 1388年的时候,大明在咸镜南道南端的原元朝双城总管府(1356年被高丽并)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明朝提出铁岭划界的要求后,又命辽东都司派兵设站“招抚鸭绿江以东夷民”准备建立铁岭卫。此举起了高丽强烈的反对,表奏“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等诸州以至公崄镇,自来悉是本国之地”高丽禑王在大臣崔莹怂恿下,准备铤而走险,先发制人进攻明朝。

 是年四月,辛褕派都统使李成桂北渡鸭绿江进攻辽东。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士气低落,于是回师松京,废黜辛褕,放崔莹。之后李成桂立辛褕之子辛昌为王,又废,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恭让王)。1392年7月16,在高丽左侍中裴克廉、以及郑道传、赵浚等人的倡议推戴下,李成桂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

 最后李成桂建立朝鲜之后为了得到大明的册封便再次向大明称臣,这样这一场动才结束。

 辽东之地贫寒,再加上当地民族成分众多,本来朝廷就是勉强维持局面,要是因为朝鲜再让辽东起来便真的得不偿失了。所以为了不使朝鲜起来进而影响到辽东,沈贞知道最后大明一定会册封李择为朝鲜国君的,只不过依着沈贞的估计大明一定会让朝鲜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行的。

 果不其然,当沈贞找到朱厚照请求朱厚照代孝宗下旨册封李择为朝鲜大王的时候,朱厚照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前五年每一年贡马五千匹、金五百斤、银五万两、布五万匹。

 “不可能,这实在是太多了。”一听到朱厚照的这个条件,沈贞立马大吼大叫了起来。

 每一年贡马五千匹、金五百斤、银五万两、布五万匹并且还要连带着进贡五年,那到时候朝鲜还不得被大明榨干了啊,所以沈贞说什么都不答应。(…)
上章 明统天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