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丹青画像麒麟台
——出自《全唐诗》一百六十三卷·李白〈司马将军歌〉
参与搜索的村民吵吵嚷嚷地陆续从内庄的各个角落返回,没有人发现彼得和尚的踪迹,他就像凭空从空气中消失了一样。不安的气氛在人们之间
动,他们还沉浸在这场突发的惊变中。
唯一保持镇静的只有韦定国,他稳稳地站在小桥入口,双手抱臂,两道锐利的目光扫
着韦村内庄,不置一词。他虽然没有笔灵,却无形中被默认为是最高的权威。一名长老快步走到他身边,面色凝重。
“族长怎么样了?”韦定国问道,目光却丝毫没有移动。
长老摇了摇头:“心脉俱碎,已经不行了。”他说到这里,警惕地看了看左右,趴到韦定国耳边悄声道:“而且…族长的秋风笔也不见踪影。”
“哦?是被彼得收了吗?”
“…呃…”长老踌躇一下“与其说是刚被收走,倒不如说一直就不在那儿。”
韦定国微微皱起眉头:“什么意思?”
“但凡笔冢吏离世,笔灵离去都会在躯体上留下一道笔痕。而族长遗体上的笔痕过浅过旧,起码已经有数年不曾有笔灵驻留了。”
“荒唐,离了笔灵,人岂能活?”
长老讪讪不答,事实就是如此,只是无法解释。韦定国挥了挥手,叹道:“此事再议,先派人去县医院办理各项手续吧。”
“要不要…去公安局报案?”长老试探着问。
韦定国沉思了一下“暂时不要,你去把那个护士叫到我屋子里,我等一下要详细问问看。”
这时候负责指挥搜索的几位房长、长老都逐渐聚拢过来,他们彼此互视一眼,其中一个年长者向前一步,对韦定国道:“全村都找遍了,只剩一个地方没有搜查过。”大家都盯着韦定国,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地方指的是哪里,也都了解此地的意义。现在族长既死,他们不约而同地等着韦定国拿主意。
韦定国面对着这些老人——其中有些人甚至是笔冢吏——忽然觉得很好笑。韦家世代以笔灵为尊,到头来却让一个普通人来拿主意。族长一不在,就
成这样子,看来韦家的安生日子是过得太久了。
他心中思绪嗖嗖飞过,食指不由自主地摆动了一下,不过这个细微的动作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最后韦定国终于微微抬起下颌,却始终没有点下去…
…彼得和尚纵身跳下
,一直到他双脚落地竟持续了四秒钟。从这么高的地方跳落居然什么事都没有,这让彼得和尚很惊讶。四周仍旧没有任何光线,但是和上层相比,空气却清新许多,甚至有隐约的风声从远处传来。彼得和尚很高兴,有风声就意味着一定有出口。
他已经逐渐习惯了黑暗,索
闭上眼睛,伸直手臂向前探去,抓了几抓却什么也没摸到。他又朝着前面谨慎地走了三四步,仍旧没有摸到墙壁。他朝着几个方向各自走了十几步,手都摸空了,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慌。
人类最怕的并不是幽闭,而是未知。
曲折狭窄的石窟并不真正恐怖,因为那至少可以给人一个明确的方向——即使那个方向是错的——而一个广阔的黑暗空间则会让人茫然,缺乏踏实感。人类在幽闭的宽阔空间里需要的是能触摸到一个实在的存在,就好像在雪原上最需要的是一个非白色的视觉焦点。
彼得和尚心想这终究是在山中,还能大到哪里去?心里一横,用双臂护住头部,脚下发足狂奔。也不知道跑了多久,彼得和尚气
吁吁地停下脚步,额头上开始出现细微的汗水。他估计自己跑了怎么也有十几公里,可周围仍旧是空
的一片。
“难道这是另外一个考验?”
彼得和尚拼命让自己镇静下来。从物理上考虑,这么大的空间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这肯定是个奇妙的困局。现在他需要的,不是狂跑,而是找出关窍所在。
现在四周一片空茫茫,唯一踏实的就是脚下的地面。彼得和尚俯下身子去,用手去摸,岩面平整,触处冰凉坚硬,甚至还有些
漉漉的感觉。他用指关节叩了叩,有沉闷的橐橐声传来,说明底下是实的。
彼得和尚索
把身体趴在地板上,从僧袍袖子扯出一条线头,抻直了平平贴在地面。
人类走直线一般要借助于感官或外部参照物的调整,当这些都被屏蔽掉的时候,双腿肌
的不均衡就会导致步伐长度的不同,使得一脚走内圈一脚走外圈,最终形成一个圆。彼得和尚意识到刚才自己也很有可能是在转圈子,所以他想借助线头来校正自己的步伐,棉线头只要两头抻直,就是绝对的一条直线,然后再扯一
棉线,与前面那
首尾相接,一路前行。这样虽然慢,却可以确保自己不会走偏。
就这么持续了半天,彼得和尚已经
酸背疼,一片袍袖已经被
空了一半,可还是没碰到任何岩壁。他不
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跌落到科幻小说里常说的异次元空间了。
忽然,不知道什么地方传来一阵脚步声。脚步声很轻微,但彼得和尚已经在黑暗中待了许久,听力变得相当敏锐,他立刻爬起身来,警惕地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一道光线刹那间闪过,彼得和尚连忙眯起眼睛,下意识地抬起手臂去挡。一道圆柱形的黄
光柱慢慢朝着这边移动,不时上下颤动。
是手电筒的光芒。
“该来的还是来了。”彼得和尚心想,这些长老原本就比自己对藏笔阁里的情况
,想找到自己也并非什么难事。虽然藏笔阁不可轻易涉足,但现在情况特殊,恐怕几位长老已经领命进来捉他。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条他此时一条都不占。
借助手电筒折
的光芒,彼得和尚这才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方硕大无朋的圆砚状岩石之中。岩面相当宽广,几乎及得上一个四百米跑道的操场大。难得的是这岩台四面凸起,淌池、砚堂之形无一不具,甚至还有着一只虎状砚端,活
就是一方砚台的形状,且不见任何斧凿痕迹,浑然天生。
砚堂表面看似光滑,却有一圈又一圈螺旋般的浅沟,就像是溜冰场里的冰刀滑痕一样。刚才只怕就是这些浅沟默默地偏导了步履,使人的转圈倾向更加明显。
这时手电筒光和脚步声已经近在咫尺。
“彼得,你果然在这里。”一个声音传来。
彼得和尚转过身去,光线照
下他惊讶的表情无所遁形。
韦定国穿着惯常的那一身藏青色干部服出现在手电筒光之后。他只身一人,握着大手电筒,身后只有无尽的黑暗。
“定…定国叔。”
彼得和尚甫一见到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韦定国微微点了点头,脸上也无欣喜表情也无兄长被害后的悲愤,只是平静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会在这儿。”
“你是来捉我回去的吗?定国叔。”
面对这个问题,韦定国闪过一丝奇特的神色,反问道:“你觉得呢?”
韦定国虽然掌握着韦庄的实权,但毕竟只是一个普通村干部,跟彼得和尚的实力差得太远。若说他是来单独一个人捉拿彼得和尚,未免太过笑谈。
“我原本以为你能闯过这一关呢,所以在前面等了你好久。”韦定国慢慢说道“看来你仍未能窥破这圈子啊。”他只字不提族长横死,也不追问彼得当时情况,言谈之间仿佛早就算准了彼得和尚会来此地,甚至有淡淡的失望。
彼得和尚不
有些发窘,这砚台平台果然是藏笔阁中的试炼之一,而自己如果真是参加笔灵归宗比赛,恐怕已经被淘汰了吧。心中一转,疑问陡升,他跑来藏笔阁做什么?若说捉拿,就该派遣有笔灵的长老,他孤身前来找自己,究竟动机何在?彼得和尚深知自己这位叔叔说一藏十,城府极深,像一个二十面体的魔方一样不可捉摸。
韦定国从怀里拿出另外一个手电筒递给彼得和尚:“随我来。”说完转身就走。彼得和尚迟疑一下,拨开手电筒开关,紧随其后。两个人沿着砚台边缘徐徐下行,顺着一条窄如羊肠的岩质小路朝台下走去。
两道光柱左右晃动,
得四周的苔藓发出幽幽的微光。
彼得和尚现在可以看清了,这个“砚台”平台是岩壁上伸展出来的一片,其实是半悬在空中。它的四周是一个巨大的岩壁空间,幽旷深邃。怪石嶙峋的顶部和
底距离半空中的砚石平台起码都有四五十米高,四面八方的岩面高低不平,峰峦叠起,灰白色的岩枝延展到光线不能及的无限黑暗中去,层层叠叠,乍一看似是跌宕起伏、
涛汹涌的海面,在一瞬间被上帝的遥控器定格,然后向内坍塌构成这么一个奇妙的世界。如果从侧面看去,平台就像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飞碟,远处的苔藓如星光点点。
无边的地平线只能给人以“博大”之感,一个具有封闭界限的硕大空间才更容易使人产生惶恐,那些看得到却遥不可及的峭壁高高在上下左右,构成恢弘的虚空之所,反衬出观察者的渺小以及油然而生的敬畏,让人仿佛进入混沌初开时的盘古巨蛋。
最令他吃惊的还是圆砚的正上方,从天顶上垂下一块长条钟
石,通体漆黑,一柱擎天,如同一条松烟墨柱,钟
石底端不时有水滴到圆砚之上。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攫起墨柱在砚堂中轻轻研磨,而后徐徐提起,以致墨滴尚浓,珠缀砚底。一幅天然的“行墨就砚图”
若说是天造地设,未免太过精致;若说是人力所为,又得耗费多大精力才能雕成如此的造像。
彼得和尚深深
了口空气,肺部一阵冰凉。他从来没想过背靠内庄的那座山梁里,还隐藏着这么一处神奇的所在。这么说起来,自己还要感谢砚台上的浅沟。假如没有那些沟纹
导自己在平台上转圈,恐怕现在已经失足跌下谷底了。
“韦家自从迁居此地以来,历时已经数百年,能有幸进入这里的,不过千人。这是一个天然溶
,也是上天赐给我们韦家先祖的一件礼物,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如果好好开发一下,知名度估计不会逊于本溪水
、桂林芦笛岩等地方。据初步估计,每年光旅游直接收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百万元…”
韦定国边走边说,还兴致
地拿着手电筒四处照
,声音在空旷的溶
中嗡嗡作响。他越是若无其事,彼得和尚在后面越是
腹疑窦,但眼下也只能跟着走。
他们在黑暗中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地势忽高忽低,难走至极,所谓的“路”只是岩石尖棱之间夹出来的一线平地罢了。头顶的风声呼呼大了起来,而灵气也越发厚重。比起藏笔
入口处的浓度强出数倍。
两个人顺着峭壁挤成的狭窄小路走出岩山。这里地势还算平坦,两侧岩壁像梯田一样层叠而起,坡势很缓。两坡汇聚之前的一小块空地上,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古朴石碑,碑下驮兽乃是一只石麒麟,在古碑中十分罕见。碑上还写着四个大字:“韦氏笔冢。”
“就是这里了。”韦定国忽然站定,举起了手电筒“兄长生前曾经嘱托我,让我带你来此地,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这是哪里?”彼得和尚问。
“你自己一看便知。”
彼得和尚举起手电筒朝两侧山壁上晃去,原来这石坡上影影绰绰有许多岩龛,就像是陕北的窑
似的,形状整齐划一,都是半椭圆形,一看就是人工开凿。许多岩龛内似乎有人影,彼得和尚拿手电筒再仔细一照,不
悚然一惊,倒退了两步。
光柱笼罩之下是一具穿着长袍的骷髅,骨骼已经枯黄,其间有莹莹闪光,仿佛掺进什么矿物质。这骷髅的姿势异常古怪,它在龛内双腿散盘,双手环扣抱怀,整个身体前拱,仿佛要把自己弯成一个笼子。龛顶还刻有字迹,只是不凑近就无法看清。
彼得和尚赶紧用手电筒去扫其他岩龛,一龛一尸。这些骷髅穿的衣服不尽相同,有素袍、儒服、马褂、长衫,乃至中山装、西装,甚至还有明、清朝服,朝珠花翎一应俱全。有些衣服已经衰朽不堪,只余几缕
布在骨头上。
每一具骷髅都保持着如此的姿势,专心致志,在这藏笔
深处的龛中端坐,似乎在守护着什么。彼得和尚恐怖之心渐消,反觉得眼前的一切说不出的庄重肃穆。
“难道这里就是…”
“不错。”韦定国转身跪倒在碑前,郑重地叩了三叩,方才起身说道“这里就是我韦家历代祖先埋骨藏笔之地,也是我韦家笔冢的所在。”
彼得和尚怔了一怔,走到碑前双手合十,深鞠一躬,眼睛却不住望着远处一具具林立的尸骸,感到灵息
转,心情竟莫名激动起来。
韦定国道:“人有生死,笔灵却不朽。历代祖先中的笔冢吏们自觉大限将至的时候,就会自行进入藏笔
内,择龛而逝,用最后的灵力把身体环成笔挂。当笔灵
离躯壳之时,就附在尸骸之内,静等着下一位主人的到来,把它解放出来。这几百年来,人生代代更新,笔灵却是循环往复,于此地认主,又归于此地。”
彼得和尚注意到一些骷髅怀中隐然有光,想来都是韦家收藏的笔灵。这些曾经的英雄、文人墨客或者普通人,就在这暗无天
的地下化作骸骨,于黑暗中沉默地度过几百年的时光,默默地守护着笔灵与韦家存续。彼得和尚想到此节,更觉敬意油然而起。
这时,手电筒扫到了两个石龛,他发现这两个龛内尸骨散
不堪,半点灵息也没有。韦定国道:“不错,这就是秦宜那丫头所为。可恨她不光窃走了笔灵,而且还毁伤先祖遗骨。”语气中隐有怒气。
“可是…族长让您带我来这里,究竟是要做什么?”
韦定国叹息道:“此地并无第三个人在。兄长已经仙逝,你为何还不能唤他一声父亲呢?贤侄。”他不等彼得和尚有什么反应,举起手电筒朝高处的某一个石龛一晃“你来看看这个,就自然知道了。”
这一个龛内莫说笔灵,就连枯骨都没有半
,只是岩龛后壁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永”字。龛中似乎还搁着一本薄薄的册子。
彼得和尚一见到那个“永”字,不由大惊,
口而出:“中夏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