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危险的移动 下章
第十四章:冬天无雪,夏天必定多雨(
 前进一步生,后退一步死

 (1)

 吴运韬最终还是没有出席金超为张柏林举行的送别宴请。

 宴请在东方文化出版中心附近的“粤海美食城”举行。金超来到他惯常使用的包间的时候,于海文已经先到了。

 于海文仍然是一个普通编辑,但是因为和金超的关系很近,在编辑人员中地位很特殊。这个像孩子一样耿直纯正的人,很多年来一直处不好和领导的关系,不招人待见,吃了不少亏。有一天,发行部里面一个快六十岁的“高人”指点他:“你他妈明明是孙子,还老是把自己个儿当爷爷,那不是找着倒霉吗?领导不整你,领导干吗要整你?领导一个公事公办就把你整了…小子!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真的,于海文就想,我他妈吃的亏都是领导公事公办办出来的!

 彻悟了的于海文简直换了一个人,成了所有人的孙子。碍于这个人原来见火就着的耿直性格,成了孙子的于海文也没人敢欺负,相反,无论办什么事情,的确比原来顺当多了。

 “高人”退休以后,于海文带了很重的礼去看他,感谢指点之恩。

 “高人”说:“你客气了,海文。这哪里是我的功劳?不管谁,活过三十岁,就都明白了…”

 现在,于海文已经能耐受任何一个领导,尤其是金超的责骂。

 看到金超,于海文马上把自己矮化成什么事情都不懂的人,热情地端开高背靠椅,让金超坐。

 “海文,”金超对于海文说“那套书先别做了。”

 “怎么了?”于海文问。

 “先别做了,我感觉有人跟吴运韬说了什么,昨天他打电话问我租型的事。”

 于海文忽闪着眼睛看金超。那套教辅书的租型手续是一个月以前办的。

 金超说:“最近谨慎一点儿,别给我添麻烦。”

 “行,”于海文说“但是这事…你看是不是这次先做了…”

 “还做什么做?”金超火了“停下来!停下来!”

 于海文一缩肩膀,连连点头,说:“行行行,停下来。”

 正在这时,司机吴凯推门说:“张柏林来了。”

 话音未落,外面一个高声就响起来:“你们北京的路也太难走了,在三元桥就堵了二十分钟。”

 张柏林跨身进来,大咧咧走到桌前,先去藏蓝色风衣,搭在椅子背上,然后坐下来,叫道:“茶!”服务生小姐斟上茶。

 吴凯已经退出去了。按照规矩,司机不和领导一起吃饭,他可以在另一个地方自己点菜,如果不吃,可以拿到每餐五十元的补贴。吴凯有一个凶恶的子,在花钱上限制很严,所以他很看重这笔可以不向账的钱。吴凯一般不吃,这样,他每个月就可以拿除工资以外一千多元的补贴。吴凯把车座放平,仰在上面,等着。

 喝茶吃酒聊天,时间过得很快。

 张柏林进入到微醺状态,指点着硕大的龙虾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农民的苦楚…这玩艺儿…够一家人吃一年了吧?所以说你不能指望世界上有公平。那我不吃行不?不行。你金超好心好意请我,我说:‘不,我要廉洁呀!’你金超不是得骂我?所以,吃还是要吃,但是我们要带着感情吃。啥意思嘞?就是吃的时候不要忘记农民兄弟的苦难,想着他们,想着他们不容易…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的农民本分不能改变。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金超笑着说:“柏林,你喝高了。”

 张柏林挥舞着手臂,说:“高?没!没高。你听我说,金超,在咱们班,要说出息,你,我,就是这!说级别,你大,副厅,我比不上。论实际的权力,金超,你不要不爱听,我比你大。为啥?那我就要问你老人家了:你管多少人?哦,二百多号人;我哩?二十三万!哪个大?哪个大?!所以我说,你们北京的官不值钱…”

 同样喝高了的于海文指着张柏林对金超说:“丫真够神的!”

 金超含着笑看张柏林,承认他说的有道理。

 “我看了,你们北京的官也不好当。还得哈巴着下面的人,这成了甚了?!你到我崤县看看去,看我那官是咋当的!还能受活成这个样子?我跟你说,金超,你比我有本事,到什么时候我都得承认你比我有本事,要不咋你考上大学到了北京哩?但是要说当官,你恐怕就不如我了。你可能会说了,在北京当官有北京的规矩…我懂。但是你为啥非要在北京当官?前些日子我还对一个来咨询的局级干部说:在北京,局级干部稠得和粥一样,要是在K省…我就给他摆了那么多的好处,最后,人家就同意了嘛,我估计能给他安排个县长。说是职级降低了,但是,他手里的权力却不知道大了多少!这人就是聪明人。我再打个比方,你金超要是舍得放下你这个烂熊中心,到我崤县去当个县委书记什么的,你看那气势吧!你看你发财吧!”

 金超说:“柏林,你喝多了。”

 张柏林起身子,正问道:“你不是请我喝酒么?”

 “是啊,我是在请你喝酒。”

 “你咋会是这号人?请人喝酒却一股劲儿说人喝多了,你这是咋了?!”

 张柏林指着金超,真的急了。金超只好把张柏林的酒杯再一次斟

 金超今天很节制,他打算晚上到纪南那里取一篇评论稿件。

 纪南已经退休——退离了工作岗位,同时也被文坛退离,现在他找一个发表文章的地方都很难了。金超感念他曾经给他提供巨大的支持和帮助,遇到组织什么学术活动,总是邀请纪南参加。

 纪小佩还和父母亲住在一起。时间是医治一切精神创伤的良药。离婚给金超和纪小佩心灵上造成的伤害正在愈合,金超到纪南这里来,经常会碰到纪小佩,他们已经处得像朋友一样,有时候还能在一起聊聊天儿。

 他们彼此很少说到各自的生活。

 就金超来说,两个人没离婚的时候他都无法诉说事业上的酸甜苦辣,更何况现在你面对的是已经和你离夫关系的人呢?但是他很想知道纪小佩的生活状况,他甚至在心底里渴望听到纪小佩生活得不好的消息,以此证明被纪小佩看不起的世界观在生活中的强大力量。还有,或许出于好奇吧,他也很想知道那个给纪小佩写信的人,是不是如愿以偿地即将成为纪小佩的第二任丈夫。

 纪小佩守口如瓶,她就像上大学的时候那样内心安宁,在她那里,生活是一条在开花的原野上舒缓地淌的河,金超看不到他期望看到的东西。纪南也从来不说女儿的情况,就像他和金超之间从来没有纪小佩这个因素一样。

 纪小佩和金超离婚以后,纪南夫妇又一次陷入到由于对女儿教育引导的失败而深深自责之中。他们甚至认为是他们毁坏了女儿的生活,从而肩负起了更多的责任,下决心要帮助女儿重建生活。老两口有明确的分工:先于纪南退休在家的母亲专门料理纪小佩的生活,为她提供可口的饭菜,为她收拾出一个令人愉快的生活环境,就像十年前做姑娘时回到家里那样;纪南则密切关注纪小佩的精神生活,想方设法为她营造一个能够进行思想交流的空间,频繁邀请学术界的朋友到家里来聚会,吸引小佩加入到谈话之中,或者鼓励小佩参加各种学术活动,让她在她喜欢的领地呼吸新鲜的气息。这时候纪小佩还没有把那个给她写了九十多封信件的人介绍给她的父亲母亲。那个人还在连篇累牍地写着既不是情书也不是学术文章的信件,就好像在他心中有一个数字目标一样。纪小佩在这些信件中了解的东西,比从历史教科书中了解的东西要多得多。她总是在用她的生命等待着信件,或者是邮寄,或者是在某种场合悄悄递给她,或者直接送她的宿舍…

 纪小佩渡过了最为难过的那段时光,离婚带来的可怕的精神动就像地磁的扰动一样,不久就归于平息,她的生活渐渐回复到了正常状态。在这些人中间,她又找到了感兴趣的话题。历史,从谈话中、信件中了解的历史,以它特有的方式说明着她所无法了解的世界,她在过去中为未知的生活找到了解释,她不再茫然,她好像突然来到了一个清朗之地,她像小孩子一样跳着唱着…她感谢父亲和母亲,感谢所有出现在她生活中的人。

 父亲退休前后,纪小佩的生活走上了正轨,纪南也就放下心来了。虽然父亲对她说过,生活多么崇高他就有多么崇高,生活多么卑鄙他就有多么卑鄙,但是在她看来,父亲不像他说的那样崇高,也不像他说的那样卑鄙,他只是一个想让他的子女儿生活得好一些的老人。他的学术活动以至于所有的精神生活,都以此为最终目的。你可以说他不是一个好的学者,但是你无法否认他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

 父亲说:“小佩,如果你选择了一生研究学问,我觉得,你还应当开阔一下视野…”

 父亲第一次这样说的时候,她没有在意;第二次这样说的时候,她回答说:“你不认为我读研究生是在开阔视野吗?”父亲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第三次这样说的时候,父亲直截了当告诉她:“你应当到国外去,国外有比国内更好的研究历史的条件。”

 这个时候,纪小佩对父亲的话已经没有理解上的距离,就好像这是一个在他们中间经常在谈论的话题,严肃认真地探讨了达到那里的可能的路径,确定了行进的方向。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这不仅仅是纪小佩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全家的努力,纪小佩研究生毕业时如愿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所,并且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更为重要的是,和她一同赴美国深造的还有那个一直给她写信的人——周肇基。

 我们已经知道,周肇基最初写的信件已经被暴怒的金超撕碎了,尽管这样,纪小佩的信件编号也已经到了39号。

 最近两年,周肇基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很大改变,他已经从纯学术领域转变到了对中国当代社会状况的研究与思考上来,并且获得了许多有名望的学者的欣赏和鼓励,他的几篇论文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写给纪小佩的第39号信件中,周肇基比他公开发表的论文更直接地阐述了他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思考。他对纪小佩说,拉美国家与欧美国家最大的区别在于: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实现了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而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却是造成了近一半人口的贫困化。他说,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已近一个临界点,走过这个临界点就是今天的欧美国家,走不过这个临界点就是今天的拉美国家。在临界点前的一段时间,工业效益一般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产业内部结构和物信息的整合,使得产品结构链顺利衔接、供求关系低成本化、技术和工艺逐渐提高,导致了效益增加。表现到微观经济中就是企业为了追求效率逐渐地剥离人员,导致大量的失业人口产生。而失业率的增加是贫富差距的直接原因,这就是资本内涵式增长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源。经济的发展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被排挤出了经济发展受益者的行列。欧洲各国跨过这个临界点时并没有表现出像罗斯福新政这样明显的形式,但是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帮助欧洲各国以渐进的方式跨过了这个关口。例如用法律的方式维护劳工权益、增加社会保障和福利等。在这个问题面前纯粹的经济学手段往往是无效的,只能用政治的手段来表达社会公平,所以说,这个问题最终是一个政治问题。周肇基痛心疾首地说,今天中国的情况与拉美很相近,这是中国经济进入临界点的信号。如果再有一次大的通货膨,将下层人民推进赤贫境况,后果当然会十分严重。

 对这些很专业的观点,纪小佩已经没有了理解上的困难——周肇基的思想是那样直接地作用于她的思考,她头一次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条科学的连线,这个连线一旦形成,很多过去无法理解的历史的或者现实的谜团,就都清楚了。所以,虽然周肇基和他选择的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她仍然庆幸自己对历史专业的选择。这是一个让人连忘返的领地。全部原因就在于,中国历史太庞大,它简直是烟波浩淼的江海,而不是什么大河,你在这里哪怕仅仅采集一勺水,就够足你终生的渴求了。她曾经向周肇基热烈地谈到她的感触,周肇基对她的理解甚至比她自己都要深刻。

 这也许就是她爱他的全部原因?

 周肇基这次是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的,他是去参加一个由美国民间学术研究团体赞助的研究项目。

 吴凯直接把金超送到方庄。金超上楼,吴凯就在楼下等着。门是纪南开的,这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明显地苍老了,目光有些浑浊,脸上出现老年人特有的消瘦。金超从纪南身后看到客厅里还有纪小佩的母亲和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很显然,刚才他们正在一起交谈。当他们站起来对金超表示的时候,金超注意到那个人眼睛里跳弹着奇怪的光亮,并且要张口和他说话。

 金超马上断定这个人是周肇基,那个不道德地毁灭了他的婚姻的人。

 他的心脏改变了频率。

 纪小佩从厨房出来,先向周肇基使了个眼色,周肇基到厨房去了。

 有谁能够比纪小佩更了解金超呢?她实在不想伤害这个极为自尊的人。她曾经那么欣赏他的自尊,正是因为他自尊,她才爱上他,才发生了那么多事情…纪小佩一边解围裙一边像看自己的丈夫那样看金超,关切地说:

 “你也没事先打个电话。”她随后就听出这句话中的抱怨意味,赶忙找补说:“我是说,你要是事先打个电话过来…”

 “我是顺便来的。”金超说。

 纪南让金超坐下,说:“你看还要麻烦你亲自来取。”

 “很方便。”金超说。

 纪南先把稿件交给金超:“可以随便改,直到对你们的胃口。”然后端详金超,问:“是不是还那样忙?”

 金超说:“单位的事情就是那样,不可能有停歇的时候。”

 “很复杂,是吗?”

 金超苦笑了一下,什么都没说。

 他偶然看了一眼纪小佩。他从纪小佩的眼睛中看到一丝忧虑——以前,他在家里向心爱的小佩述说在单位遇到的事情,她就是用这样的目光看着他、用平缓的语调安慰他的。严格一点儿讲,不是小佩真的能够安慰他,而是她那带着母的安宁心态使他的心平静下来。有很多时候,家给人的温暖是任何别的东西都不能替代的。

 “你要注意身体,”骆丹说“我怎么觉得你瘦了似的?”

 “瘦了?”金超把目光从纪小佩的脸上移开“没有!有人还说我胖了呢。”

 纪小佩也觉得金超瘦了,但是她什么都没说。她知道他的生活。现在,她又有了看待他的新视角。一个精神生活和情感波动都处在权力的深刻影响之下的人的生活必定是灰色的,它了无生趣,要经历百般折磨,就像一个人掉到了地狱之中…问题是:地狱对于人往往具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她是亲眼看到他动用了全部青春和热情走到那里去的。她看不出来他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解

 …

 纪南夫妇和金超又说了一会儿话,纪南就到书房去了,骆丹则到厨房去帮助周肇基——他们都觉得应当让纪小佩和金超单独呆一呆。即使现在,两个老人对金超也怀有一种亲子般的感情,他们甚至比纪小佩更能设身处地想到金超目前的难处。

 客厅里只剩了金超和纪小佩。

 纪小佩决定不说出想到的那些话——她突然意识到,他们现在在精神上已经离得多么遥远。

 “本来我应当早一点儿告诉你,”纪小佩用平和的语气说“我要到美国读书去了…”

 她大致介绍了一下情况,尤其说到方伯舒教授的支持。她顺便告诉金超,方伯舒教授已经退休了,在郊区买了农家院,正在写一本关于明代税赋制度方面的书籍。不知道纪小佩想起了关于方伯舒教授的什么事情,脸上绽放开了笑意。但是金超没有在意方伯舒教授写书的事情,也没在意纪小佩情绪上的变化——纪小佩要走了这件事,像铅锤一样,重重地敲打着他的心。

 纪小佩注意到了这一点。

 “我想,这可能更适合我这个人…”她看着金超,等着他说什么。

 金超面容平静,好像已经下决心什么都不说一样,看着地面。许久,才吃力地说:“你一个人…会很难。”

 纪小佩犹豫了一会儿,在想要不要把她和周肇基的事情告诉他,一种可怕的联想——她突然想到了金超把周肇基的信撕碎了的事情——阻止了她。

 “你说的对,可能会很难,但是我想我能应付,妈妈年龄大了,我不能老是这样让她放不下心,她最近检查身体,血不知怎的一下子就高了很多…”

 金超已经没有兴趣听这些东西了。

 “小佩,”金超的声音显得很遥远“读书写作一直是你的愿望,这对于你是好事,我为你高兴。你什么时候走?”

 “我在等签证,很快就可以走了。”

 “你看有没有我能够帮助你的地方?”

 “不,谢谢你,金超,不用了,有…”纪小佩停顿了一下“有爸爸呢。你知道他是一个爱心的人,他都为我打理好了。”

 金超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向纪小佩表示他真的为此感到高兴。两个人都沉浸在回忆之中,不再交谈,墙上的挂钟枯燥地响着。

 “小佩,这一动,你会很需要钱,”金超从西服口袋里掏出钱夹,取出前两天领到的奖金“这里有三千元,算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吧!”

 金超把钱放到茶几上,纪小佩连忙推辞。纪小佩触摸到金超的手时,感觉他的手冰凉冰凉的。她最终还是没有推辞掉。金超显得异乎寻常的执拗,好像如果拒绝他的好意就会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一样。纪小佩把钱捏在手里,不知如何是好。

 “小佩,”金超诚恳地说“我不是事先准备的,身上刚好有这些钱,留下吧。”

 纪小佩下意识看了厨房一眼,把钱装到口袋里。

 金超站起身子,说还有事情,向小佩告辞。小佩好像还要说什么,言又止。纪小佩的父亲和母亲走出来挽留他:“菜都好了,为什么还要走?”

 金超说他还有事情,急匆匆要走,显示出某种慌乱。

 “我送你。”纪小佩轻声说。

 金超没有拒绝。

 纪小佩把金超送到楼下。外面很喧嚣,二环路上的汽车声形成雄浑的声,甚至让人感觉到大地的震动,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汽车尾气味道。一些老人聚拢在路灯下面下棋,起了争执,很喧闹。被居民豢养的狗们相互追逐着,一些小孩子混杂其间,大呼小叫,跟它们一起跑到草坪上,热闹非常。

 金超站定在一棵巨大的雪松下面——从这里就能够拐到小区外面去了。

 金超简短地对纪小佩说:“别送了,小佩。”

 纪小佩用明亮的眼睛看着金超。

 金超已经决定不再说什么,扭过头,走了。

 纪小佩远远地看着他消瘦的身影,喉咙里像是哽咽着一个坚硬的球状物体,热泪在眼眶里打转…
上章 危险的移动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