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自成 下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午宴以后,李自成将李岩、牛金星、宋献策和尚神仙请到看云草堂谈话。话题很自然地谈到上午来的三个洛百姓,谈到将来破洛的事。尚炯新从宜来,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很高兴地对闯王和大家说:

 “我到了洛附近,看见这洛一带的穷苦百姓,盼望义师,十分殷切。有人说,闯王一来就不再纳粮了,穷人就有救了。有人说,咱穷人怕啥?咱打开城门接闯王,还怕他来得慢哩。还有人编为歌谣,说道是:‘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看,这几句民谣就唱出了河洛民心。”

 李岩说:“穷百姓既然如此谈论,且有人编为歌谣,可见闯王仁义之声已经深人里巷。我们何不将老百姓的话多编成几个歌谣,令人到处传唱?”

 牛金星点头说:“对,对。林泉此意甚佳。赶快多编几首民谣,以便传唱开去。大军未到,歌谣先到,舆论已成,岂不妙哉!”

 李自成也十分高兴,说:“林泉在杞县就做过劝赈歌,传诵远近。如今请你费心,编几首歌谣如何?”

 献策说:“林泉当然是义不容辞。”

 李岩心情振奋,巴不得李自成在河南站稳脚步,为夺取江山打定根基,所以口答应说:“我今晚就编出两首,明清闯王看看是否可用,并请两位仁兄斧正。今后我们还要派出一些人,打扮成小商小贩和跑江湖的,出外探事时候,顺便将歌谣四处传播。”

 自成说:“这是个好办法,好主意。”

 尚炯因为事忙,告辞走了。李自成上午因听李岩谈论均田的事,很为重视,又就这个题目谈了一阵。后来听说高夫人同红娘子都到寨外去看男女亲兵练武,他便对李岩说:

 “外边太阳很好,也没有风。咱们出去到寨上走走如何?林泉今初来,到寨上也可以看看这一带山川形势。走吧,咱们到寨上继续细谈。”

 大家随着李闯王走出老营,登上北寨墙,缓步朝西,一边谈话,一边欣赏风景。李自成为谈话方便起见,只叫两名亲兵跟在后边,以备有事情随时呼唤传令,其余的全都不带。

 一上寨墙,李岩的眼前就展开了一派非常雄伟的冬日景。这里,万山重叠,熊耳山雄峙西北;伏牛山脉的千山万岭,绵亘西南。半月前豫西曾下过一场小雪,如今几乎从西北到西南的高峰都依然戴着白帽。李岩转身回顾,李自成向他指点着中岳嵩山,那太室主峰在苍茫的浮云中隐隐约约,全是灰青色,只有在它西边的群山被明媚的斜,尚能分辨出那些储的是童山,而那些灰黑色的有森林覆盖。李自成指着寨外的两条山路,告诉李岩:那条往西北的是去永宁,向正北的是往宜和洛

 他们不知不觉地来到了西寨墙上。这里的地势最高,可以看到四面许许多多小山和丘陵拱围着老营大寨,而李岩今早从东方来的那条山路也婉蜒地呈现眼前。大寨周围,凡是地势略较平坦的地方都辟为校场,正在练兵。李岩向宋献策问:

 “今大年三十,练也不停止么?”

 献策回答说:“闯王估计到攻破洛之后,举国震动,朝廷会舍掉张敬轩而全力对付我们。从明年开起,两三年内将要有许多大仗要打。今人马虽有十万多人,然而旧百战老兵不过一两千人,其余皆新集之众,所以虽是除,也要苦练,寸必争。况且人马拉到校场上,练武也是练心。纵然乌合之众,经过一段苦练,不但学会武艺,学会阵法,也会牢记着如何严守军纪,有令则行,有则止,统万心而为一心,使全军如使一人。马上你就可以看见高夫人身边的那些姑娘们也未休息,同男人一样苦练杀敌本领。”

 李岩高兴地说:“真的么?这倒要见识见识!”

 大家因为李岩想看老营的女兵练武,都不再多谈话,加快脚步向南寨走去。其实,闯王自己除希望看看红娘子的武艺之外,也很想看看那些姑娘们武艺有没有进步,因为平时他的事情太忙,难得有工夫看姑娘们练武艺。他一边走,一边笑着说:

 “可惜红娘子今才到,一路辛苦,不能够请她也练一手让咱们大家看看!”

 牛金星用手一指,说:“你瞧,那不是红娘子同夫人站在一起么?”

 大家往西南角的寨墙下边一望,果然是红娘子同高夫人站在一起看女兵练武。闯王笑着说:

 “果然是的!”

 这个不大的练武场,是从小山包上平整的一块土地。高夫人的十几个女兵和二十个男亲兵每天早晨天色一明就来到这里练功。下午从申时以后到黄昏为止,也要来练。除非刮大风、下雪,或者高夫人有事带他们离开老营大寨,从未停练。如果高夫人离开大寨只带一部分男女亲兵,那余下的一部分仍得来练。因病或紧急事情不能来校场,必须请假。高夫人之所以对他们这样严格,一方面固然是希望他们每人都练出真正本领,缓急时能够顶用,另一方面也是想叫全老营和随着老营的全体标营将士明白,即令是她身边的姑娘们也同样苦苦练,并不例外。

 这时高夫人的男女亲兵分成两处练功。李自成不愿惊动姑娘们,同李岩等站在寨上,停止谈话,含笑下望。下边的人们都在聚会神地自己练或观看同伴们练,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闯王等来到近处。

 姑娘们有的练习箭,有的练习剑术。有三个新来的姑娘都在十六岁至十八岁之间,虽然都生得体格匀称,肩宽细,举臂有力,却往往不中靶子。有时分明她们用足了力气,把弓拉得如同满月,可是箭还是离靶子几步远就落到地上,引得看的人嗤嗤地笑。后来一个姑娘走出箭道,来到小校场旁边,向站在高夫人背后的慧梅恳求说:“慧梅姐,你教教我们吧!教教我们吧!”像这样十分普通的问题,如果在平时,慧梅一定赶快用几句话就可以对她讲明了道理,甚至亲自一次,做个样子让她看看。然而今天她和慧英换了一个眼色,只是抿着嘴笑,一语不答,一动不动。那姑娘继续请求,另外两个姑娘也走过来,同时恳求慧英和慧珠。慧珠正想去教那三个姑娘,被慧梅用肘弯轻轻一碰,随即心中明白,也来个笑而不答,稳立不动。高夫人见慧梅等今特别,不像平那样不等请求就教她们,回头望望大家眼角眉梢的神情,恍然明白,对那三个姑娘笑着说:

 “你们真是傻丫头!面前现站着名师不求,偏求教她们这些半瓶子醋!”

 这句话提醒了三个姑娘。她们立即转向红娘子拜了拜,齐声说:“请大姐教教我们!”

 场上众人,谁不想看一看红娘子的武艺?纷纷地从旁怂恿。红娘子只是不肯,说她对弓箭原没有深功夫,不敢献丑。高夫人素闻她弓马娴熟,也很想趁此刻欣赏欣赏她的高明艺,就推她一下,说:

 “在这里的都是咱们自家人,你何必那样谦虚?快点吧,你又不是没有见过大世面,别再推辞!”

 红娘子不得已,掉今为拜谒高夫人而换上的大红宫缎貉绒出风斗篷,出来半旧茄花紫绣花滚边丝绵紧身袄,束着一佛头青长穗丝绦,挂宝剑。她把丝线重新紧一紧,从一个姑娘手中接过来一张弓,三支箭,拿在左手,用右手将鬓发向耳后抿一抿,对姑娘们笑着说:

 “我今天可是要在鲁班门前斧头了。说实在的,我自幼为着卖艺糊口,跟师傅练习弹弓的时候较多,对于箭一道,功底也浅。现在你们大家着我当众献丑,夫人的命我也不敢违抗,倘若不中靶子,贤妹们不要见笑。”

 她脚步沉着地走到场中间站定,左手举弓,右手扣弦,一支箭搭在弦上,余剩的两支箭留在左手,连-①把定。她正要拉弓瞄准,高夫人忽然说:

 ①---音ba,在弓的中间部分,即箭时左手握弓的地方。

 “你莫急着。现在不是叫你来校场比武,是请你教徒弟哩。这三个姑娘都是才来不久,才学箭。你先对她们讲讲法,再做个样子叫她们看看,其余的姑娘们也好跟着领教。”

 红娘子笑着说:“夫人,妹妹们在老营中不知听过多少名师讲过箭的道理,还用着我讲?我能懂得多少?还不是炒别人的剩饭!”

 高夫人说:“一个师傅一个传授。你的师傅传授你的法,她们不一定听见过。纵然大致相同,让她们多听一遍,也记得清楚些。就拿你这三支箭的拿法说,虽是平常道理,可是她们这三个姑娘中就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她们只图左手握着弓-方便,不愿意练习一次就把三支箭同时取出,拿在左手。也有时候她们一次取出三支箭,可是把剩下的两支不是在领口后边,便是间,出一支再去另一支,实际上那同留在箭囊中一个样儿。她们这三个丫头才来不久,大小仗都没有打过一次,不知道在两军阵上,生死决于呼吸,出去一箭再去间或领后第二支箭,多耽误事!看起来这同时用左手拿两支箭是个小事儿,可是在战场上吃紧关头,就不是一件小事儿。你能够在眨眼之间连放三箭,死三个敌人,不但会救了自己,往往会使冲到你面前的敌人惊慌败退。我跟着闯王在战场上滚了多年,历尽艰险,懂得什么叫‘千钧一发’,好多次亲眼看见过这种情形,懂得了这个道理。你要处处把道理讲给她们,叫她们牢记在心。”

 “好吧,我照着夫人的吩咐办。反正今天夫人是存心要考试我了!”

 大家听了这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红娘子对学习箭的姑娘们说:

 “刚才我看见一位妹妹的箭出去,箭身摇摆,这毛病在于力弱。不是人的力弱,是你的弓未拉,箭离弦时力弱。平常练习箭,你要从容安闲,不慌不忙;要把弓拉,越越好,正如俗话所说的‘开弓如满月’。练习久,得心应手,在打仗时不管如何紧急,就不会放出去力弱的箭。”

 一个姑娘问:“大姐,不看着弓我自己不知道拉得,可是打仗时候,又看敌人又看弓,岂不误事?”

 “在打仗时候,你的眼睛只看敌人,看活靶子,全心贯注在活靶子上,千万不要看弓。刚才我看见一个妹妹在箭时先向弓上瞅一眼,这就错了。这样,不惟误时,也分了心。你们要明白,弓的大小和箭的长短都是有一定之规,不是随便造的。你猛拉弓,感觉左手中指碰到箭头,就是弓拉了;碰不到,就是弓未拉。其实,只要你练下功夫,养成习惯,得心应手,出于自然,一拉必,也不必在生死决于呼吸的紧迫时刻,还去注意左手中指有没有碰到箭头。”

 一个姑娘问:“大姐,我刚才拉了弓,还是有两支箭离靶子几步远就落了地,是不是弓太软了?或者是我站的离靶子远了一点儿?”

 红娘子摇摇头说:“都不是。我看毛病是你的弓没有拿平,箭头偏低,所以不到靶子就落到地上。箭时候,弓在手中,眼在靶子上,最好是不高不低,恰好合度。倘若你心中自觉没有把握,那就宁可箭头偏高一点儿过了靶子,万不可偏低一点儿,不到靶子就落下。平时的是靶子,打仗时的就是人。两军锋,相距不过百步左右,你纵然法平常,一箭不中敌人,箭从他的头顶飞过,也可以把他吓得一跳,说不定还会中他背后的人。倘若你的箭是在他的面前几步远落下,他不是认为你胆怯心慌,就会认为你气小力弱,这样反而使他壮了胆量,趁机扑杀过来。另外,刚才妹妹们有几箭没有中靶子,还有一个原因是看的人多了,你们心慌,不能够平心静气。古话说:‘怒气开弓,息气放箭。’怒气开弓是说开弓要用力,才容易把弓拉;息气放箭是说放箭时不要急,不要慌,要心中从容不迫,好似怒气息了。”

 一个姑娘问:“大姐,两军阵前,敌人杀来,相距不到几十步,甚至只有十步八步,生命关,你死我活只在眨眼之间,也要从容不迫么?”

 红娘子笑道:“这时虽然是极险极迫,心中也必须存着‘从容’二字。这就是动中有静,中有定,急中有稳。只有动、、急,没有静、定、稳,那就会手忙脚,慌张失措,如何能死敌人?在那样万分急迫动的时候,心中还要保持安静、镇定、稳重、沉着,这需要平时养成硬功夫,真本领。你怀里装着个不怕死,视死如归,再加上经过几次阵仗,你就能养成在危急时保持镇定,不慌不。可是光这还不行,还要有真本领。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你要是平练得箭法纯,百发百中,你才能临事从容,只把敌人当做你的活靶子。还有,人们常说的‘艺高人胆大’,这艺字不光指你的箭法,也指你精通几种兵器,特别是剑法和刀法必须精通。这样,你就不会害怕敌人扑到你的身边,短兵战,白刃刺杀。”

 一个姑娘笑着点头说:“大姐,我就担心,一旦打仗,敌人太近,一箭不中,他就扑到俺的身边。要是把剑法练好,俺就不怕啦。”

 “对,对。剑法、刀法是防身护体的根本,要学好才行。你学好了箭法,再学好剑法或刀法,有了这看家本领,再经过几次阵仗,就不怕敌人太近。比如说,你有了一手好箭法,敌人太近,看来危急,实际也有好处。箭法上有八个字,就是老教师们常说的:‘胆大、力定、势险、节短。’你打过几次仗,就知道这八个字多么重要。力定就是沉着镇定。势险是指你张弓搭箭,引不发,看定敌人,自占制敌死命之势。节短是说等到敌人来到近处再发,这样发出的箭既猛又快,又准又狠。因为距离较近,敌人纵然想避也避不及,你纵然箭法不是十分高明也能一发必中。”

 “大姐,在场上靶子是死的,在战场上人、马是活的,情况不一样。敌人倘若是骑着快马,奔如闪电,怎么好百发百中呢?”

 “倘若敌人是骑在马上,人和马都是活靶子。要是你害怕不准,那你就只看大的靶子马不人。伤马,人就会摔死摔伤。纵然摔成轻伤,或没有受伤,也不能作战了。何况马一中箭,必然在倒下去之前会惊跳起来,倒下去之后还会挣扎,所以你能够倒一匹马,它的背后左右的人和马都会受到惊骇,往往引起混乱。在两军战最烈时,敌人阵上有片刻惊骇混乱就是我们破敌取胜的良机。古人说:‘人先马。’这是古人不知经过多少血战才得出的一句名言,极有道理。当然,打仗的事情没有一定之规,需要随机应变。如果你的箭法高明,有把握一箭中敌将,那你就不一定先马罗。”

 高夫人向学的姑娘们笑着说:“大姐讲的这些道理,你们都要记在心上。既要平苦练武艺,也要经历几次阵仗。同官军厮杀几次,你们就会懂得许多道理,胆子也会大了。现在请你们邢大姐个样儿你们学学。”

 红娘子退到离靶子百步开外,试将弓弦一拉,回头来笑着摇摇头。一个微黑的、脸稚气的、名叫慧剑的姑娘明白她嫌弓软,赶快从臂上取下自己的硬弓,递了过去,换回来那张软弓还一个初学箭的姑娘。红娘子张弓搭箭,四平架势立定,下颌垂直,身子端正,神态从容闲暇,眼睛并不看弓,只看前方,忽然笑容一敛,细细的剑眉一动,前手如推泰山,后手如捋虎尾,两手同时用力,将弓拉如满月,只听弓弦一响,那箭已经嗖地飞出,迅猛异常,正中靶心。看的人们不觉大声喝彩。李闯王在寨上微笑点头,而牛金星和宋献策忍不住连声说:“好!好!”红娘子连发三箭,全中靶心,相距最远的不过半指。在众人的喝彩声中,她将弓还原主,向高夫人和大家笑着说:

 “我在箭法上功夫不深,今天侥幸都中靶心,好歹算缴卷啦。”

 那些练剑的姑娘们一窝蜂似的围了上来,向她环拜,要求她传授剑术。在小校场三面围观的将士们陆续多起来,他们已经看过了她的箭法,还想看看她的剑术,不少人帮腔请求。红娘子明白她今天是在闯王老营,非同别处可比,自家到底阅历有限,实在不敢过分能,万一惹人见笑,倒是不好,尤其是她已经望见闯王在寨上观看,所以她尽力推辞,并且说:

 “好妹妹们,你们千万莫再叫我献丑啦。我原是跑马卖解和踩绳子的,在武艺上没有多少硬功夫。等来闲了,大家想叫我再献一次丑,我就在绳子上给大家玩几样薄技看看。今请大家包涵,我实在不敢从命。”

 高夫人明知红娘子一味推辞是出于谦逊,但也不愿勉强她。她心疼她多天来鞍马劳顿,很少有足够睡眠,就向大家替红娘子解围说:

 “你们不要再勉强她了。你们这些丫头,想向大姐领教剑术还不容易?从今后,咱们的老营就是她的家,叫你们领教的时候多着哩,何在乎这一时?谁家来个亲戚客人,有不让客人休息的道理?偏你们这群姑娘们学艺心切,卿哩喳啦地围着客人闹,不让你们邢大姐休息一天!快别磨她啦,等咱们打开河南府,我叫她把所有看家武艺都耍出来,让你们看个够!”

 高夫人的这几句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登时替红娘子解了围。

 闯王在寨上原也想欣赏红娘子的剑术,如今见高夫人替红娘子解了围,同牛金星等互相换了一个眼色,仿佛不约而同地在心中说了一句话:“可惜,今看不成了!”这时李岩忽听见东南角大约二三里外响起来战鼓、喇叭,马蹄声像一阵狂风骤雨,震动山谷,而在金鼓声、马蹄声中时时爆发出杀声震天。李闯王看出来李岩的心中感到新鲜和诧异,便说:

 “走,咱们到东南角寨上瞧瞧。”

 虽然李岩心中明白,在东南二三里远的地方有骑兵正在练,但是究竟是怎样练,他确实急于一看。到了东南寨角,果然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练兵壮观,出现在他的眼前

 在灿烂的夕阳照下,有一个将领带着一群随从,立马在一座光秃的丘陵上,拿一面小红旗指挥练,金鼓声都随着小红旗的挥动变化。大约有一千五百左右骑兵分成四路纵队,向东北方面奔腾前进,沿路有许多沟、坎,还有用树枝和干草堆的障碍,有的草堆正在燃烧,烈焰腾腾,烟气弥漫。骑兵在雄壮的喇叭声中飞驰前进,一边奔驰一边作砍杀姿势,越过了一道一道的沟、坎和各种障碍,向着一座山包奔去。那山包上有一座荒废的石寨,寨外有一条用树枝布置的障碍,也就是所谓鹿角。寨墙上有许多小旗,寨中心有一杆大旗。当进攻山寨的骑兵到达小山脚时,喇叭的调子一变,同时响起一下炮声,骑兵迅速地变为横队,分从三个地点向山上进攻,有一部分骑兵停留下来,有一支骑兵向小山的背后奔去,分明是要从后面将山寨包围,防止敌人逃跑。在山脚下的骑兵中有一位将官,用小红旗指挥着各股骑兵前进。这时战鼓齐鸣,震天动地,喊杀不断,刀剑挥舞,白光闪闪,同时寨墙上炮声不绝,硝烟团团飞滚。当三路骑兵进到鹿角前边时,显然遇到了守寨敌人的顽强抵抗,一部分骑兵跳下战马,砍开鹿角,并将一部分大树枝拉向一旁,开辟出前进的缺口。当他们破坏鹿角、开辟缺口时,其余在马上的骑兵一边呐喊,一边不断地猛烈敌,其中还夹杂着少数箭炮。寨上寨下,杀声震耳,炮声更密,硝烟更浓。在这片刻间,喊杀声、战鼓声、铳炮声,织一片,使李岩仿佛身临战场,呼吸紧张。转眼之间,三路攻寨将士都冲进缺口,到了寨墙下边,大部分弟兄向寨上猛烈放箭和燃放铳炮,另一部分弟兄在许多地方同时爬寨,每四个人一组,一个接一个站在肩上,捷如猿猴。片刻之间,有人首先登寨,挥刀砍,摹拟在杀伤守寨敌人。爬上寨墙的战士迅速地多了起来,一边杀散敌人,一边从寨上抛下绳子。留在下边的人们抓着绳子“蚁贯”登寨。又过片刻,寨门大开,所有等候在寨外的骑兵冲进寨内。飘扬在寨内高处的一面官军旗帜被拔掉了,换上了义军的旗帜。进攻的战鼓声停息了,喊杀声消沉了,硝烟也陆续吹散了。指挥练的将领将红旗挥动,锣声响起。得胜的进攻部队走出山寨,迅速地整好队形。锣声停止,喇叭吹起悠扬的调子。骑兵以二路纵队的队形沿着新修的驰道缓辔驰回。

 看到这里,李岩正不知如何赞叹,忽然宋献策向他笑着问:“你在开封演武厅前边看过官军练,比之此处如何?”

 “那倒不用比了。我刚才一面看一面想起来崇祯九年春天在一份邸抄中看到兵科给事中①常自裕的一封奏疏。那时我住在开封,是从一位世前辈那里看到的。”

 ①兵科给事中--给事中是一种言官,掌侍从现谏,稽察六部百官缺失,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

 金星点头说:“我后来在北京也见到过这份邸抄。”

 闯王问:“那上说的什么事?”

 李岩说:“那份邸抄上有常自裕的一封奏疏,在当时十分引人重视,所以我如今还能够记得其中的一段话。他在疏中说:‘贼数十股,最强者无过闯王①。所部多番汉降丁,将卒奋命,其锐不可当也;皆明盔坚甲,铁骑利刃,其锋不可当也;行兵有部伍,纪律肃然不,其悍不可当也;对敌冲锋埋伏,奇正合法,其狡不可当也。闯王所部,共有十队,而尤以八队闯将为特劲。’这以下还有许多话,都是弹劾洪承畴和卢象升虚报战功,我现在记不清了。”

 ①闯王--指前闯王高样。

 金星接着说:“是,是,我记得常自裕弹劾洪承畴畏闯王如虎,总在避战,所谓斩获,不过是闯部之零骑小股。这封奏疏很有名,曾经传诵一时。”

 献策说:“这封奏疏我从前还抄了一份,放在开封行筐,不曾带来。”

 李岩说:“当时许多人对常自裕的话半信半疑,即岩亦不敢全信,想着常自裕大概不言官习气,难免故意夸大其词。今来到闯王军中,亲眼一看,方知所传不虚。”他向宋献策笑着说:“你我从前在开封都看过官军练,也看过武乡试①,都如儿戏!”

 ①武乡试--武举考试。武进士考试称为“武会试”

 献策说:“岂止武乡试?武会试何尝不是儿戏!崇祯七年武会试,马箭一场,竟然武举人不会骑马,使人牵着马缰奔跑,还有人离靶子只有一尺多远,拿着箭向靶上一,也算中。反正应试举子都拿钱买通了监试官员,只瞒着崇祯耳目。他既不亲临考场,也不懂武将们如何打仗,自以为‘天纵英明’,却实际几百事如在梦中。崇祯七年他亲笔点的武状元竟然在御街夸官时几乎从马上摔了下来,成为京城百姓的笑谈资料。”

 大家哈哈地大笑起来。李岩说:“所以明朝的有名武将,没听说有一个是武状元出身的。像刚才所见的骑兵练,方有实际用处。”

 献策说:“兄今所见者尚系小的演。半月前举行过一次大的演,步骑兵三万余人,附近二十里内伊然是一大战场,殊为壮观。演之后,休息三天,才分遣将领率人马去攻取宜、永宁等县。”

 自成说:“以前高闯王很注重练兵,常于打仗行军之暇抓紧练。我自己的老八队在练这事上也很在意,但像今这样不打仗,不东奔西跑,能够安心练人马的机会却不曾有过。如今你们几位来到军中,究应如何建立军制,如何练兵,都要仰仗诸位的宏猷硕划。自献策来后,我们的步、骑两军才演过几种阵法,十分需要。方才这骑兵演,还是我们多年前传下来的一种演,训练将士们奔袭敌人城寨。往年这个演还携带轻便云梯,有些弟兄用云梯爬城,今都省了。”

 李岩说:“方才全体骑兵闻鼓则进,闻锣则止,一部分弟兄下马爬城,他们的马匹立即有另外骑兵照管。如此整齐严密,虽极迅猛烈而丝毫不,足见训练有素,名不虚传。”

 自成笑了起来,说:“如今咱们这些骑兵、步兵,实在都谈不上训练有素,十分之九都是我到河南后收的新兵。原来的老兵所剩无几。帅标营和中军营分的老兵比较多一点,一千人中也不过几十个人,都提成大小头目。如今在咱们的兵中,实际上身经百战的弟兄很少。所好的,河南百姓,受苦极深,甘心来投,都不怕死,只要稍加训练,就会成为纪律严整的能战之师。”

 金星说:“朱明朝廷及其地方官府视百姓如仇敌,如俎上,正如古人所说的‘为丛驱雀,为渊驱鱼’。百姓来投闯王,如众水之归海。故百姓一到闯王旗下,稍加训练,即成兵。”

 闯王说:“像刚才演的骑兵,也只是才像个部伍样儿,还远远说不上兵。”

 由于骑兵的演习停止,于是李岩忽然注意到正南方三里以外,隔着一座小山头和茂密松林,也传过来一阵阵喊杀声。他感到有点奇怪,问道:

 “这山那边怎么都是孩子的声音?”

 闯王回答说:“孩儿兵驻扎在小山南边,此刻尚未收。”

 李岩问:“孩儿兵?”

 “他们的旗上绣的是童子军,不过大家都叫他们孩儿兵,叫惯了。我这次来河南之前,只剩下几十个孩子,近来人丁兴旺,差不多上千了。他们都是穷家小户的孩子,有些给地主放牛放羊,有些是孤儿,有些是小叫化子,有些躺在路边快饿死了,被将士们收容来,还有些是本军将士的子弟。”

 李岩称赞说:“闯王如此培养子弟兵,可真是千古创举!”

 闯王说:“起初原没有想到搞什么新名堂,只是想把一些可怜的孩子收容一起,特别是有些阵亡将士的子弟,收容起来,编成一队,随军转移,免得他们冻死、饿死,或是被官军乡兵杀死。后来收容的多了,才想到建立一营童子军。几年来他们也打了不少仗,危急时也真得了济。你已经认识了双喜、张鼐,他们原来也都是孩儿兵。现在孩儿兵的总头目是小罗虎,还不到十七岁,不但武艺上过得去,还能够指挥千把孩子,井井有条。我像他那样年纪,只会同村中的孩子们打架玩儿,什么也不懂。”他笑了笑,深有感情地说:“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战争里,会把普普通通的放牛娃儿、小叫化子,磨炼成有智有勇、能征善战的将军。”

 这时李岩又看见一处山坳里出来许多草棚和军帐的顶子,并且传过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宋献策看见他正在向那边了望,对他说:

 “那边很长一条山沟,背风向,驻扎着铁匠坊、弓箭坊、盔甲坊、鞍帐坊、被服坊,又隔一条山沟是火药坊。今天没有工夫陪你去看了。后,铣炮火器也要制造的,只是眼下一则找不到好的工匠,二则诸事草创,来不及样样着手,只能拣顶要紧事儿先办。”

 闯王接着说:“在商洛山中时候,原有铁匠营、弓箭营,人数都少,十分简单。如今统称匠作营,把原来的营改称为坊。匠作营设有正副管事头领,归老营总管指挥。因目前新兵增,刀、剑十分缺乏,所以今天铁匠坊的弟兄全不休息。”稍停一下,他望着大家说:“目前确实是诸事草创,有许多紧迫的大事都没有想到。据你们三位看,在大的事情上,什么是当务之急?”

 经闯王一问,大家有片时沉默。李岩和宋献策都很尊重牛金星,不约而同地请金星“先抒宏论”金星也确实有一个重要问题已经在心中盘算了几天,现在已经有了向闯王提出来的好机会。而且像这样重大问题,他认为最好是由他首先提出才好。于是他向闯王说:

 “寨上非细谈之地,请回到老营坐下谈话如何?”

 “好,好。走吧,我们回老营谈去。”

 于是闯王带着他们就从东南角下了寨墙,缓步往老营走去。

 这时,寨中处处大门上都已经贴好了红纸联,也有的遵照古风,挂着桃符①。在这战频繁和灾荒遍地的年代里,李岩看见在李闯王老营驻扎的得胜寨竟有如此年节点缀,又看到平民小户都受到救济和无人债,能够安生过年,好像看见了意外奇迹,既新鲜,又感慨万端。

 ①桃符--见本书第一卷第611页注释

 李自成带着李岩和牛、宋二人穿过二门,向西转人一个小小的偏院,来到三间小而精致的书房中。院里有堆垒简单的假山一座,腊梅二株。因为这里特别清静,李自成经常同牛、宋二人来这里商谈军国大事。有时他自己一个人来这里坐坐,想些问题,读点书,练习写字。今这书房的门框上也贴出红纸联。李岩一看是宋献策的手笔,心中明白:在牛、宋二人眼中已经将李闯王比做唐太宗那样的开国皇帝。这副对联用的是杜诗两句:

 风尘三尺剑

 社稷一戎衣

 因为这是闯王每日常来的地方,所以烧有木炭火盆,温暖如。大家坐下以后,闯王态度谦逊地望着牛金星说:

 “启东有什么见教?”

 金星说:“承蒙闯王垂询,不敢不敬陈管见,以备斟酌。闯王起义至今,十有二载。自进人河南以来,义旗所指,百姓望风响应,归顺如。目前已经破了宜、永定,活捉了万安工,而洛也指可下。再看朝廷方面,拮据应付于东北,劳师靡的于西南;举国凋敝,危急深;江山破碎,如大厦之将倾,无术可以支撑。况且中原空虚,正麾下建基开业之千载良机。窃意以为闯王应有一个正式名号,以资号召天下,驾驭群雄。”

 闯王思索片刻,笑一笑说:“我是个草莽之人,无德无能。幸赖各位和众将士之力,诸事还算顺利。目前还没有站稳脚步,建立名号太早,倒是赶快多做几桩更重要的事情才是。”

 金星说:“不然。眼下固然要赶快做几桩事情出来,但定名号实不容缓。自古以来,凡举大事,没有不早定名号,以正视听,号召远近。陈涉揭竿起义,就定国号为张楚,自称为王。项梁、项羽叔侄起义,找到楚怀王的一个孙子名叫心的,奉之为主,称为义帝,以便号召天下,这也是定名号。义帝死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刘邦称为汉王,都是正式名号。当时天下诸侯,不归于楚,则归于汉。王莽篡汉,倒行逆施,民不聊生。新市、平林①一带豪杰首先发难,共推刘玄为帝,恢复大汉国号,年号更始,取废除新莽苛政,‘与民更始’之意。这也是起义后就赶快建立名号。元末天下大,韩山重首举义旗,自称是宋朝赵氏后代。韩山童死后,众首领奉其子韩林儿为帝,国号为宋,年号龙凤,自河北、河南、山东以至江淮之间,到处起兵响应,奉其正朔②。朱元璋原来也是奉林儿为主,到了南京后称为吴王,这吴王就是他称帝前的正式名号。当时群雄并起,或称王,或称帝,或称元帅,或先称元帅而后再进一步称王称帝。总而言之,莫不假借名义,以资号召。愚意以为,‘闯王’这称号,虽为百姓所知,天下所共闻,然究非正式名号,适宜于今之前,而不适宜于今之后。今情况与昔日不同,应速建立正式名号,以示‘奉天承运’③之意,亦以新天下之耳目。”

 ①新市、平林--新市在令湖北京山县东北。公元17年,新市农民起义,推王匡、王凤为首,屯兵绿林山中。平林在今湖北应山县西南。公元22年,平林人陈牧、廖湛车群众起义,响应赤眉军。

 ②正朔--正月朔,即正月初一。上古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改定岁首,也就是确定新的正朔,凡拥护这一皇权的诸侯王,都得以他的正朔为准,这叫做“奉正朔”从汉武帝以后,岁首不再改变,但每年颁发一年历书的大权,仍在皇帝手中。

 ③奉天承运--奉天的意思是说做皇帝是“受命于天”承运的意思是说继承或承受了新兴的气运。“奉天承运”四字代表古代皇权天授思想。

 自成虽然很重视牛金星这个建议,但是他知道将士们习惯于他的闯王称号,老百姓也都耳,所以不打算立刻就改换称号。他向宋献策和李岩问:

 “你们二位的高见如何?”

 宋献策在事前听金星谈过这个建议,所以赶快附和金星,说了几句建立名号为当务之急的话。李岩因不知牛金星的真意思是指的什么名号,也不知目前这闯王称号为什么已不适宜,所以不便多言,只是敷衍地说了几句。闯王笑着说:

 “林泉,你初来军中,大概还不晓得这闯王称号的来源吧?”

 李岩欠身说:“尚不清楚。”

 自成接着说:“从天启七年起,陕西、山西两省各处纷纷起义。众多头目为避免自家的真实姓名外,连累亲戚、族人,就替自己起个译名,成了一股风气,至今还多是如此。像八大王、左金王、铲平王、扫地王、混世王、争世王等等,都是诨号,不是真正称号。大小起义的股头有几百,几乎一百个中有九十几个人都是用的浑号。至如今不要说外人不清有些起义头目的真实姓名,连我们身在其中的人,有很多也不清楚。如今起义的人,都用诨号代替了真名,这也是几百年来老百姓造反的血泪经验啊!”宋献策点头说:“是的,一次老百姓造反不成,不知有多少无辜平民受株连,惨遭杀戮,幸而不杀的也要充军远方或将子籍没为奴!”

 牛金星说:“岂但株连九族,连一村一乡的百姓也连累遭殃。”

 闯王接着说:“秦、晋两省老百姓起来造反的时候,离徐鸿儒的起事只有五年。大家听说徐鸿儒起事不成,官军杀戮很惨,把死尸堆成人山,所以都不敢使用真实姓名,叫官府没办法株连杀人。”

 宋献策和李岩同时点头说:“啊!原来如此!”

 闯王又接着说:“那时候,人们被无奈,只想着造反,都没有去想想如何替自己建立个正式名号,如何将来建立新朝。早期十三家大首领中,只有我们高闯王做事不同,立志要建立新朝,从来不用诨号,只用他的本名高祥。我是他的部将,也只用本名,不用诨号。高样自称闯王,但这不是诨号,是个临时称号。我也自称闯将。”闯“字的意思是说我们敢造明朝的反,勇往直前,啥也不怕,百折不回,更莫说中途投降。所以这个”闯“字,在我们的手下将士中深入人心,鼓舞志气。高闯王死了以后,各队首领共推我做闯王,继承高闯王的遗志,非把这个反造到底不可。刚才启东说应该另外建立名号,以便号召天下,这意思很好。只是咱们眼下刚人河南不久,洛还没有破,要急着做的事情很多,那建立名号的事,可以等攻下洛以后再仔细商议。”

 金星说:“现下缓议不妨。等攻下洛之后,务请闯王俯顺舆情,建立正式名号,以新天下耳目。”

 他们又继续闲谈一阵。李岩正想趁机将他心中的重要建议说出,恰好一个亲兵进来禀报说晚饭已经摆在花厅里,总哨刘爷等都在那里等候。大家赶快停止谈话,往看云草堂去了。
上章 李自成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