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妮宝贝散文、随笔 下章
爱情理想
 张艺谋的电影越来越返朴归真,从华丽繁琐的舞台道具和色彩气氛的渲染,发展到毫无任何矫饰的实物拍摄,这种变化是让人喜欢的。最起码,让我看到一部清澈质朴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这部作品一如既往,获得柏林电影节的大奖。故事情节和结构简单平淡,没有环环相扣的跌宕起伏和波澜迭起的动人心魄。从某种意义上看,它的内容仅是一张单薄的绉纸。但是因为纸张的柔软和纯白,笔触在上面的涂抹就显得自由和丽。

 音乐。画面。人物。导演对影片每一个细节的关注都达到了极致。从而使影片的故事显得单纯,而艺术和人却得到了反衬。

 电影的主题音乐有很大的超越。作曲三宝曾经给那英和苏芮等写过歌。这些歌星的声线里都有天生的忧郁。所以三宝写的歌有一种沉淀和灼热的疼痛。在给这部电影的作曲中,他用了风笛。其实我并不能确定这段旋律里起主导作用的乐器,是否也有可能是长笛或中国的笛子。但我隐隐感觉应该是风笛。差不多有一段时期,我每天都在放着风笛的CD。从早上听到晚上。

 从深夜听到凌晨。那种高亢起来明亮尖锐,低沉的时候柔软宛转的旋律。它会像一条丝线,不断地不断地绕你。束缚住心脏的空落。

 所以,我觉得电影的旋律应该用了风笛。它一出现的时候,口就好像被温暖的水扑打了一下,哗地一声,就沉静下来。那是母亲第一次看到父亲。高大英俊的城里来的男人,出现在偏僻的山村。他穿着蓝布中山装,头发理得很短,口袋里着钢笔,笑容干净。这个男人是知识和爱情的象征,一下子就戳入母亲的灵魂。

 在电影里,音乐无处不在。它们是清澈温暖的水滴,渗透在每一个灵魂动和沉静的时候里。

 那是一个贫瘠而淳朴的年代。但是爱情在,对知识的向往在,人的坚韧和温暖在。

 章子怡的美丽让人目眩。因为那是一种真正的因为年轻和纯洁才有的神采和光泽。好像一只苹果,因为甘甜的果和汁,而从嫣红的表皮里发散出甜蜜的气息。18岁的章子怡在宽银幕的近镜头里,无忧无虑地袒出没有任何化妆的脸。透明般的肌肤在阳光下象平滑的丝缎。漆黑的眼睛明亮润。玫瑰般的嘴。甚至包括脸上俏皮的雀斑。想起一些人老心不老,几近中年,却喜欢奋不顾身地在银幕上扮演青春少女的女演员。章子怡是值得自傲的。因为她拥有的是青春。只有青春才能给她的美丽容颜和纯洁眼神。不需要任何脂粉,一张素面就笑对数百万观众。

 在平原的草地上,她撒开双腿,像一只小鹿一样娇憨跳跃地奔跑。这样的姿势应该是经过设计的。但是是这样的让人惊。那是四十年前的女孩,四十年前的在山村的纯净空气和宽阔平原里长大的女孩,才有的奔跑。

 总觉得在张的审美观里,他对女的美有一种固执的标准。不管是巩俐还是章子怡,她们总是有漆黑浓密的长发,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和灿烂的笑容。而电影里的女是野和桀骜的,在沉默寡言中有驴子般的倔强脾气。对人对事,有一种形式莽撞的忠诚,看起来很盲目,却又是目的明确的。因为她们很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许,张表现的其实是他自己。因为每一个艺术家几乎都有自恋的可能。他们会把自己的个性和理想,赋予自己所创造的作品。

 所以,张挑选的每一个女演员,都是他的作品。她们只要在张的电影里,就会失去自己的个性。

 张对她们的塑造,是霸道而不容妥协的。

 他总是把她们放在封闭的环境里,让她们遭遇一些需要极力抗拒或者追寻的事情。在潜意识里,我觉得张是个孤独的人,他希望与世隔绝,只保留自己真正向往的精神和希望。他唯一涉足城市题材的电影并不出色,那仅仅是他想做的一次尝试,不能反映他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所以女主角瞿颖在里面毫无特色,只是一个漂亮花瓶。而在那些他为之而沉溺的影片里,他电影里的女变成了他自己,她们是唯一的主角,男角色可以模糊或者隐去。而女的形象就像火焰一样,明亮丽,烧灼着整部电影的灵魂。

 张挑选到的地点好象一个世外桃源。明亮的阳光照在绿色的山谷和树林上,照在草丛和平原上。一条迂回的泥土路。封闭的农村是张的情结。他赋予它贫穷以外的意义。好像是一个梦想起源的地方。而这次,他给了这片寂静的土地,一个关于爱情的理想。

 我的父亲母亲,反映了一种中国式样的爱情。含蓄到无法言语,坚韧到百折不挠。一眼在人堆里看到的男人,是这样的喜欢他,做最好的食物想给他吃,总是想看到他。在冰天雪地里等待他,在荒山野林里追逐他,在地老天荒中陪伴他。

 这样的爱情,也许曾经在一个湮没的年代里发生过。

 也许还会一直存留在我们的理想里。
上章 安妮宝贝散文、随笔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