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你让朕为难了!
。\\网
杜睿预想当中的任何不愉快,在朝会之时都没有发生,杜睿因为平辽有功,
绝一等受封宋国公,加封邑五千户,这样一来杜睿的采邑已经达到了大唐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两万户,便是皇室中人也无法与之相比,万户侯什么的,一律弱爆了
便是杜睿的老爹莱国公杜如晦也远远不能相比,杜如晦生前的封邑,最多也不过有一千户,杜如晦离世之后,太宗又恩赏了五百户,总共才一千五百户,和杜睿相比较的话,也是天差地别
一夜
宴,等散席之后,杜睿正要回家,却被马宣良给拦下了:“杜大人圣上在承庆殿,召你相见”
杜睿心下一沉,太宗相召,有什么事情,他是心知肚明,道:“好有劳大人带路”
跟着马宣良一直到了承庆殿,马宣良往门口一立,道:“圣上有旨,大人到此,无需通传,让大人自行进去”
杜睿点点头,道:“也好”
走进承庆殿,里面灯火通明,照的恍若白昼一般,太宗正盘膝坐在软榻上,面前的书案之上堆
了奏折,见杜睿进来,摆了摆手阻止了他行礼,伸手一指旁边的锦墩,道:“你且坐”
“谢圣上”杜睿行过礼,便坐在了锦墩上,太宗不说话,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得眼观鼻,鼻观心的等候着
太宗看着杜睿,心下不
一笑,单单是这份定力,就足以让人赞赏的了:“王德将这些奏章
由杜爱卿看看,而后你便和马宣良一起守在殿门前,没有朕的旨意,不许任何人进来”
“老奴遵旨”
王德抱着御岸上的一摞奏章,摆放在了杜睿的面前,便退了出去
太宗伸手一指,道:“看看承明你让朕很难办啊”
杜睿只是简略的翻看了一下,奏折上写得是什么杜睿即使不看,也是一清二楚,无非就是攻讦他对契丹和三韩的屠杀,以及妄自和罗开启战端之事
对于这些,杜睿早有心理准备,朝中那些老夫子,和
天下自诩仁德的儒生自然会借此抨击他,那些政敌自然就不用说了,只是让杜睿没想到的是两个重要的人物却没有在这件事上发难,一个是长孙无忌,还有一个就是岑文本
这些弹劾他的奏折,杜睿无所谓,但是太宗方才那句话却让杜睿的后背直冒冷汗
你让朕很难办啊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又要和上次一样,牺牲掉他,来堵天下悠悠之口
杜睿也是个人,如果太宗再这样用的相召,不用则相弃的对待他,他也不免要心寒了
太宗见杜睿还是不说话,也能猜到杜睿心中所想,此前他不是没想过要再一次放逐杜睿,毕竟功高震主之事,是每个统治者都要忌讳的事情,但是深思
虑之后,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一旦杜睿离朝,李承乾势必势单力孤,如何能应对李恪和李治两人的进攻,储位不稳,对江山社稷可是有大危害的,这是太宗最不想见到的事情
而且,再一再二,岂能再三,太宗也不想当真寒了杜睿的心
可是该如何应对
天下读书人的攻讦,杜睿在契丹,在三韩杀人盈野,何止百万,要是不稍加惩处的话,天下人都要说他是个暴君了
还有就是对罗开战,虽说罗有错在先,但毕竟也遣使请罪了,可最终还是将人家的国给灭了,太宗少不得还要担上一个恃强凌弱的罪名
太宗是当真难办了
“承明你我君臣相视也有十余年了,朕给过你恩赏,也让你蒙受过委屈,你说实话,心中怪不怪朕”
杜睿闻言一愣,听着太宗的话,杜睿惊得连忙拜倒在地:“臣不敢,雷霆雨
,皆是君恩,臣不敢心怀妄念”
太宗笑道:“言不由衷朕知道当年你远征归来,朕却借机将你罢黜出了长安,你的心中不服,对朕也少不了埋怨,这都很正常,朕也不会怪罪你,可是你也要体谅朕的苦衷,朕的心里除了这大唐的江山社稷,再也装不下旁的东西了,没走一步,朕都要想着江山永固,社稷安泰,而你,承明你这个人太聪明了,你的才华旷古绝今,便是朕也远远不如,何况是承乾,而承乾偏偏最信任的又是你你让朕怎么办?”
杜睿听着,不
冷汗淋漓,太宗这些话,句句都是诛心之论,在心惊的同时,却又感到一阵阵的无奈,他原本就只是想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大唐,做一个安安乐乐的太平公子,从来都没想过要身披紫绶,位居朝堂,只是因势利导,再加上他也想为华夏民族做些事情,这才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这个位子上,没想到却招来了君王的连番猜忌
杜睿想着,拜道:“圣上臣原本无意仕途,不想闻达天下,只想在家中躬耕安乐,臣此次辽东之行,战阵之间,身体多有损伤,如今辽东,三韩之事已定,臣启圣上,准臣还乡”
杜睿知道朝中的那些政敌,并非一定要致他于死地,只是想让他离开朝堂,免得碍手碍脚,既然如此,倒不如他自己自退,还能体面一些,同时也不至于让太宗为难,使他留在朝中,也只能如履薄冰,谨小慎微,一身才学不得施展,岂不加委屈
太宗见杜睿居然请辞,知道杜睿是误会了他的意思,他错过一次,也看清了杜睿的心
,自然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但是见杜睿似乎隐退之意甚为坚定,不
道:“你若是去了,承乾处该已谁为肱骨”
杜睿低着头道:“太子殿下宽厚仁德,为大唐储君再合适不过了,臣请圣上明鉴,方今大唐国力正盛,万万不能因为储位动摇,引发内
”
这些话平
里杜睿都是不敢说的,今
既然人都要走了,正所谓“人之将走,其言也善”,杜睿也就自然没那么多估计了,想来太宗也不会为难他
“好胆”太宗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道“妄议一国储君,杜睿你可知道这是大罪”
杜睿忙道:“圣上恕罪臣人都要走了,有些话不得不说,大唐如今发展之势迅猛,若是能保持平稳之势,则极有可能开创一番亘古未有的太平盛世景象,若是一旦有所差池,则前功尽弃,臣实不忍见”
太宗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道:“朕何曾说过要让你走”
杜睿一怔,抬头看着太宗,不解其意,太宗将他叫到这里,又说了那样一番话,不是让他离开,还是什么意思
太宗起身道:“你又想去偷懒,这个朕可不能应允你是朕的女婿,也是皇室中人,大唐的江山社稷,你肩头自然也有一副担子朕确实曾猜疑过你,你才华横溢,古往今来都不曾见过,在先汉可比甘罗,在三国可比周瑜,单单是这份才华,朕不得不疑,不过如今朕看清了,你根本无心于功名利禄,这样的人,对大唐的江山,对李家的社稷非但不会有任何威胁,反而会是一分助力你也不用多想,朕不是个耳聋眼盲之人,自然分辨的清”
杜睿闻言,不
长出了一口气,道:“臣谢圣上不过朝中”
太宗笑骂道:“怎的在你的眼中,朕就是个老糊涂不成,有些人要做什么,朕的心里一清二楚,有时候,朕真的恨不得将他们都赶出长安,但是朕却不能这么做,为君者,讲究的是平衡,讲究的是中庸,朝中需要一些不同的声音,承明啊”
“臣在”
太宗上前一把将杜睿拉了起来,道:“有的时候朕也很为难,你是朕的臣子,也是朕的女婿,受些委屈,就受些委屈”
太宗都这般说了,杜睿还能说什么,古往今来,能最终得到一位帝王完全信任的,杜睿不说绝后,也绝对是空前了
身为一个帝王,注定是不可能又有亲情,爱情和友情的,不要说将绝对的信任赋予一个臣子,那是完全不能想象的事情
但是太宗同样作为一个帝王,他将爱情给了长孙皇后,将亲情给了自己的子女,友情,或许曾经有过,但是现在
如今太宗皇帝居然和杜睿说出了这样的话,毫无疑问他对杜睿是完全信任了,这不得不让杜睿这个有着现代人灵魂的穿越者感激涕零
“圣上臣敢不效之以死”
太宗伸手把住了杜睿的肩膀,阻止了他下拜,道:“朕不要你死,朕要你好好的活着,帮着朕,帮着承乾,打造一个亘古绝今的强盛王朝”
杜睿面色郑重,躬身一礼,道:“臣遵旨”
太宗笑着点了点头,看着杜睿,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子侄辈一样,有的时候他真的很羡慕杜如晦,居然能生出这么一个多智近妖的儿子,若是他也能有这样一个儿子,不管怎样,他都要将其扶上储位,但是很可惜,杜睿姓杜,不姓李
“好了莫要在朕的面前唱戏文你在辽东,在三韩做下的事,朕能帮着你顶住,但是为了堵那些人的嘴,朕却不能不对你施以惩戒,这样你卸了军职,朕委任你做个总参谋部的差事,再兼着太子东宫少傅”
进总参
这要是放在前世,能进总参的一个个可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虽说大唐这个总参的构成与后世的总参不同,但是职能确实一样的,只是这样以来,杜睿想要率领大军,踏平倭岛的愿望,恐怕就实现不了了
至于那个太子少傅的职位,象征
的意义大,太宗这是打算向所有人宣告,杜睿已经和李承乾绑在一起了
不过虽然是如此,可是杜睿还想在争取一下,他并不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可是踏平倭岛,可是他最大的心愿,前世没有机会,今生要是还不能如愿的话,那可是会遗恨终生的
“圣上进总参谋部之事,是否可以暂缓,等臣平定了倭岛之后,再”
太宗闻言不
一笑,道:“你不要和朕讨价还价,东征扶桑之事,朕已然决定委任给那个刘仁轨了,他是个帅才,也真亏的你慧眼识珠,不然的话朕还当真要埋没了他不过朕答应你,东征之事,没有一年的准备是不行的,到时候,朕会给你随军的机会”
其实太宗也不知道杜睿怎的就对这个倭国如此仇视,当年倭国派遣唐使来,杜睿就接着李承乾的嘴,左右为难倭人,如今是心念念的要踏平倭岛
杜睿却不管太宗在想些什么,只要能让他得偿所愿,莫说不是作为主帅前往,就算是让他做一名小卒,他也无所谓
从三韩撤军之时,杜睿便
代给了刘仁轨,让他一边镇守三韩,一边打造战船,随时做好东征倭国的准备
如今大唐的水军虽然天下无敌,但是想要踏平倭岛,还是需要陆军来做,没有足够的战船,兵士,给养都没办法送过去,还说什么踏平,太宗说要准备一年的时间,其实还短了,按杜睿的计划,能在大唐贞观十七年底出兵,就算不错了,如今大唐的疆域越来越大,各个地方都需要兵丁镇守,轻启战端,需要各个方面一同配合
“臣谢圣上隆恩”
太宗笑道:“朕提升了你的爵位,你都不曾这般大礼谢恩,怎的要用你征伐倭国,你反倒是这般兴奋好了旁的话,朕也就不问了,既然话都说开了,朕就再问你一句”
“圣上请讲”
太宗看着杜睿,道:“诛灭契丹一族,是有朕的圣旨在身,你可以说是不得不为,但是你连屠高句丽数城,究竟是为何?承明你是个冷静的人,从来都不会意气用事,朕知道你绝不是因为一时义愤,要为前隋之时,战死高句丽的汉家儿郎报仇,你来说说,究竟意
何为?”
杜睿抬头看着太宗,踌躇半晌才道:“圣上有话问臣,臣也有话想请教圣上”
太宗闻言,顿时来了兴趣,道:“哦直管问来”
“敢问圣上,我大唐人口几何?”
太宗没想到杜睿居然问起了这个,不假思索便道:“朕记得去年年终大朝之时,房玄龄曾有过奏本,大唐天下总计有人口五千余万你问这个做什么?难道和你在高句丽屠城有关,总不会你杀了高句丽人,我大唐的人口就能增加?”
杜睿道:“这倒是不会,但是圣上,圣上
开创亘古未有的一代盛世王朝,首先有两个要解决的,一个就是人口,还有一个就是土地土地可以去掠去,但是人口却只能靠百姓生养,如今我大唐虽然人口五千万,然而在臣看来,还是太少了,那些刚刚开辟的土地,若是没有我唐人占领的话,毫无异义,方尽天下除了两河
域之外,余下的地方,人口并不密集,还远远到不了移民实边的时候,所以臣”
太宗顿时明白了,接口道:“所以你就只能杀,减少那些异族的口众,将那些土地都空下来,不至于再被异族占据,以便将来移民实边?”
杜睿躬身道:“圣上明见”
太宗没想到杜睿的心中居然还有这这样的一层考虑,这下他总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一心为公
最开始听说杜睿在高句丽连屠数城,大开杀戒的时候,太宗的心中还有些埋怨,以为杜睿是年少气盛,骤然身居高位,独领一军,难免会志得意
之下,做些张狂之事,还准备等杜睿回来之后敲打一番的,没想到居然是这样杜睿从始至终,心心念念的都是大唐的天下
想到此处,太宗的心中也是一阵感动,原来从始至终,为难的哪里是他自己,分明就是杜睿,太宗也可以想象,若是攻灭三韩之后,任由那么多人口居住在原来的地方,只要中原王朝稍稍势弱,那些土地立刻就会不为华夏所有
杜睿心中正是有着这样的顾虑,才冒天下之大不韪,连屠高句丽百姓数十万,还将三韩百姓,尽皆迁往了中原
“承明难为你了你一心为国,却要背着屠夫的罪名朕”太宗说不下去了,身为一个皇者,他不可能向自己的臣子认错,就算是作为一个长辈也不行
杜睿确实一脸的无所谓,道:“臣实国家俸禄,深受圣上恩宠,自当为国尽忠”
太宗点点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摆了摆手道:“好了回府去莫要让安康,汝南等急了”
杜睿再施一礼,告退出了承庆殿,急急忙忙的出了皇宫,杜平生还在外面等候,见杜睿来了,忙牵马上前
“少爷公主殿下都派人来催了几次,全家人都等着您回去呢”
杜睿翻身上马,道:“好这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