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后的三国 下章
第680章 鸡肋
 ps:一点左右更正,请正版读者稍后再看,带来的不便,还请包涵一下…………………………………………………………军住,另外两路军队随时都有可能赶来增援,一旦陷入到三路大军的包围之中,绝对难逃一败。△↗,

 陆抗实施的策略就是速战速决,每次的战斗都不超过一两个时辰,对晋军也只是重重地一击,对溃逃之敌丝毫不予理会,不给晋军三路围攻的任何机会。

 陈骞也非庸才,看到陆抗在战场上连施妙手,他也立刻予以反击,率军强渡淮河,直

 负责守卫淮河防线的是吴将左奕,陆抗带主力离开,淮河防线上的吴兵自然人数不多,晋军渡河之时,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淮水上搭建了数座的浮桥,浩杀来。而对晋军的全力强攻,左奕战多时,最终由于寡不敌众,抵敌不住,于是只能是引军后退。

 陈骞正准备全部渡河,对弋发起全面攻击之时,行动神速的陆抗居然在这个时候又杀了回来,半渡而击,于是陈骞大败,许多已登陆南岸未曾及时返回的晋军尽遭屠戮,淮水之中,浮尸河,几近淤

 陈骞引军退往北岸,整点兵马,损失至少超过三成的人马,他只得一面固守新息,一面飞报于洛

 弋兵败的消息传到洛皇宫,司马炎脸色发白,惊呼道:“陆抗神勇,何人可以挡之?”

 与弋战败消息传来的同时,晋军进攻关中的三路人马都遭遇到了挫败,连番四个败仗,让晋国朝野都为之震动,哀鸿遍野,新朝初立,就遭遇到这样的闷头痛击,让许多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现在羊祜败了,杜预败了,胡奋败了,就连老将陈骞也败了,真要算起来,晋国朝中,几位赫赫有名的大将都吃了败仗,接下来派谁去对付际陆抗,还真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就在诸臣都沉默不言之时,尚书杨济出班奏道:“陛下,臣保举一人,或可敌陆抗。”

 第680章

 司马炎精神大为一震,道:“爱卿保举何人?”

 杨济道:“镇西大将军钟会。”

 “钟会?”司马炎显然没有想到杨济所保举的人居然是钟会,不微微地一怔。

 杨济道:“陛下,钟镇西曾在蜀地与陆抗锋三年,对陆抗知之颇深,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臣以为破陆抗,非得钟镇西不可。”

 司马炎点点头,这个他倒是认同,毕竟钟会和陆抗打了几年的交道,对陆抗有很深的了解,更主要的是,钟会与陆抗战,并没有处于下风,这一点很重用,最起码认为钟会的能力,只在陆抗之上,不在陆抗之下,不过钟会此刻还在益州,远水难解近渴。

 “嗯,杨爱卿言之有理,当朝之将,恐怕也只有钟会能抵得过陆抗了,只不过钟会此刻尚在益州,如何能救急?”

 杨济道:“陛下,如今战局变幻,已非是三四年前可比,现在我军南北两线同时吃紧,此时再抱着益州的一郡已没有太大的意义,不如将钟会所率的十万兵调出蜀地,来可以解决南线的陆抗,二来亦可威胁北线的刘胤,可谓是一举双得,望陛下明察。”

 司马炎也陷入了沉思,的确,现在天下形势变幻莫测,和三四年前初度伐蜀之时,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更何况,钟会在蜀地所得也限,到目前为止,也只抢到了涪水以东的益州领土,大约占到了益州领土的三分之一左右。

 曾经被司马昭寄以厚望的钟会最终也没有能够灭掉蜀国,在和蜀军吴军的锋之中,也没取得上风,到目前为止,也只抢到了益州涪水以东的领土。

 不过如果放弃益州的话,却是司马炎心理上无法承受的,这几年来,为了抢夺益州,灭掉蜀国,魏晋投入不少了力量,光是军队就损失了六七万,所耗费的钱粮物资,更是多得难以计数,一想想这些投入最终打了水漂,司马炎就是一阵痛。

 但形势的变幻,益州已非急所,此刻如果让钟会的大军依然驻扎着川中,确实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想要解决掉南线的陆抗,西线的刘胤,撤益州之兵回中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司马炎沉默片刻,道:“诸位爱卿,你们如何看?”

 诸臣也都在沉默之中,由于不知道司马炎的想法如何,所以一时之间无人开口,倒是贾充说道:“臣也认为益州此时乃是肋,若能及早回兵,可定中原大局。”

 “肋?”司马炎初时一怔,而后嘴角也泛起一丝的苦笑,低声喃喃自语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想不到父王生前苦心经营之伐蜀大计,到头来却是如肋般存在,哎——”

 嗟叹了一阵,司马炎最终还是令人草拟了诏书,用六百里加急的快马送往阆中。

 ┄┄┄┄┄┄┄┄┄┄┄┄┄┄┄┄┄┄┄┄┄┄┄┄┄┄┄┄┄┄┄┄┄┄┄┄

 相比于中原的战火绵延,经过几年鏖战的蜀中大地却出现了难得的平静状态,三国在蜀军地域分割明确,各自以守为主,近几个月来,除了零星的小规模的冲突之外,很难再看到大规模兵戎相见的场景了。

 钟会会对这种状况满意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自伐蜀以来,钟会所率的军队一路是高奏凯歌,打下了不少的蜀中城池,但让钟会郁闷的是,由于关中后方的不给力,让刘胤千里偷袭得手,战据了雍凉,也切断了钟会的归途。

 就在所有的人都认为(未完待续。)
上章 最后的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