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品茗 茶道
看到唐太白喝茶的样子,苏锦代似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由地嘴角
出一个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但仔细看了也不定能看出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容,笑里藏刀绵里藏针?或者是玩味欣赏?恐怕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了!
不过,等到唐太白闻了那杯龙井的茶香,脸上
出一丝遗憾或者是惋惜的表情时,饶是跟茶打了数十年交道的苏锦代也不由地大为吃惊,难得现在还有年轻人能够只用鼻子闻,就能区分出不同泡制方法所沏出来的这种极品狮峰的香味!
“是不是觉得和上次喝的味道不一样?”苏锦代并没有直奔话题,只是挑了一个他觉得唐太白会感兴趣的话题。能品出来各种茶的区别的人,必定懂茶!
“嗯!少了几分清馥,香气也没上次的浓郁!”唐太白点了点头,略有所思地说道。
苏锦代微笑不语,看了眼旁边的两个和他年纪不相上下的老人,透着几分让人琢磨不透的意味!
这时,坐在苏锦代旁边的老人却开口说道:“苏老的两个外孙女还真是让人眼红啊,我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能每天喝到两种不同味道却各有千秋的极品狮峰龙井茶了,可惜啊可惜!”
唐太白微微皱了皱眉,听了那个身穿西装精神
朗的花白头发老人的话,不
将目光投向旁边仍然微笑不语的苏锦代,却不知这两个老头子在打什么混儿混儿!
看到唐太白一脸不解的神情,苏锦代
出一个和善笑脸,也端起身边案几上的茶杯,嗅了嗅那股略微清淡却不失真的茶香,一脸陶醉的样子,说道:“你试一口!”
唐太白狐疑地望着老人,脸上却没有半点内心情绪的
。虽然像他这样在这三个老头子面前看起来只是一个
头小子或者干脆就是个愣头青一样的人物,但跟他接触久了就会察觉出他的城府甚至不比任何一个在官场上混迹了数十载而且还混的很风生水起的大佬们逊
多少!
那是一种内敛到骨子里的深沉,和那些老头子一样,有时候也能做到大智若妖!
又深深地嗅了一口茶香,让那股余韵在鼻腔里肆意
漾开来,然后将茶杯递到嘴边,轻呷了一小口,让茶水从齿
中渗进去,然后划过舌尖,蔓延到整个口腔,直到将舌
味蕾都包裹进那股清
茶水中!
“果然与众不同,比一般的龙井要清淡的多,但这种清淡却恰恰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舒畅s花ngh,入口香而不腻,清淡芬芳,像是一杯二月清晨采自晨
下的琼
,醉人心脾!”唐太白刚品了地一口,便情不自
地说出这一番话,完全是有感而发!
“再品一口!”苏锦代又一次说道,嘴角yingman笑意。
唐太白这次丝毫没有犹豫,又喝了一口,含在嘴里细细品味,然后徐徐咽下少许,巴砸了下嘴,任那种越来越浓郁的茶香在口中弥漫,完全没有在老人家面前感觉失态的觉悟,到最后什么也没评价,只说了一句刚开始闻茶香时的那种感受,
口而出道:“好茶!”
三个老人不约而同地
出一脸毫不掩饰的笑容,在他们看来能够品出这种独到的茶香的人,应该算得上是同道中人了,即便只是在茶这个很陶冶人内涵底蕴的领域内!
这三个老人,除了经常品尝两个外孙女泡的茶的苏锦代,就算是jinyin茶道多年在这方面可以说也差不多算的上高手的两个老人,第一次品尝这茶的时候都没感觉到有什么太让人值得回味的地方,要不是被苏锦代当场骂了句不识货,两人当时还真就不打算喝第二口。
可是喝了以后就后悔了,先前喝戴锦蓉泡的茶之后两人就一直怨念着啥时候也能让自己家里有个人学会这手艺,结果等他们喝了第二口后,就更加痛恨苏家老头子了,凭什么他就可以有两个能把茶泡到这种境界的外孙女,而自己就只有整天来噌茶的份儿!
不过,看到唐太白第一次就能品出这茶的独到之处的两个老人,还是不由地
出一份赞赏,这个年轻人在茶道方面的造诣恐怕不比他们这几个喝了几十年茶的老人逊
多少!
“看来不止是我们这些老头子们懂茶,年轻人也很不错嘛!”那个始终专注喝茶的休闲装老人却不像寻常人那样细细品味,将杯中茶一饮而尽,然后让那茶水在口中肆意蔓延,脸上
出一丝惬意神情,慢
地说道。
另一个老人略略品味,笑着说道:“巴蜀乃中华国茶业的摇篮,蜀川之地茶业之繁盛自然不是其他地方可以相提并论!不过年轻人懂茶的确实不多!”
老人这样说倒是没错,秦汉以前,饮茶之事才传播开来。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
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
买茶”两句。
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
”一类的茶叶市场。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中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所以这样看来,唐太白懂茶,甚至比他们似乎也毫不逊
也不是没有道理可言。
苏锦代当然知道唐太白这饮茶上的功夫是跟谁学来的,当年他曾与唐太白的爷爷一起品茗,共论时事,自然知道他在茗饮之道上的造诣,当时跟着那个年仅而立却已经在中华国商界甚至黑暗势力方面都能只手遮天的人物看透了人之半生,要不也不会有今天的这般成就,可以说那个男人也算是他这一生中的贵人了。
将身边两个老人的茶续
,又给唐太白续茶的时候,却被他婉言拒绝,道:“一杯茶足矣!人生百味,半世蹉跎都在这一杯茶中,虽然小辈还不曾体会的出这茶中的大道理,不过一些世俗百态还是能感悟的出来的!”
三个老人面面相觑,看了一眼唐太白,似乎有些诧异,只喝一杯茶的年轻人,倒是
有意思。苏锦代嘴角含笑,似有深意地说道:“如果锦蓉那丫头也在的话,也许你会喝第二杯,她泡茶的手艺要比佩妮好上许多!”
旁边那两个老人赞同的点了点头,他们当然知道苏老的两个外孙女泡茶的手艺,戴佩妮不拘一格,泡茶完全是靠自己领悟,心无旁骛,泡出来的茶略显清淡但味道很纯正,没有多余的杂质。
而戴锦蓉从小jinyin茶道,曾在
国留学钻研茶道,觉得
国茶道远不如中华国茶禅博大
深,毅然放弃年薪百万的茶馆薪金,独自跑去陆羽出生地竟陵龙盖寺钻研禅宗茶道,后来辗转各省市产茶地以及各个禅寺,在陆羽《茶经》中所述的杭州钱塘天竺花chun灵隐二寺跟两个在茶道上造诣几乎很难有人企及的老和尚参悟茶道,可以说她的茶艺已经登堂入室,谓之大师亦无不妥!
唐太白点了点头,如果让他说实话,的确是戴锦蓉上次所泡制的极品龙井要比戴佩妮的手艺高上一筹,不过他觉得茶这种东西跟有灵
一样,一天能喝上一杯便能让人醒目提神,喝多了反倒味杂繁陈,品不出茗之一道的真谛,所以他向来每天只品一茗,即便有更好的茶,他也只能喃喃有词“可遇而不可求”!
“有时候太深入一件事之后或许能看到更本质的东西,不过时而点到即止也未尝不是大智之举,茶之一道有大俗亦有大雅。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中华国之世俗茶道,讲理入木三分!可谓
辟之极!”唐太白侃侃而谈,似乎没有喧宾夺主的自觉,完全沉醉其中似的。
三个老人相识苦笑,这小子还真是狡诈的紧,明明找他来是要谈正事,可惜被苏老爷子开了个品茗的头儿,他便放肆开了,无非是不想自己提起那事,然后
得让这些老头子们先对他开口,这样一来,便是三个老家伙来求一个后辈做事,而不是一个后辈来主动请缨,本质上就有了区别!
不过,苏锦代却完全没有生气的意思,神情虽然有些错愕,不过还是对这个被他相中的年轻人抱有很大希望,意味深长地笑了一声,看着唐太白说道:“你小子还真是跟你爷爷一样,总是让别人欠着你们,却从来不欠别人一星半点儿,这心机还真够让我们这把老骨头们大开眼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