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教太平洋 下章
五零一 德国和石油
 

 五零一 德国和石油

 aaaaaaaaa

 美丽的宁波港内,五艘驱逐舰缓缓靠上了码头,残损的外表和污迹斑斑的舰壳,并没有让人觉得有多么狼狈,反而让那些入港换上了新军装,依然笔的站在甲板上的年轻水兵们多了种让人钦佩和羡慕的彪悍。

 当卫青号率先靠上码头,早已等待多时的皇长子李振立刻走上前去,最后还帮着船工们固定缆绳。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做作,但看在那些军方雇佣的船工和海军将士眼中,这代表了皇帝陛下对自己这些征战将士的最高荣誉,就像古时将军出征得胜归来,皇子亲自牵马以示荣耀。

 这是个海军的时代,谁也无法否认这点,不是说6军和空军不行,而是海军天生的平台优势,昭示主权,巡视海疆,还可以跟随军舰前往世界任何一个沿海国家。

 在李默几年前率先提出境外决战,将危机和战争化解于国门之外的新军事理念后,海军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这个新军事作战理念,使得海军在设计每一种军舰,哪怕是为皇家国民海岸警卫队建造护卫舰时,也追求长续航,以及全海域存在和到达这个宗旨。

 不过空军和6军也没有闲着,在决战国门外的战略思想下,空军已经在开始研制两种大型双和四的飞机。

 6军先天具有劣势,但不代表没有优势,其完全按照李默后世知道的标准组建的四个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除了火力和机动力上不能和后世相比外,但从组建开始就提出了要体现快化作战理念。

 除了这八个核心师外,6军部还次组建了山地师,快步兵师等特殊作战部队,大量的卡车和吉普车开始6陆续续装备部队,使得快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毫无疑问,正在走下甲板的这五位年轻舰长就是批快时代的产物,他们把快和境外决战的理念结合了起来,利用了装备优势,以弱势兵力狂奔三千海里,展开了一场短促却堪称经典的海峡突击战。

 这场小战役的带来的影响却是无比深刻的,新华在舰船动力方面的独特造诣已经大白天下,各国除了加大情报刺探外,也在纷纷研制新式舰船动力。

 德国把主攻方向放在了柴油机上,而作为英国海军斗士的费舍尔,在得到新华五艘小军舰度不低于33节的情报后,在两国谈判的短短一个月内,就拿出了15oo吨驱逐舰的方案。

 为了提高度,他在蒸汽轮机设计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强行上马,并在窄小的舰体内安装了六台,终于拿出了3o节高级驱逐舰的方案,并一口气向各大船厂下了五十艘的订单。

 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让李默感到太担忧,和卫青级已经达到单台33ooo马力相比,英国只有43oo马力,而且过多的锅炉和蒸汽轮机,使得级续航力只有12节15oo海里,平均无故障间隔更是以17o比15小时遥遥领先。

 而且蒸汽轮机只是动力组的一部分,动力最主要的还是锅炉,目前新华第五代李默盗版于后世带过热器的增加锅炉,无论是热效率,功率输出和反应度,都是远过这个时代小水管锅炉的,随着技术不断改进,新华甚至已经无限接近变态的临界锅炉这项技术。

 后世的共和国吃够了引擎的苦,所以李默回到这个时代后,就着重解决核心动力技术和研究,如今新华科技部动力试验室内,已经云集了不少于五千各类专家,有锅炉,蒸汽轮机,内燃机,航空动机甚至是火箭动机等专家,而让他高兴的是,这其中过七成都是自己这些年培养出来的。

 相比于国外,这些人在开放思维和技术上还不算很强,但他们的高,平时耳闻目染的都是最核心的高端技术,所以进步还是很大的。

 从1893年上马舰船动力,李默也花了近二十年,还带了金手指才走到了今天,其中十年耗费在了打磨技术工人上,现在终于是享受成果的季节了。

 随着舷梯放下,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只铺着红底金龙国旗,扛在将士们肩膀上的冰冷棺仪,码头上肃穆而立的士兵们全部敬礼致敬,就连那些船工都行注目礼。

 李默是格外注意这个细节的,和后世缺乏管理,屡次被各地政府强行拆迁的军人公墓,甚至那些还在为侵略敌人树碑立传,拿历史开玩笑的人相比,他不仅规划了专门的墓区,还完全以规格对待,哪怕是个小兵牺牲后也有权安葬在里面。

 同时他还强行规定除非不得已海6空三军决不允许丢下战友的遗体,而且军规里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军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国家的脊梁,无论牺牲或者生存到最后一刻,他们都是再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

 这样的人,无论什么年代都必须获得尊重,都值得让人们仰望。

 砰砰的仪仗声,是在为这些年轻水兵们送行,同时长鸣的汽笛,是在为他们祝福,死者已去能够给他们的,除了优厚的抚恤金外,也必须告诉一代代人,他们今天的一切,都是这些年轻的脸庞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庄重的送别战友,看着他们被安葬在了宁波港一处专门辟出的山坡草坪上,优美的环境让前来为他们送别的战友和亲属都放下了心。

 舰队司令和大皇子的亲自接,高规格安葬仪式,让被戏称为近卫军的年轻海军将士们接受了心理上的一次洗礼,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等到有功战士坐着专列抵达北京后,皇帝陛下还在百忙中亲自接见了他们,并在他们口挂上了代表荣誉的军功章。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些年轻人还需要锻炼,李默甚至拿不出匹配的奖励,因为他们不仅给这个国家打开了波斯的大门,让新华一举控制了世界百分之十三(前一章打错了,少了个十)的石油储量

 包括李秀岩在内的五位舰长,都破格授予了上校军衔,根据新华军队条例,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可以带领战列舰。

 不过虽然他们这仗打得很精彩,但主要原因还是英国人准备不足,而且装备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最主要的是他们和海军中老资格的舰长们相比,多了漏点却少了稳重,所以海军部经过考虑,先将他们送回大连海军军校,借军舰需要维修的机会继续深造半年,然后在派到各艘主力舰上实习一段时间。

 解决完这件大事后,李默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观看欧洲已经堪称火爆的军备竞赛了。

 巴尔干的闹剧如历史般愈演愈烈,伦敦和会还未达成协议,奥斯曼青年就在德国的怂恿下起政变,在北非和新华军有过合作的恩维尔带领四十人左右的进成员,持冲进了议政厅,当场打的了奥斯曼军事大臣纳齐姆帕夏,迫使卡米勒帕夏政府辞职,恢复了青年人的政权。

 李默不喜欢这个进的派,当处于国家利益和波斯湾将来的实力分配,他还是推动了三亿蓝币的军事援助。

 为了解决运输问题,李默曾想过向科威特提供一万辆卡车,不过那样总兵力人数就会标,必然又会导致和英国的冲突,最后还是陈平想到了办法,从国内私营船运商手里,一次购买了五十艘专门用于内河浅水区使用的快小船,然后又用潜艇支援舰和可以登陆艇的大型登陆舰伪装成货轮将这批小船送了过去。

 随着一艘艘远洋货轮抵达科威特后,这批小船的作用开始挥出来,由于雇佣的全都是当地人,所以英国也没有办法,只得看着大量的军事物资源源不断沿着幼拉底河向奥斯曼内6进。

 对德国来说,英国出于意料的向新华贷款是没有想到的,而且巴格达铁路再次失望的无功而返,让他们已经从焦躁彻底的冷静下来。

 冷静的德国是极为可怕的,这个目前世界综合技术能力最强大,同时还拥有世界第二大装备制造能力的国家,已经从不断叫嚣变为了全力准备。

 巴伐利亚级后四艘被立刻搬上了船台的同时,德国也清晰的意识到,一旦开战他将得不到任何外部的援助,所以趁这个机会开始全力以赴的进行战略储备。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石油和粮食

 在《海湾协议》刚刚签署的当天,德国特使居然悄悄乘坐上了驶往乌拉尔的列车,沿着西伯利亚铁路抵达了北京,在到达的当天就和唐绍仪、陈平以及皇室特别顾问李恩富进行了闭门商讨。

 这个极为大胆的举动,让三人都意识到德国已经无法再等待了,所以即便是穿越敌区也要以最快的度抵达北京。

 德国带来的消息很明确,购买至少一千万吨粮食和五百万桶原油

 粮食不是大问题,虽然新华的统计办法和国外不同,把番薯青稞等杂粮也算进了粮食产量中,可随着南洋和北方大量土地开垦出来,人口稀释后又减轻了中原产量地的压力,最后加上拖拉机和各类农用工具成规模使用,化肥开始普及,在足国内的粮食需求和国家储备后,一千万吨粮食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原油倒是个麻烦。

 目前新华和皇上手里控股和直接拥有的共有四家石油公司,托马斯的德克萨斯石油公司已经成为了欧洲和美国最主要的原油供应商,寰亚石油公司主要业务在澳大利亚和南洋,但它因为沙特和波斯其它地方的资源购买策略,储备则是最丰富的,占到了世界储量的三成,只是没有开采罢了。

 波斯湾皇家石油公司借这次机会,不仅占据了世界百分之十三的储量,还是目前最大的开采商,规模已经过了巴库,产原油高达一万吨,约合7万桶。(七桶约等于一吨)

 最小则是刚成立的国内北方石油公司,它主要是依托西北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不过因为李默格外重视保护国内战略资源,所以它的规模并不大,成立主要是为了缓解北方运输困难的麻烦。

 新华不缺石油,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石油资源出口国,但问题是国内目前已经成为了和美国并驾齐驱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全国共拥有各类汽车,拖拉机过3oo万辆,再加上军队这个大油耗子,年石油消费已经高达1ooo万桶。

 这还不算战争时期,要知道一战后期美国参战后,英、法、美在西线进攻中每天消耗的石油达到了出乎人们想像的12ooo桶。

 这仅仅是6军和空军

 以一艘北京级战列舰为例,一次喝就需要近28ooo桶,海军目前和在建的军舰全部加起来,一次就需要3oo万桶

 总参部曾经做过一份推演数据,由于新华军中的油耗子越来越多,即便是根据战时经济计算,新华每需要最低限度为1o万桶原油,如果战争持续四到五年,那就是近2亿桶的消耗

 撇除托马斯,新华目前自己年产石油过35oo万桶,其中3ooo万桶需要靠海外运输,考虑到战时海上运输的风险,皇上不久前还要求他们从此刻起减少石油消耗,加大战略储备力度。

 根据规划,截止1916年,新华必须拥有至少3亿桶原油储备,虽然从入住檀香山时就开始储备,但那时世界原油产量不高,截至目前也不过一亿五千万桶,这就需要从此刻起每年再增加至少3ooo万。

 为此,皇上已经开始通过托马斯从墨西哥湾向国内输送石油。

 从经济角度看,这是笔大生意,目前新华四大石油公司除了北方石油公司因为地理价格稍微贵外,其余连运输成本在内每桶是三元,对外出售则是六元。

 但现在协约和同盟都开始储备石油,尤其是英国在采用了燃油锅炉后,石油消耗大增,所以他们刚得到贷款就购买了1ooo万桶,现在又要从本已紧张的储备计划中再次调5oo万桶给德国,这将是个重大的决策,所以三人谁都不敢拿主意,只得求助李默。

 1913年2月3,正值新华小年夜时,李默作出向德国出售一千万吨粮食和五百万桶石油的决定,并为了加快付度,还次动用了储备。

 与此同时,张作霖也已经带着第三份,和大科威特地区当地酋长们签订的保护协议一路风尘仆仆的回到北京。

 当爆竹声从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上响起,当巴尔干半岛和谈破裂烽烟再起时,李默才意识到,倒计时要开始了

 。。

 。。

 。。 “美女” ,照!
上章 调教太平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