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淬中华 下章
第四章 密林遭遇战
 长白山脉横卧吉林省东南,绵延千里,是松花江的正源和中朝界河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简称白山,俗称老白山。火山口沿的环状山脊多为白浮岩所覆盖,由于气候高寒,积雪期较长,山顶常一片皆白,因而得名。其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峰。

 长白山拔地凌空,雄伟绮丽,为我国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曾建庙宇,定封册,遣使致祭。清王朝更是视长白山为族的发祥之地,将其予以长期封,并在康熙年间封长白山为神山,岁时享祀,犹如五岳。所有这一切都让长白山在神奇之中又增添了许多的神秘色彩…

 晨曦降临,在松涛滚滚、莽莽苍苍的长白林海之中出现了一支三人组成的小队伍。他们一边不停的用罗盘测定方位,一边不断地在沿途留下识别的标记。

 成功险虽然让冯华他们兴奋不已,可是眼前的一切却又让三个年轻人感到非常的不对头,总觉得好像出了什么问题。最让他们费解的是气温明显偏低,尤其是夜间那人的寒气,完全不像盛暑季节,到像是残雪消融的初,以至于没有篝火,他们都无法度过那漫漫长夜;漫山遍野的山花野草刚刚钻出绿的新芽,遥望成片的阔叶林木只能看出一片淡淡的绿意,山林谷底也完全没有夏季大森林的那种生机;那无边无际的、足有几百年树龄的原始古树,还有那突然多起来的野兽鸟禽…

 作为林区人,邢亮对这些异常感受得最为感。他终年出没在大森林中,对长白山的地理、植被和气候等都很熟悉,但眼前的一切,却让他感到有些陌生。遮天蔽的原始森林幽暗森、无边无际,千年老树盘错节,遍地都是几尺厚的枯枝败叶和松针朽木,大的树干上、枝桠上布了缕缕飞挂的地衣和足有手指长的藓苔;那崇峻的山岭,那莽莽的林海,还有那些不时窜出的獐、貂、兔、鹿,以及恍惚听到的虎啸,像谜似梦,使他茫然不知所措。他不时地沉思着:是什么原因使这片林海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肯定不是海拔太高的缘故!因为从林带及植被的分布来看,这里的海拔并不是很高,或者这是石磨沟内另一种不被人知晓的特殊环境?一时之间他也无法找到可以解释的答案。

 看来从进入无名开始,冯华他们就已经被一种不可思议的、解释不清的事物和现象所包容、所困惑…

 走出之后,冯华、邢亮和周天宇在大森林里已经转悠了好几天,却始终难觅出山之路。偶尔发现一些践踏出的小路,也是马鹿、狍子、黑熊踩出的兽道,难见人的踪迹。随身携带的食物已经基本吃光了,虽说在山林里到处都有松子、榛、松蘑、木耳和野芹菜等食物,不虞饿肚皮,可是大家心里还是揣测不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指北针和手表都恢复了正常功能,可是三个人的手机却仍然一点儿信号也没有。重新用罗盘测定了一下方位,他们又对前进的方向再次进行了修正。中午时分,冯华他们发现了一条山溪,湍急的水,潺潺有声。溪水晶莹清澈,凛冽寒凉,水底那一颗颗鹅卵石,清晰可数。沿溪畔顺而下,进入了一片狭长的谷地,两侧崖壁高耸陡峭,阳光照不到谷底,谷中森幽暗寂静。高大的树木下,到处都是四季常青的牛皮杜鹃(一种小灌木)。如果是在盛夏季节,那一簇簇黄的、白色的牛皮杜鹃花,千枝万朵,争奇斗,美不胜收。而此刻,枝桠上不但没有花朵,连蓓蕾都寻找不到。在小溪的拐弯处,几只体形庞大的鹿正在安详悠然的饮水,见了人既不惊慌,也不奔逃,令他们惊讶不止。虽然他们极想美餐一顿烧烤,可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还是战胜了肚子里那些张大嘴巴的馋虫子。

 邢亮一边走一边嘀咕着:“奇怪!奇怪!”

 “奇怪什么呀?”冯华和周天宇异口同声地问道。

 “你们见过体型那么大的鹿吗?”邢亮反问。

 想想那些足有两米长的大鹿,俩人都摇了摇头,然后一齐看着邢亮。不待俩人发问,邢亮继续说道:“这东西好像是老辈人说的犴达罕(学名驼鹿)。早年间,在深山密林中经常可以看到,可是这种动物在长白山区好像已经绝迹半个多世纪了呀!”

 稍微顿了一下,邢亮终于忍不住了,太多的不合理已经困扰了他好几天:“华哥,我怎么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对劲儿呀!这进前和出后的反差是不是太大了?”

 沉了一下,冯华答道:“我也是早就觉得有些奇怪,此时的长白山虽然还是那样的巍峨壮丽、险峻雄奇,但是不知怎么的却总给我一种怪异的感觉。如果说我们还处在石磨沟那种特殊地形里,可是植被和地貌并不一样啊!而且指北针和手表也都已经恢复了正常功能,我们…”

 刚说到这里,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忽然从寂静的山林深处传来,好像是树枝折断,又像是什么东西在树丛中移动。是人还是什么大型野兽?三个人的神色立刻凝重起来。

 很快的,在树林的间隙中,一行人影映入了三个人的眼帘。刚才还疑虑重重的他们,此刻早已把那些疑问抛到了脑后,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瞬间涌上三个人的心头。虽然双方的距离还很远,但是他们已然兴奋之极,大声的喊叫着,开怀的笑着,忘情地挥舞着手臂向对方跑去,好像对面来的就是久别的亲人。

 显然,对方也发现了他们,可是却立刻迅速地隐藏到了树木后面。这种充警惕的举动令他们异常惊异,不自觉地放缓了脚步。

 “蘑菇,溜哪路?什么价?”惊愕之间,对方向他们喊起了话。

 一句话把他们问愣了,对方到底是什么人?怎么还玩起《林海雪原》的土匪啦!

 因为兴趣的关系,冯华读书也是五花八门,他曾经看过一本专门论述黑话的著作,其中土匪的经常用语,他现在还依稀记得一些。虽然还搞不清对方的来路,但冯华却被他们的发问引起了兴趣,他戏谑的回答:“想啥来啥,想吃就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就来了小孩他舅舅。”

 不知道是看清楚他们只有三个人,还是因为冯华的回答让人放下心,那些人纷纷从隐蔽处现身。

 “你是谁?”冯华的一句很平常的问话,又引来一串戏剧的对话。

 “我是我。”对方回答。

 连续的黑话问答,让冯华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不过此时他也顾不上多想,仍然开玩笑似的接过了对方的话头:“着腕。”

 对方回答:“闭着火。”

 这些没头没脑的问答,听得旁边的邢亮和周天宇一头雾水,不由得同时问道:“华哥,你这说的这都是什么意思呀?”

 “前些日子没有看新拍摄的《林海雪原》啊?他开始是问咱们‘什么人?哪里去?’我回答‘我来找同行来了!’后来,我本是想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可这句恰巧也是一句黑话。他们回答,‘我是咱一伙’,我又跟他们开玩笑说,‘搂住你的’,他们却说,‘放心,走不了火’。”冯华小声地解释着。

 也别说,04年春天京津地区热播的新编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邢亮和天宇还真没看过。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后,周天宇嘻嘻哈哈地说道:“那个导演太没有眼光了,应该聘请华哥当特约演员!”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已经能把对方看得很清楚了,双方的服饰打扮都立刻引起了对方的注意和警觉。对方有十几个人,衣衫褴褛,除了两三个人拿着火外,其余的手中都是大刀长矛,最让冯华他们感到惊异的是对方每个人头上竟然还盘着一束发辫。这些人中有几个显然还带着伤,一个伤势较重者,被两个人用简易的担架抬着;而冯华他们三人的运动服、球帽和彩服等“奇装异服”也同样让对方惊疑不已,尤其是发现三人脑后边没有拖着那长长的发辫,心中不由疑惑他们是东洋人,气氛一下子又骤然紧张起来。

 虽然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头,却也来不及多想。为了示好,冯华他们把支挎在肩上。果然,对方戒心大减,神态也重新温和下来。

 对方为首的一个大个子,首先上前一步发话道:“老大,报报蔓(请报姓名)。”

 对方的穿着打扮以及从头到尾的土匪黑话让冯华感到十分惊疑:真是越来越离谱了!难道他们还真的是土匪?可他们头上的辫子又是怎么一回事?不管怎样先把戏演下去,当下他毫不的回答:“兄弟补丁蔓。”

 “原来是冯大哥,幸会!幸会!”大个子一抱拳:“兄弟一脚门蔓。”

 “哦,失敬!失敬!”这时的冯华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一脚门蔓’是什么姓,只好敷衍着,不过这种回答倒也没有什么破绽。

 邢亮和周天宇虽然对这些对话似懂非懂,但对方的奇怪打扮也让他们知道事情确实有些不对头,好在华哥看起来还有成竹。于是,他们一边冷静地看着冯华与对方交谈,一边站在旁边暗自戒备。

 大个子足有一米八几高的身躯,肩膀宽阔,肤黝黑,一看就知道是过惯风餐宿生活的人。语音深沉而又豪壮,国字形的脸庞,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浓眉大眼,神态沉稳,显得坚毅刚强,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交谈中,冯华听明白这伙报号“铲不平”的土匪,是因为失风(战失败)于另一伙土匪,一路败退下来的。还没来得及仔细询问,在这伙人来的那个方向又隐约响起了几声稀稀拉拉的响。

 看这伙人的神情打扮就知道是一群残兵败将,听到声好几个人都出了惊慌的神色。那个大个子虽然焦急,但是神情仍然非常镇定,他果断地对着一个头上挂彩、但眼神里却透漏着精明强悍的年轻人说:“山子,你带着人赶紧撤,我和大喜、三林在这里挡住他们。”

 “当家的,那怎么行?他们人多呀!还是让我来殿后吧!”山子涨红了脸争辩着。

 “别罗嗦,赶快抬着二当家走!”因为有些急,大个子的嗓门也提高了不少。

 这伙人疲惫之极,而且多数人已经带伤,以寡敌众,以弱击强,显然是凶多吉少。可是,眼下自己兄弟三人不但‘人生地不’,而且既然已经和这伙人混在一起,必然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看来只有同舟共济了。

 冯华迅速在脑子里分析了一下形势,又和邢亮、周天宇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很快作出了决定:“当家的,咱们一起打退他们。”

 听了冯华的话,大个子很是感动,但他显然也是情中人:“不行!冯大哥,我不能让你们淌这个浑水。”

 追兵越来越近,已经能隐约听到追兵的呐喊声。时间紧迫的已经让人来不及多想了,冯华对那个叫山子的说:“这位兄弟,情况紧迫,听当家的吩咐赶快走,这里有我们对付。”

 听冯华这么说,大个子待要出言婉拒,但看了一眼躺在担架上尤自昏不醒的二弟,他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对头连续几天的追击,已经让自己和弟兄们筋疲力尽、力不能支了。如果不是对附近的地形相当熟悉,又数度将追兵引到岔路上去,他们早就身处绝境之中了。现在,刚刚摆追兵才一个时辰,没想到这帮兔崽子又追了上来,看来姚老六这次是铁了心要把自己给收拾了。这三个萍水相逢的异乡人虽然来路不明,可是却难得的仗义,况且他们还带着三把洋,如果有他们的帮助应该可以多抵挡一阵子。

 没有多说什么,山子只是感激地看了一眼冯华,然后瞧了瞧大个子焦急的脸色,一跺脚带着几个人抬着伤员走了。

 看着逐渐走远的弟兄,大个子的脸色一松,然后转过身来向三人一抱双拳道:“大恩不言谢,就有劳三位大哥了!”

 看得出大个子对这一带的山林相当熟悉,很快他们就在附近寻找到了一处极佳的战斗地形。趁着追兵尚未到达的这片刻闲暇,冯华和邢亮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的情况,他们所处的位置还真是一个阻击敌人的好地方。正前方是一块地势比较开阔的谷地,大约有三、四百米宽;左侧是高不可攀的悬崖峭壁,右侧的山崖虽不是很陡,但那条顺谷而下,水势湍急的小溪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天然屏障,这样的地形使他们免除了被包抄的后顾之忧。另外,前方的树木也比较稀疏,视野还算可以;逐渐倾斜向下的坡地,俯视着土匪来的方向,使得整个正前方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这种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让本有些紧张的冯华三人不由得信心大增。

 “好地方,易守难攻!”邢亮不住夸赞起来。

 冯华点点头:“地形确实不错,真是应了‘天时不如地利’那句话。”

 说到这儿,他又低声音道:“老亮、小宇,情况不太对劲儿,虽然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可是这帮人确实是土匪。眼下,不管是出于自保还是立威,咱们都要尽力帮他们渡过这个难关,待会你们要多加小心!”

 靠在一棵大树后面,冯华不停的用望远镜观察着。追上来的土匪大约有百十号子人,队形杂乱无章十分的散。手中的武器同样不怎么好,绝大多数都是大刀长矛,只有为数不多的十来支鸟铳之类的武器。

 看到这些情况,冯华紧张的心情不为之一松:看来,情况和自己判断的一样,他们应该有能力打退这股土匪。

 刚才作出帮助大个子的决定后,冯华也是极为紧张,不但心儿在噗噗急跳,手心也攥出了汗水。一来这可是真实战,不好自己兄弟三人的性命就可能待在这里;二来他生怕自己对追来土匪的实力判断有误。

 原来,促使冯华作出这种冒险的决定,除了那个“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理由之外,在他们交谈之际,冯华注意到这伙人手中的武器,尽是些大刀片、红缨,那仅有的几支土不溜湫的支,也好像是历史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虽然他们没有见过,但估计是一种前装滑膛火绳,与他们手中的56式半自动步和56式冲锋相比,绝对是天壤之别。这些仿苏AK—47型轻武器虽然在21世纪算不上先进,但比起这些土匪手中的冷兵器和烧火子来,还是厉害多了。另外,他们三个人虽然没有打过仗,可也有自身的优势:在部队中摸爬滚打好几年的邢亮,军事素质十分过硬,曾在军事比武中获得过“神手”的称号;参加过城市运动会击比赛的冯华,是国家一级运动员;天宇这方面虽然并不出色,但在学校中受过军训,况且有着冯华这样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个击运动爱好者。
上章 血淬中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