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48) 龙华东路
秋老虎袭来,夜晚闷热,穿着汗衫的青年辗转反侧,对身边人说道“听说三厂要分房了?”
“分就分呗,有啥大惊小怪的。”女青年嗓门
大,声音
犷,一点没有小家碧玉,婉约之美的感觉。
她
了一下头发,转过身脸对脸说道“我问三叔了,他说别看三厂要分什么房,他们现在可是私企了。你知道什么是私企么?私企就是个人老板的产业,可是会破产的。别看他们现在搞得风风火火,那是为了收买人心。我看呐,不出三年,他们这个华夏厂就要完。”
“嗯,你说得对,我看的太近了,被假象唬住了,长远看还是国企好,铁饭碗。那帮留三厂的真是蠢,被那个余铁成忽悠瘸了。”男青年说道。
“奋青,你这么想就对了。”朱浩华对着丈夫说道。
再无言语,小小房间沉默无声。
突然的,毫无来由的,伍奋青的舌头刺入了朱浩华的口内,狠狠地
打起朱浩华的舌头。
朱浩华不甘示弱,舌头仿若游蛇般灵活,近身
住入侵者,一挑一推,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呜呜…”
舌剑,神龙摆尾。
两人比试武艺,没过一会,就全是“嗯嗯啊啊”的声音了。
虽说这个年代有电视了,但是小两口日子过得紧巴巴还买不起。
夜间甚是无聊,造人算是最实惠,最朴素的娱乐活动了。
“等等…这…这个…”
朱浩华大汗淋漓,伸出胳膊,从
头拿了一个小袋子,
出里头的橡胶制品。
“对…对!”伍奋青气
吁吁,手忙脚
套上道“只…只生一个好。”
…
几公里之外的筒子楼,余生从蚊帐中探出头问道“爸,问你个事问题行不?”
“问吧。”余铁成说道。
自从余生发明出水力游戏机后,爷俩的话比之前十年加起来说的都多。
“我听人说是老爸对孙红旗父子动的手?”余生奓着胆子问道。
余生一直生活在和平中,没见过鲜血,没见过死人。
两个前段时间见到还活生生的人,突然吃
子,变成两滩死
,他有点接受不了。
余铁成没有想到余生问的是这个问题,他沉
了一会说道“他们如果没干坏事,我也没办法。但既然他们做坏事了,那就顺水推舟,借力打力,趁着严-打,将他们除掉。
生生,你没打过仗,不明白战场的残酷。
而这商场也和战场一样,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一个是暴力行动,另一个是‘文明’的暴力暴力行动。
懂了么?”
余生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没全懂。”
“对待敌人要像寒冬一样残酷无情。老余你别说的那么复杂,大宝儿该糊涂了。”李子珍从外头回来,打了一盆水,趁着余铁成洗脸的时候又说道。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一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是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生生你要记住,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敌人,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
“大概明白了,可是做生意的时候,有的人前一天还很好,过一天就翻脸不认人。面对这样的人该怎么办啊?他们是朋友还是敌人?尼克说过,商人的朋友是钱,是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真正的敌人。”
余生一直都觉得老妈说话很有道理,不过却有些刻板,像是在背语录一样。
不管怎么说,妈妈办事一直都特别靠谱,余生还是很信赖自己母亲的。
“想不明白慢慢想,时间这么晚,该睡觉了。”洗完脸的余铁成说道。
…
第二天,余生带着疑问,来到了尼克的身旁。
作为唯一一个见证青台机械三厂,向山齐省华夏有限责任公司转型的外国友人,他可是相当的兴奋。
商学院的毕业生,除去一部分创业,进入自家企业外,大部分还是沿着职业经理人的道路走。
尼克不算优等生,但能够顺利的从大学毕业,也说明他不算是差生。
尼可一直想要大展拳脚,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指导一家企业的运营。可是,毕业的时间太短,在美国他还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
而现在在中国,三厂改制了,尼克在余生身上,看到了曲线实现梦想的可能。
余生是厂长余铁成的公子,余生说话余铁成又肯听。
那自己说服了余生,岂不是就等于间接说服了厂长余铁成,等于间接的指挥着这间五百人工厂的运营。
“余生。”尼克叫道。
“嗯?”正在玩《太空侵略者》的余生回过头道“怎么了?”
“你学过企业管理么?”尼克神秘兮兮地说道。
好在余生没有看过武侠小说,不然,他一定会觉得,此时此刻神秘兮兮的尼克,像极了武侠小说里,衣衫褴褛,拿着几本秘籍,
惑小主角的老乞丐了。
“没有,我学那个干啥,和我有啥关系,我想要的是制作电子游戏。”余生利落的干掉了屏幕里最后一只外星怪物说道。
“呃…”尼克被余生的回话噎住了,再好的老师,也怕学生没兴趣。
他转动脑筋想啊想,突然冒出一个说法,整理清晰之后他说道“企业管理当然和制作电子游戏有关系了,企业管理管理的是什么,是人啊。电子游戏是谁制作的,是人啊。你再厉害不可能永远自己做游戏吧。”
“是这个道理…”余生放下正方形手柄,看着尼克的脸认真道。
“传统的管理方式在企业规模扩大时,解决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扁平化管理,不增加管理层次,而是增加管理幅度。”
尼克说着的同时,手也在纸上画着,左边是一个金字塔,上面写着许多单词,右边是一个只有两层,
扁了金字塔。
“我明白了,你喜欢这个扁平化管理是吧,你说说它又啥好处。”余生认识尼克后,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如今一个句子,哪怕里头有一两个单词他不懂,不用查字典,光联系上下文,也能明白尼克说的大概意思是啥。
“我举个例子。”尼克在纸上画出几个小人说道“比如我有一个文件,要交给上级审核。在传统的金字塔结构中,需要经过这些个领导。”
尼克把他笔下的小人,一个一个连起来,一共连了七个小人。
“按照每一名领导,审核文件的时间,在两天左右,七名领导审核完,一共需要十四天。而这面…”
尼克的手,那个摊大饼一般的图案上,他画了两个小人说道“在扁平化模式下,审核只需要一个人。也按照一个人审核一天算,一共才耗费两天。
我的朋友,时间就是金钱,你是不是觉得扁平化管理很
呢。这可是硅谷最先进最流行的管理方案。”
尼克长篇大论完,看着余生,等待他消化这些信息。
“是不错。”余生点了点头。
尼克附和的点了点头。
“你说这是最先进,最流行的?”
“嗯嗯。”尼克又点了点头。
“先进…也就是说你还没有用过呗?”余生问道。
“确实没用过,不过我相信它很有用。”尼克头上冒出了几滴汗珠。
“尼克,你不地道啊,你没用过就让我用,这不是忽悠我,拿我当小白鼠么?不用!”余生说完,转头继续研究游戏机去了。
尼克懊恼的低下头,想该如何继续说服余生。
余生明白一个很简单、很朴素的道理,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制度,肯定有它本身的问题。如果这个什么扁平化制度真的有尼可说的那么好。
中国不就不必有什么省市县镇,光有乡村不就行了。
美国也不用这个州那个州,直接国家管理到每个公民,这样多扁平,效率多高?
余生虽说有点不信这个什么扁平化,但觉得它还是有点道理,有空的时候和老爸说说,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
正在绞尽脑汁,想要说服余生的尼克,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已经达成了。
龙华东路七五九号,上-海无线电十四厂。
九月中旬,气温将近三十摄氏度。
许银东穿着纯棉汗衫,坐在收发室屋檐的阴影下。
门卫老刘扇着蒲扇,喝了一口茶水说道“老许你还等着呢,那么着急干什么,那么远来的消息可说不准。”
“准不准再说,反正我这不也退休了,没啥子事儿,在这等等也没啥。”许银东说道。
许银东看模样不过四十来岁,不到五十岁,按理说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该掌握的知识,都已经掌握了,手脚还灵光,脑子还清楚,正是应当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时候。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许银东自己下岗了,让孩子顶替他的位置。
儿子分了一套二十平米的小房,搬了出去,结了婚,算是成家立业,了却了许银东的一块心病。
退休了,按理说清闲下来,没事打打太极,玩玩麻将,享福就好了。
可是,许银东心里却很不得劲。国家培育了自己那么多年,就是为了自己退休下棋遛鸟?
六零年十四厂建厂那年,许银东就在了。
十四厂的使命是研发晶体管,电子电路,打破西方对于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封锁。
自从一九五六年中科院计算机所,学习苏联技术,用了四年时间,在一九五八年,制造出一零三号电子管计算机。
中国电子产业就开始奋起直追美国电子产业。
一九六八年,上-海无线电十四厂,首家制成pmos,即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七十年代初,四川电子工业一四二四厂所,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北-京八零八厂相继研制成功nmos,即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之后,结合pmos与nmos,又成功研制出了cmos,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一九七三年一月,四机部召开了电子计算机首次专业会议——七三零一会议,总结了六十年代中国在计算机研制中的经验和教训,决定放弃单纯追求提高运算速度的技术政策。
确定了发展系列机的方针,提出联合研制小、中、大三个系列计算机的任务,以中小型机为主,着力普及和运用。
重点研究开发国际先进机型的兼容机、研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和发展微机。
中国计算及事业起步比美国晚了十二年,经过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从十二年缩小到了十年,再缩小到六年。
一九七五年,上-海无线电十四厂成功开发出,当时属于国内最高水平的一零二四位移位存储器,集成度达到八千八百二十个元器件,达到了国外同期水平。
这是中国电子事业、计算机事业奔跑的时代。
在这样波澜壮阔的时代中退却,真的不是自己的心愿。什么急
勇退,那都是放
。
只要给我个工作的地方,哪怕没有什么钱,没有什么待遇,让我继续研究,让我有一天看到国内的电子产业,超越美国就行了。
许银东摸着
股下的木质长凳,心情激动。
这也是他为什么听说,山齐省有个什么华夏厂,需求电子人员的时候,他那么激动的原因。
按理说,退休了,安度余生就好了。
可是他不甘心啊,看着厂子里像自己一样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一个个退休,退居二线。看着上山下乡回来,什么都不懂的小辈,在工厂里摸索工作,他心焦啊。
老一辈从无到有,建立起的半导体工业。
掌握了拉单晶、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半导体工业,不能这样懈怠啊。
不进则退,不能让好不容易追赶回来,距离这颗星球上最先进的美国,只差四年的半导体工业,再落后回去啊。
骑着深绿色涂装自行车的邮差由远及近,车后座两侧各搭着一个绿色的帆布口袋,一左一右
登登。
“有我的信么?”许银东蹭的一下从长椅上窜了起来,把还没有站稳的邮差吓了一跳。
“你叫什么?”邮递员问道。
“许银东。”许银东回答道。
“有,等一下。”业务熟练的快递员,把手探入帆布口袋中,从众多信件中,
出了一张,递给许银东。
像是许银东这样着急的人,他看过不知道多少,见怪不怪了。
虽说现在真有十万火急的事儿,一般都拍电报,打电话了,但是不太急的事情,还是走信件。
信件邮递速度慢,牵肠挂肚,
到最后好像比拍电报还急人。
许银东打开信封,里头有两张纸,一张是山齐省华夏有限责任公司给他的信,另一张则是长途火车票。
信里说,食宿路费华夏厂全包,请许银东过去看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