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蒙上的《面纱》
总听闻《面纱》是小资的电影,与《花样年华》一样。我不太信,只因未曾将
姆的小说当成是小资
能够解味的,
姆是冷静孤独的,他丝毫不承担诌媚大众的责任,哪怕是《华丽面纱》亦不讨好爱情,吉蒂由生到死均没有爱上过丈夫费恩。相对来讲,电影还是比较宽容的,尽管故事依旧源于有心无力的包办婚姻,到后来成了刻毒的报复,末尾却算得上是生离死别的美好爱情。
爱德华·诺顿扮起英国绅士来还是非常细腻可靠的,他减了肥,让自己看上去修长严谨,婚前追求纳奥米"沃茨所饰的吉蒂时羞涩保守,陪着她立在花店门囗亦得问一声:“我们要进去吗?”这么一丝不苟的男
往往仇恨起来更凶猛些。纳奥米真地只适合演娇俏的古典美人,娇纵的英国淑女形象仿佛是为她量体裁衣般精确,她寂寞又天真,任
又倔强,外表骄傲内心实则还很脆弱,未经历过磨难的千金总是优雅动人的,会让人先爱上再厌烦的。这就是为什么吉蒂会被费恩好友所引
的
源,总觉得唐森在戏院里给吉蒂解释《苏三起解》那一段有些啼笑皆非,拙劣浪漫的谎话就轻易地把她骗上了
。吉蒂与唐森偷情的时候有人影从她睡房的窗前一闪而过,随之门把旋转起来又回到原位,并未将吉蒂纵
的尴尬大白天下。这真正是费恩的作风,压抑太久之后的反击令人恐惧,他要求吉蒂与他一同奔赴霍
四
的梅潭,去那里控制瘟疫蔓延。
其实一直到这里电影都不是太温暖,倒像是将爱与恨作了极度不让人信服的讲述,毫无疑问的,费恩是乏味的男人,不会哄女人开心,也不懂如何将费解的京戏描绘成一首动人的诗篇,那实在是吸引淑女垂青的大忌。可是费恩后来的举动倒也颇为男人,他变相地强迫吉蒂接受他的工作方式,也几乎是下了决心要和
子在这个荒凉之地同归于尽。类似自杀的行径显然是吉蒂那样头脑简单的小女人无法容忍的,但是这种培养爱情的方式却极新鲜,在生死由天的环境里,纵使风光如画,亦是处处透着绝望,居然
出了这伟大的爱情来。我们总囗囗声声讲男人要坏女人才爱,实则这个“坏”里头是非得包裹“真善美”的,就如吉蒂在极不甘心的情况下体会了人间疾苦,在那里费恩看上去就像个偏执的“救世主”,这一点相当吸引女人,她们总是会被认真的男人感动,最后才发现生命的意义倒底在哪里。尽管电影里随时会出现死亡,人们愤怒又无助,你可以从梅潭的生活中感受到费恩的歇斯底里,虽然他表面还是冷漠安静的。所幸总是时不时的,镜头里会出现青山碧水的怡人景象,它多多少少冲淡了观众的危机意识,亦无端地美化这种类似荒蛮的恋爱。
我喜欢诺顿极收敛的表演方式,他哪怕面上纹丝不动,亦能教人品尝到费恩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以及对吉蒂爱恨
加的矛盾。纳奥米要比在《金刚》里精致得多,她从庸碌转变为坚强的过程充
怨气,却也极度合理,我喜欢她那头稀薄的黑发,直至后来连
膏都没有搽,那会削减美貌程度,亦能体现某种反璞归真的自然。孰料最惊
的却是吕燕,怪道西方人称她是绝世美女,与高鼻深目的演员放在一起,便能称托出吕燕细眼宽额的
感姿
来,虽说没什么表演难度,倒也是极标致的一道景。黑亮浓发配上棕色皮肤,东方人的古韵与西式野
风情巧妙融合,木雕廊沿搭上细长美腿,真是
人。
《面纱》较之《廊桥遗梦》要让我喜爱,起码它的感悟不像后者那么肤浅,我反感众人对婚外恋的美化,实则那只是维护爱情能力弱的表现。《面纱》虽然也缘于背叛,却走到了相爱并升华的阶段,这种升华教人百感
集,微妙的情感被层层递进,犹如面纱笼罩,模糊又清晰,华丽的形式之下布
了互相伤害与理解后遗落的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