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在明朝 下章
244章 嫁妆
  244章 嫁妆

 却说朱老太爷自得了陆仲晗带回来的信儿,知道陆老太太应下补聘之事,心头这才算真正松快起来。即是唯一的外孙女“出嫁”,他自然十分重视,又心疼她母亡父远游,苏家虽有些银钱,到底与陆家还有些门户之差,有心借此机会替她办得隆重些,也叫徽州陆家人瞧瞧,朱家的外孙女也非无依无靠,后不可任他们欺负。

 因而聘仪之事他格外重视。叫朱大夫人郭氏与王氏将嫁妆单子列了后,由秦氏陪着他,带着礼单到了陆府。

 苏瑾正和常氏商议着趁这两有工夫,请丁氏过府来一叙,正说到兴起处,突听他来了,连忙自塌上起身,到正房门外,笑意盈盈地道“外祖父您怎么了?”

 虽这外孙女一直不说委屈,但他心底猜测着,婚姻大事,陆府那般作态,让她身怀六甲,至今名不正言不顺,她心底终还是有忧虑地吧?

 现今事情得以解决,她必是放下一桩心事,心头当是好受些。因而看到她双颊丰腴红润,笑意堆,他心头就愈发安宁,背着双手,淡淡地“嗯”了一声当作回答,缓缓踱过来,慢条斯理地问道“无事来转转。你在家里做什么?近身子可好?”

 这时,秦氏则在一旁悄悄地向苏瑾扬扬了那厚厚的大红礼单封,苏瑾向她了然一笑,伸手扶着朱老太爷的胳膊“相公把生意接了去,我在家里还能做什么?不过是做做针纸弹弹琴罢了。外祖父不必担心,我身子极好呢…”说着轻拍了下肚子笑道“…只是这些日子他愈发不安生,一天到晚在肚子里拳打脚踢,大闹天宫似的,好似他又学会了翻跟头,天天在肚子里练倒立拿大顶呢”

 秦氏听了这话,抬眸悄悄看了苏瑾一眼,捂嘴无声笑起来。因她的话形象生动,也因她的话不避讳,虽说朱老太爷是长辈,到底是男子…

 朱老太爷一怔,往她高的肚子上瞄了一眼,身子微微一侧,挣开她的手,指着叶妈妈和常氏道“你们快扶了她坐下。”

 苏瑾先是一怔,随即嘿嘿地笑起来,手又扶住朱老太爷的胳膊“外祖父放心罢,太医都说无碍地,还说让我不要时时坐着,多活动活动才好。”

 秦氏想帮腔,又不好开口。倒是叶妈妈和常氏二人见天在跟前儿听苏瑾说,自已也经验,一人笑着去扶苏瑾,另一人垂手回老太爷的话“表小姐说的对,老太爷请放心,太医说这是因表小姐腹中必个小小少爷的缘故,因而活泼些。”

 说话间儿,几人进了正房,苏瑾将朱老太爷扶到上座,又给秦氏让了座,这才在老太爷身边坐了下来。朱老太爷偏头看了她一会儿,半晌,微微颔道,轻叹一声“要是个男丁才好,你将来也能少些责难”

 他当不是擅长说此类话的,因而语调有些别扭,却让苏瑾心头一热,看着这个面冷心热的老人,心中感慨万千。她虽从不祈求旁人一定要对她好,也不认为,别人对她的好是应当应分的,可,一旦有旁人对她一分好,她便会格外感激。

 登时如有什么东西哽在喉头,一时不能接言。

 秦氏赶在气氛沉默的当口,赶忙起身,将手中礼单递给苏瑾“这是祖父叫人备的聘礼单子,瑾儿你也瞧瞧,缺什么,少什么,只管言说。”

 苏瑾向她感激一笑,伸手接过。早先几人来说嫁妆聘仪时,郭氏和王氏虽说不让她心,但她也表了态,只须她们拟了单子即可,现今除了运往忻州的银钱和用去买茶山的银子,可动用的还有三四千两之多,置办嫁妆的银子皆从这里面出。

 一边低头看手中的单子,一面心中盘算价钱。看着看着她的眉头便紧紧皱起,指着单上列的《墨花墨妙八家》《山水雨雪》《虞山桧并题》《文征明祓禊画》等十来幅书画名称,诧异转向朱老太爷道“外祖父,这些可是名人字画?”

 朱老太爷虽知她读过女学,但心底对那等简陋女学瞧不上眼儿,又加她只喜经商,虽识得些字儿,却不见她读些文雅修身之物,倒是传记之类的闲书看得多些…朱家子孙岂能只与那些银钱庸俗之物为伍?再者陆家也是书香门第,相之家也多是官宦世家,嫁妆之中宁可金银少些,此类文人雅物却不可缺。

 便哼了一声,道“这些皆是你二位舅父的所藏之物,虽比不得唐宋古物,也是本朝文人墨客之中的上乘之作,便是陆家也说不得什么”

 说着又斜了她一眼,哼道“我听陆小子说,他在徽州找了两个大掌柜,即如此,便把生意叫人帮你管着,再叫你爹爹早早回来,你后也要多习女红琴艺,安心相夫教子,做些****该做的事儿,莫叫陆家人拿这些说你的嘴…”

 苏瑾本是正想着他话中的“二位舅父的所藏之物”是何意,听他又老调重弹,忙抬头,笑嘻嘻地应道“外祖的教诲,我记下了”

 朱老太爷看她面色无半诚意,气哼了一声,便住了嘴。伸手端起杯子吃茶。

 苏瑾悄悄看向秦氏,与她相视一笑。

 朱老太爷吃了半杯茶又道“你父亲那里可去了信?叫他及早回来补聘之事,必要他在才行”

 苏瑾忙点头应下“这个我已与相公商议好了。待与徽州来的大掌柜见过面儿,定下人选,便叫他带信去忻州,一是接管生意,二来是给爹爹带信儿让他回来。”

 朱老太爷就哼一声,吹起胡子,表达对苏士贞的不

 苏瑾知他对苏士贞的气儿还不消,只好赔着笑,拉老太爷说些闲话儿。朱老太爷听闻她正在的收拾主院儿给陆三夫人住,便赞许地点了点头。

 实则经过这么些事儿,他也知道这个外孙女虽然不服管教,但通事达理,人情世故也不算糊涂…只是,想起女儿早先在朱府百般娇养,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女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也都是略通的…那才是大家闺秀该有的气度,这外孙女虽有本事,在他看来,仍旧有些不足,若能将其母的才艺都学了来,这才合他的心意。

 因而总想说教她——虽然明知说她不动,她亦不会听。依旧想说一说

 想到逝去的朱素馨,朱老太爷的面色就微暗了下来。

 本来好好的气氛,突然就压抑起来。苏瑾有些莫不着头脑,小心觑眼儿瞧了瞧朱老太爷,正想说些什么活跃下气氛,却见他站起身子,背着双手往外走去“我累了,礼单你与你大表嫂详细议一议。若有需要添加之处,只管与你大表嫂说。”

 苏瑾忙站起身子,应了一声,看看秦氏,秦氏也微微摇头,表示不知内情。

 转眼朱老太爷已走到门口,苏瑾忙叫叶妈妈“你快跟了去。老太爷院中的被褥之类可是新换上的?”

 “是呢。昨儿天气好,皆是刚拿到太阳底下晒过地。”叶妈妈应了一声,便匆匆跟着朱老太去了。

 “外祖父这是怎么了?”苏瑾缓缓回座到椅子上,叫小秀给秦氏添茶,苦笑着道“莫不是因我不听话的缘故?”

 秦氏此时倒有些回过味儿来了。每回跟着朱老太爷来陆府,回去的时候,他总会沉默一会子,面容肃穆,目光盯着幽幽不知名处,情绪莫名低沉。若说他是不高兴,倒也不尽然,后来郭氏与王氏皆说,许是又想起了朱氏的缘故。也是,秦氏虽没见过朱素馨,但府中的老人,人人都说瑾儿与她面目有八分肖似,老太爷十几年不见女儿面,再得消息时,已做了他乡魂,怎能不让人心里难受。

 但这话她也不能说,只是轻笑了一下,安抚她道“没事,许是累了的缘故。歇一歇便好了。”

 苏瑾心知他不是累了,但她有话要与秦氏说,便按下这话头,遣常氏和几个丫头到门外候着,这才悄悄地问“大表嫂,外祖父单上所列的十几件本朝名人字画,每卷价值几何?可是外祖父自大舅母和二舅母那里硬要了来地?”

 秦氏自打决定在松江府开铺子,二人因有了一致的利益,关系便近了不少,因而苏瑾便也不怎么避讳。

 秦氏先是一怔,随即明了,暗赞她心思灵敏,又知她一向不肯白白沾了旁人地光,便是在朱府住的那些日子,还硬叫叶妈妈取了二百两银了送到郭氏处,便猜到她的想法,摆手笑道“这些字画都是父亲和二叔父搜罗来孝敬祖父的。再者,咱们家中并未分家,府中所有物件皆是公中地。即是祖父给你,你便接着就是了。”

 “我是个不懂雅为何物地,白白要这些做什么?”证实了猜测,苏瑾抿嘴一笑,端想杯子吃了口茶,笑看向秦氏“这些字画虽表嫂不说,我也知其价大约是不菲地。府中现尚有梅儿未出阁,一位表弟尚未娶,这两宗事儿不久便要办,两位舅母与二位表嫂已为**心不少,早先的银两我也已收到,没有再要二回的道理。”

 况且,朱家二位老爷早先官位并不高,府中一直靠着祖上留下的产业过活,现今虽然已到四品,能划捞些银子。府中日子好过些,但他们官路尚长,难保不遇上什么事儿。到时仍需上下打点。

 最重要的一点是,苏瑾一向秉承“亲兄弟明算帐”的处事哲学,她不想白白占人家的便宜。一则是她的子所不允许,二来,多年的经验也告诉她,但凡喜欢占小便宜地人,虽当时能得些利头,却会叫人因此而怕了你,从此避着你,他再有紧急地事,再去求人帮衬,那被求之人心中还能不犯嘀咕?能帮十分的,说不得碍于情面只帮一分或者避而不见的也大有人在

 而又有多少亲戚也因银钱之事,徒生间隙?

 莫说她现今有些银钱,便是没有银钱,也断不能因想叫自己的嫁妆体面些而去沾朱府的光。

 秦氏却不理会她,只是摆手笑“这话你可莫与我说,我也做不得主。你呀,还是自去与祖父说去罢”说着转身端了杯子吃茶。

 苏瑾笑了笑,也端了杯子,慢慢吃着,好一会儿才抬头,嗔道“枉我那么帮着大表嫂,你这会儿倒推得干净这字画我不要还有,我看那单中还有一块田产,那个我也不要”

 秦氏只是推说不肯帮她。但苏瑾心中明白,说白了,这是朱府的东西,白白给了外人,但凡是人,心中都会有不愿的想法,秦氏心中若没半点不愿,倒让她好奇了

 若易位而处,她自家的祖父母拿着本该留给自己的好东西送人,她定然也不是愿意地。

 但也不说破,只与秦氏磨耍赖,得秦氏最直直着额头,苦笑“好好好,你即十分不愿,我便与祖父说说,至于能不能说得通,我可不敢打保票”

 苏瑾呵呵一笑“我也会与外祖父好生说说,若外祖父训斥,大表嫂只管往我身上推便是。若老太爷执意不许,大表嫂便替我打听打听那些字画值多少银子便可。”

 秦氏无奈一笑,点头应下。接着又道“祖父的意思是你的补聘之事,叫父亲和你大表哥皆回杭州,与你撑撑场面。因而,我今儿来,还有一事:陆家送聘的日子可有消息了?父亲在任上繁忙,告假也不过三五,得先打探好日子才好给松江府那边儿送信儿。”

 苏瑾倒是听陆仲晗说过陆家应当很快就派了中间地人来与朱府商议此事,但具体日子却不知,想了想便道“那我等相公回来再详细问一问,若得了准日子即时叫人给那府上送信儿。”

 秦氏眼睛在她身上转了几转,笑叹一声“好。”

 …………………
上章 生活在明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