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靖难天下 下章
第七章 北风乍起(2)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初十,大将军蓝玉奏报,蔓延一年的会建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叛已被平定,至此为止,大明帝国境内再无兵事。帝大喜。

 “皇上下旨十二月初八,亲自主持征虏大将军凉国公蓝玉凯旋而归的献俘大典,在京文武百官皇公贵胄勿使有缺。”朱植把礼部送过来的通报扔在桌子上。

 杨荣道:“皇上对凉国公真是礼厚有加啊。”

 朱植道:“真搞不明白,只是平了几个土藩酋长,父皇犯得着用如此大的排场接他吗?”

 杨荣道:“殿下有所不知,中山、开平既没,蓝玉数总大军,多立功。皇上遇之甚厚。二十一年,蓝大将军北征漠北,皇上送军出征时曾说,待大军凯旋,则在午门外亲。然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以入夜不能开门,蓝玉纵兵毁关而入。皇上知道了非常不高兴,因而没有为他亲办献俘大典。这次想必是皇上想还功臣当许下的诺言吧。”

 朱植道:“若是如此,倒也能说得过去。”两人正说着话,外面有门子通报,有一便衣文士在门口求见,说是叫什么“铁铉。”

 朱植一听,腾地从椅子上跳起来,道:“快,快请进来。勉仁,跟我去接。”哈哈,来啦,来啦,我的铁铉总算来啦。朱植不及更衣,甩门而出,大步流星走去接。

 走到前进时,门子已经把铁铉领了进来。朱植远远望去,只见来人二十七八,中等个头,面色黝黑,相貌颇是平凡,只是两只大眼炯炯有神。铁铉穿着一袭蓝布长衫,背上还背着个包袱。从上到下,朴素中渗透着正气,正是人如其名,铁铉,铁鼎石。

 朱植大步朝他走去,边走边笑道:“来人可是铁鼎石,本王可把你盼来啦。”

 铁铉知道来人就是自己的上司辽王朱植,连忙在大厅中行了大礼:“臣铁铉叩见辽王千岁。”

 朱植一把把他扶了起来道:“圣旨下了这许久,鼎石如何今才来。”

 铁铉道:“家父丁忧,前才期,接到吏部调令才知道成了王府长史。铉不敢懈怠,连夜赶回京城,因此到此时才来王府报到。请殿下恕罪。”

 朱植哪里会怪罪,一边让他坐下说话,一边让下人奉上茶水,一问之下,原来铁铉刚从邓州老家赶回来,到了京城连家都没回就到了辽王王府。朱植爱惜道:“鼎石辛苦,虽然本王求贤若渴,但也不能耽误了鼎石回家探望啊。”

 铁铉道:“无妨,既已为辽王官员,铉自当速来报到。”

 朱植突然注意到站在身后的杨荣,才醒悟未为两人介绍,道:“看我一时高兴,忘记了给二位介绍,此乃长史铁铉铁鼎石,这位是记善杨荣字勉仁,后二位皆是本王的左膀右臂。”

 作为下属的杨荣连忙上前一步一揖到地:“鼎石兄之大名如雷贯耳,荣仰慕已久,今得见,乃荣之幸,后还望鼎石多多提点。”

 铁铉也感觉到辽王对此人颇为器重,也回礼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勉仁弟有礼。”

 在铁铉见礼的时候,朱植瞥见铁铉的衣袖上居然着一块补丁。朱植暗叹,真乃一清官能吏啊。自古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清官=好官,能吏,衡量一个人时候有能力,首先看此人是否清廉。这种判断标准,是与中国几千年历史官员贪污腐化成为传统不无关系。人们总是认为只有清廉的官员才能凭着真本事当官。这种朴素的判断标准与其说是道德正义的胜利,不如说是被贪污腐化给出来的。

 但事实上清官和能吏之间能划等号吗?多少实践证明,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在明一朝,有名的改革者,万历朝首辅张居正,他的能力毋庸质疑,但他的道德方面却有被人诟病的瑕疵,在其死后抄家时,竟然发现了上百万两银子,以他的薪俸,这是多大一笔来历不明的存款?还有就是明朝首屈一指的军事家戚继光,为了达到他的政治理想,也被迫给宦官贿赂,当然他的钱哪里来,同样是从下面搜刮而来。

 海瑞,万历朝著名的清官,死的时候家里连买棺材的钱都出不起,可是除了穷,他在自己任上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

 这就是中国政治史的可悲之处,清官未必能,能者未必清。而眼前这个铁铉却身兼此两项于一身,实在难得。不过对于所谓清官,朱植倒非常不以为然,清不清的根本不是什么道德可以匡正的,归结底还是得靠制度。

 当朱植从一块补丁引发的思维短路中清醒过来时。那边铁铉已经和杨荣聊得正。原来两人都是太学出来的人,正在攀谈学校里的趣事。铁铉二十八,杨荣二十二,正好一个称师兄,一个称师弟。而且两人原来都曾是刑部尚书杨靖的子弟。看见二人初初相处比较融洽,朱植也高兴,毕竟这两人都是自己的顶梁柱,千万别闹些不和出来。

 当下,朱植留了铁铉吃了晚饭,席间又把担任典宝的郭铭介绍给了铁铉,如此一来自己的幕府中总算有了三个人。吃过饭,朱植想拉上铁铉一起聊聊有关辽东攻略。可铁铉推说自己上任伊始,对辽东诸事不明,反而向朱植要来了近半年来的辽东方面的奏折,准备回家好好钻研钻研。

 在明朝初期的政治结构中,藩王和地方府县是互相牵制,互相监督的关系,具体政事基本归府县管辖,藩王基本上不上手,除了战争时期;在军事上面,藩王则拥有很大的权力,府县兵力调动都要经过藩王的允许。前年燕王出征讨蒙古人,甚至连蓝玉也要接受燕王节制。

 在这种结构中,藩王王府实际扮演一个军事参谋处的角色,负责粮草督运和战役谋划。因此长史很大程度上是负责军事的指挥官。要来铁铉一举两得,一方面后世他担任过山东参政,为大军筹措过粮草,证明他有后勤方面的才能;而在战场之上他的能力也得到过检验。因此,朱植非常希望铁铉能够尽快把军事方面抓起来。所以送他离开时,朱植树邀请他第二天一同前去北大营一同检阅已经属于了自己的羽林右卫。

 第二天一早,朱植就和铁铉一起来到了大营。羽林右卫自从封给朱植之后,只是兵部的人来与他移了兵马器械等的关防,全卫共辖左、右、前、后、中五所(营),每所有千户二人,百户十人。目前卫中共有百户以上军官一百三十二员,兵应有一万一千二百人,实有八千八百四十人,马实有六千二百匹。

 卫指挥使名叫杨,朱植着人查过,此人洪武五年入伍,此人作战勇猛,参加过征云南和征蒙古等诸次战役,洪武二十一年随蓝玉会猎蒙古皇庭于捕鱼儿海,杨率百人突入蒙古大帐,掳王公凡二十三人,斩首级八百级。累功升至羽林右卫指挥使。本来羽林右卫划回辽王建制,杨该前来拜见新主人的,只是前段时间杨感上风寒,向朝廷告病在家。

 朱植到了营门口,早有左右指挥同知率大小将佐在营门口见驾。左指挥同知张让,长得贼眉鼠眼的,一脸奴才相,真不知道他凭的是哪门子本事爬上这个位置,而且名字不好听,跟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一同名,朱植对此人十分不喜;右指挥同知马清,高大威猛,倒是一表人材。

 在接的众将中,朱植看到楚智、小马王、徐霸先等熟悉的人混迹在众将之中,当他看到小马王时,他还对自己作了个鬼脸,这小子。

 朱植对众将道:“这位是王府长史铁铉,由皇上亲自赐字鼎石。”众将一同行礼。在明朝重文轻武,武将官品阶高些,但接受品阶低的文官领导那是经常的事。铁铉以往曾出任都督府断事,军中之人也知道他的大名。朱植见过众将后,张让连忙伺候前往较场检阅三军。

 羽林右卫八千多名士兵按照五个营排成五个阵型,只见人如松,马如龙,刀如林,甲胄鲜明。近万人的队伍,在接受检阅时,竟没有任何声音,只有那猩红的军旗在北风中猎猎作响,可见此军训练有素,真不愧为京卫中的强军。

 那个曾在较场上和朱植聊过天的小校兴奋地跟旁边的人嚼舌头:“快看啊,辽王,几月前在较场上,我还和殿下聊过天,天啊,是不是我家祖坟冒清烟了。”旁边的士兵不屑道:“你认识殿下?吹牛吧你。”…

 朱植骑着漂亮的大食马在万人之前走过,一股特殊的足感从心底升起。这就是老子起家的本钱,凭着你们老子要和燕王朝廷争一之长短。哈哈,我唐梓也有今天。

 朱植站在检阅台上,特别有种挥手之间的冲动“同志们好”山呼海啸“首长好”;“同志们辛苦啦”“为人民服务。”不对,不对,这些话他们听不懂。

 朱植站直身子对下面喊道:“你们是什么军队?”下面兵将大眼看小眼不知道怎么回答。朱植那个扫兴啊,又喊了一嗓子:“回答本王,你们是什么军队?”这次有些机灵的回答:“羽林右卫”声音参差不齐。

 朱植憋足了劲又喊:“本王听不到,你们是什么军队?”

 这次下面的一起喊起来:“羽林右卫!”声音还不够大。

 朱植喊道:“你们没吃饭吗?本王还是听不到。”

 “羽林右卫!”这次像点话了,还不行士气还不够高。

 “大点声!”朱植使出吃的劲。

 “羽林右卫!”所有士兵憋红了脸,拼命喊出这四个字。什么叫排山倒海,山呼海啸。

 “对,这才是我辽王的护卫,以后别人问你们是什么军队时,你们就要用这样的嗓门回答他们,你们是羽林右卫,我辽王的护卫。过不多久,你们就要跟本王到辽东,到白山黑水之间,辽东的天地是你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地方。不想去的可以跟本王说,可以调你们到别的卫去,继续在这江南烟花之地享福。但是谁想杀敌立功,封荫子就跟本王走。有没有人愿意留下的?回答我。”朱植学着后世那些动员演说,现编了一套。

 “没有!”又是山呼海啸。

 朱植故意耳朵道:“听不清楚?”

 士兵们又顶着脖子玩命大喊:“没有!”

 “好,这才是大明的勇士,边杀敌,马革裹尸。”朱植最后有力地结尾。

 小马王配合得更好,右手握拳高高举起:“边杀敌,马革裹尸!”所有的士兵又一起跟着小马王疯狂地喊着:“边杀敌,马革裹尸!边杀敌,马革裹尸!…”

 朱植满意地看着这支军队,以后吃粥还是吃饭就看他们了。检阅完毕,朱植在军官们的簇拥之下来到中军大帐。朱植留下千户以上诸将议事,其他人都散了。

 朱植拿着兵册,严厉地问:“为什么兵册上写明应有兵员是一万一千二百人,怎么现在只有八千八百四十人,知道谎报兵员可是重罪!”

 张让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道:“殿下明鉴,上次调了一批跟随蓝大将军出,有损耗,所以人不太足。”那边马清哼了一声没有说话,张让看他这样,脸色变得不那么好看。

 朱植在中间看得清楚,又问道:“马指挥,你可有话说?”

 马清好象想说什么,可是最后出口时变成了:“末将没有话说。”

 朱植心中马上明了,也不继续追问,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本王不去追究,只要求在明年本王就藩之时,要看到一支齐装员的羽林右卫。兵员、器械马匹的补充,两位指挥同知可与铁长史商量。知道了吗?”众将齐声领命。

 开完会,朱植和铁铉又在营中转悠了半天,熟悉了一下羽林右卫的情况。正走着,朱植突然发现一个小校相貌有些熟悉,不停下马来。小校连忙跪倒行礼:“王爷,您不认识小的啦?”

 朱植突然想到了什么,道:“你就是那比试之时在较场给本王讲解的那个。”

 小校兴奋道:“是啊,正是下的,谢王爷还记得小的。”

 朱植道:“你叫什么名字啊,是什么职位。”

 小校道:“小的姓苏名杰,字云武,在中营掌旗官手下任总旗。”

 朱植和善地拍拍他肩膀,道:“好好干。跟着本王不会让兄弟们吃亏。”这一拍,拍出了后一件可歌可泣的大事情,此处按下不表。

 见逛得差不多了,朱植差人叫上小马王一同回王府。一路上朱植问道羽林卫三位指挥的情况,小马王回道:“杨指挥一直在蓝大将军麾下由军功升上来,营里的人都很服他;马指挥是西北人,当年冯大将军帐下,斩将夺旗那是一点都不含糊;张指挥是府军前卫指挥使庄成的内弟,他还有一个姐姐是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李茂的夫人,至于他靠什么升官,谁都清楚。”提到张让时,小马王一脸的不屑。

 朱植听在耳中,记在心头,道:“那军中这些缺额是怎么回事?”

 小马王道:“张让只说了一部分,可那哪是大头啊,大头都是逃籍的,从洪武三年开始到现在,二十多年,年年都有人逃籍,我们卫还有将近九千人就不错了。江淮卫、留守后卫这些二线卫所二千人都不到。”

 朱植道:“如此缺额,难道没人管吗?”

 铁铉道:“属下在都督府任事时,有时候闲聊时也知道这些事。出现逃籍,各卫指挥都有责任,一开始时有人隐瞒了,发现上面不但没查,还照足额发下粮饷,于是每个人都竞相仿效。洪武二十年的时候此事被揭发了一次,一查每个卫都有吃空饷的,你能处罚谁?闹大了成兵变怎么办,都督府就不了了之地了下去。后来下面就想了法子,那些有钱的兵户就雇佣外人充役,但这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补不足兵额。现在京卫是这种情况,其他地方卫所情况更加不堪。唉…”

 朱植道:“那看来想在出发前补足兵额还是困难的。”

 铁铉仿佛有成竹,道:“这个好说,上次不是有战损吗,其他事情就交给属下办吧。”

 朱植哈哈一笑,已经明白铁铉的意思。
上章 靖难天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