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明 下章
第219章 东征(六)
 刘芳亮撤退之时,留下刘汝魁带着骑兵断后,朱震见没有战机可寻,也不再追赶,得胜班师会怀庆府去了。

 今一战,小胜一场,杀敌约二千余人,自己伤亡在六百左右。但最重要的就是朱震借此机会检测了一下山东兵扩军后的战斗力,虽然比较从前降低了不少,但仍在贼军之上。用朱亮的话来说,我一万骑兵可以吃死他一万五千骑兵。

 没过多久,卫辉那边也传来消息,李超涂和陈永福联手,陈永福守城,李超涂城外设伏,大败贼军,斩首一万余级。潞王大喜,答应送给怀庆粮食二千石饷军。

 刘芳亮败回曲恒县城,一面差人四处捉拿乡绅士族等显贵人家,严刑拷打,勒令他们献出全部家产赎罪,名曰:追赃助饷,用他们的话来说,凡事这些乡绅士族的家产都是赃物,都是剥夺农民的成果,理应吐出来。

 而且在这些乡绅士族献出全部家产后,刘芳亮为了迫百姓们能和自己一条心对抗官兵,把所有乡绅绑在长竿下,让百姓们去杀害他们,名曰:恶宦逆子,人人诛之。

 另一方面写信给李自成请罪,并且要求再派骑兵一万,上将一员增援,他发现今战,主要是骑兵战力不如山东兵。想弥补这个劣势,便只能靠人数了。

 却说李自成大军从荣河出发,一路势如破竹,没有打过一仗便杀到太原城下。而代帝亲征的李建泰赶在李自成之前行至太原城中。他原本打算散尽家财,招募兵马的计划随着李自成先行一步到达曲沃无疾而终。

 此时,他感觉到前途的黑暗,手上要钱没钱,要兵只有从京城带来的五千卫军。这群卫军的战斗力李建泰是心知肚明,根本就不堪一击,眼看着贼军一天一天向太原城进,他只能干着急。

 这时,他首先把希望寄托于朱震身上,希望朱震尽快带着怀庆那几万兵来太原助战。但派去的人回来后,却告诉李建泰朱震大军正在和刘芳亮决战,情景也不太妙。

 李建泰脸若死灰,最后想出一个损招来,他召来山西布政使赵健极,巡道毕振辰,说贼军势大,自己要回保定搬救兵,让他们设计守城半月,半月之后他定然带大军来援。

 赵健极、毕振辰心中发苦,他们哪里不知道李建泰的想法,但是人家是督师,而且是代帝亲征的督师,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临走时却出言威胁道:“督师半月不来,我自出城投降!”

 李建泰溜回保定后,赵健极、毕振辰二人倒有些本事,他们把太原附近州县的兵丁、衙役等全部征调到太原城中来,加上太原守军,倒也拼凑出一支四万人的军队出来。

 但是这四万人乌合之众,战力如何先且不说,只说他们听到贼军二十几万大军来,一个个就吓得手脚发软,站都站不起来,还怎么提刀和贼军搏斗?

 赵健极无奈,只得和毕振辰商议,毕振辰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我们能出的重赏,杀一个贼军给银子五两,杀一个将佐给银子十两,就不怕每人杀贼。”

 赵健极苦笑道:“府库里穷的连俸禄都发布出来了,哪里还有银钱来悬赏?我们总不可能开空头支票吧,那样只会让士兵们更加憎恨我们。”

 毕振辰道:“晋王乃是太祖第三子,当年领兵数万镇守晋中,搜刮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后来虽然渐渐没落,但是二百五十多年的积累岂是一般亲王能够相比的?若是他肯拿出些银子激励将士杀贼,肯定更加管用。”

 赵健极只得硬着头皮来到晋王府,这晋王朱求桂也和其他亲王一个德,视钱财如性命,在赵健极好说歹说之下,才答应捐助三千两白银。

 城墙上的守军看着摆在城楼上的白花花银子,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的勇气又被发了出来,李自成攻城五,都被打退。到了第六天,李自成又开始进攻,他们竟然驱赶着那些在太原附近抓来的官绅士族和战中抓到的俘虏充当先头部队,但在城墙上的守军眼里,不管这些认识身份如何,都是一个脑袋五两银子,上千人很快就被杀光了。

 可是当他们提着脑袋去领银子时,却发现官府没银子可发了,他们气愤的把手中的脑袋就往赵健极、毕振辰头上扔。赵健极、毕振辰只得再次赶往晋王府,求晋王在拿出点银子来,晋王一口回绝了。

 第二天早上,李自成再催动大军前来攻城时,却发现南门开,守城的官兵都把武器放在一边,然后哄哄的站成一堆。李自成大喜,催动大军杀进城去,不到半个时辰,就彻底控制了太原城,赵健极、毕振辰等被李自成认为是‘冥顽不灵,驱动官兵守城’的死硬分子全部被杀害。而一开始便主张投降的韩琳、黎志被李自成任命为地方官员,他怎么就不知道这些人今天可以出卖大明,明天就可以出卖他呢?

 随后大军四出,到处捉拿明朝官绅士族追赃助饷。所得金银珠宝不计其数。但关于继续进军的问题,贼军内部又开始讨论起来。刘宗等一班大将认为应当径直杀去京师,灭亡明庭,再解决朱震。

 文官却认为背后不稳定,是行军大忌,应当大军南下,击溃朱震,最起码要让他缩在山东,不敢西出,大军没了后顾之忧。才能进军京师。

 十天之后,贼军终于内部达成统一,以任继荣、马崇喜为将,领嫡系兵五万,明朝降军二万走固关,进军保定、真定,北可同李自成大军夹击京师,南可和刘芳亮大军夹击朱震。李自成同刘宗等大将率嫡系精锐十五万,明朝降军三万继续北上,攻取大同。
上章 兴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