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邀请
第十三章
1992年10月份,华夏传媒公司全资收购了友联全线公司。这个举动只在台湾娱乐版块上出现了几次。然后就被人忽略了。
这点叫赵文凯十分的郁闷。自己怎么说都可以算得上白手起家的金融才俊了吧,怎么不见自己上金融版呢?
雷柔已经被赵文凯从业务部调出来了,别看这个女孩子刚参加工作。可是在业务上的确是把好手。现在赵文凯接手友联全线公司以后,就把公司运作直接交给她了。
全公司除了陈旭不满意,其他人都觉得这安排还算不错。
友联全线公司自接管过来之后,赵文凯就提前好几年,直接把公司的名字一步到位,改成了东森传媒公司。希望
后发展壮大后,能把公司两个字换成集团。那赵文凯再出门可就威风了。
公司刚接手没几天,GMD台北
部就来了一个人。
说实话,要不是GMD来人,赵文凯几乎都快忘记了自己的
员身份了。就此赵文凯在心中鄙视了自己一把。
GMD台北
部来的是GMD中央文工会副主任赵邵糠。
其实GMD派谁来,赵文凯都不会在意,可偏偏听到要见自己的是赵邵糠,立刻就打起了一百二十个小心。
为什么?
好家伙,这位赵邵糠可不是什么等闲人物。
赵邵糠,台湾省基隆市人。台湾大学农工系毕业。1975年赴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克雷蒙逊大学深造,获硕士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1978年返台。初任“行政院”国贸局专员,后在一家外商工程公司任机械维新顾问,并在台湾大学兼课。1981年由台北市
部主委关中推荐出马竞逐台北市议员高票当选。1986年当选“增额立委”进入“立法院”时称“新校立委”曾吁请台湾当局结束“三不政策”开放公教人员赴大陆探亲及两岸经贸活动,提议设置反贪污专责机构。
1986年底,当时是台北市议员的赵邵糠发起百万人签名拯救淡水河运动,并发行《赵邵糠通讯》,作为与选民沟通的桥梁,曾任GMD“立法院”
部常委。1988年1月发起联署活动,敦促李登灰出任GMD代理主席,并呼吁GMD加速革新。1989年3月出任GMD中央文工会副主任。同年8月,发起筹建“新GMD连线”标榜“净化选风”、“革新参政”影响强烈。年底再度当选“立委。”1990年5月“新GMD连线”正式出台。自任会长,为GMD内少壮派系骨干人物。曾与朱镐真等组织“超
派七人小组。”1991年5月进入郝“内阁”任“环保署长。”
可以说,这位赵文凯的本家当是GMD年轻才俊中第一人了。
这位赵立委由于不
李旺祖的观点和政策,毅然“出走”与一些志同道合之辈,携手创建了“青年
。”
而赵邵糠出走的时间,就是明年。
很快,在赵文凯忐忑的心情下,赵邵糠说明了来意。不过也叫赵文凯大吃一惊。
“什么?叫我发言?”
“哈哈,赵贤弟可谓我
最年轻的
员,马上就要进行
庆了,与历年相比,自然也要增添一些新意才是。”赵邵糠一开口就本家本家与赵文凯以兄弟相称。嘴皮子工夫十分了得。难怪后来在广播界享有声名。
10月10
,不但是台湾的“国庆”也是GMD的“
庆”今年趁着这次机会,大肆的与
内成员联系,希望能够继续提升自己在
内的地位。当然,主要还是为了“立委”的选举。
“呵呵,少糠兄太过看得起小弟了。不过既然是
内需要我去做的,我就一定完成任务。”赵文凯说的大义凛然,其实这份工作和学校做学习报告并没有多大区别。再苦难也难不倒赵文凯。
赵邵糠对赵文凯的表现很是满意。在来之前,赵邵糠就先查了赵文凯的相关资料。
当知道,只有十二岁的赵文凯竟然拥有两家公司,身家超过千万的时候,这位GMD的少壮新秀就立刻起了拉拢的心思。当然,对赵文凯产生的浓厚兴趣也许是主要原因。
这样“年轻”的后备力量,现在不拉拢一下,打好关系,等以后再想找机会就不太容易了。出于种种考虑,这位副主任就亲自登门拜访了。
“文凯贤弟虽然年幼但是识得大体,为兄很的欣赏。最近听说文凯贤弟收购了一家传媒公司,是否有意进军传媒业呢?为兄虽然不是业内人士,但是这方面的朋友也认识不少。到时候,贤弟要是有用得到为兄的,就尽管看口。”赵邵糠关心的说道。
这句话到是提起了赵文凯的兴趣。要知道,到了后来,赵邵糠自己可就是一家广播公司的老总,随后又入主了中广公司。可以说,在这方面,赵邵糠确实是比自己人际关系广泛。
“哈哈,小弟最近还正为公司的业务犯愁呢,没想到今
却是有兄长为我雪中送炭,小弟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了。”这话到是出于真心。毕竟有人帮忙牵线,对赵文凯来说会省去很多工夫。
“你我兄弟说什么感谢,既然贤弟需要,明天你叫你公司的负责人来找我即可。不过这晚饭贤弟还是要请的。”赵邵糠为人很会
际,很自然的就拉近了与赵文凯之间的关系。赵文凯也乐得结
这位赵主任。
接下来,两人说说笑笑,到真如一对亲兄弟相似。
晚上赵文凯做东主宴请赵邵糠,最后宾至如归,两人的第一次会面就此结束。
赵文凯送走客人之后,就独自一人回到家中,一路上不断回忆1992年10月的立委选举,最后确定,这位赵邵糠一定会高票当选,心中对这笔买卖大感得意。
马上,赵文凯又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件。这件事情可以说在台海两岸都有着长远的影响。
今年是1992年,赵文凯想到的当然就是这个月即将发生的“两岸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