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太平洋波涛(一)
高飞指挥中国远征军主力开始向国内撤退,沈英雄为副司令长官负责缅甸与驻印军的具体事务,高飞
待沈英雄,如果史迪威施
就与其针锋相对,我与委座就是你的靠山,一切当以中国国家利益为准。
而面对
军在太平洋上的步步为营,美国人也开始坐不住了,计划在1942年底建造十八艘埃
克斯级舰队航母与二百七十艘水面作战舰艇部队,在美国海军国防计划中至1943年底,将建造下水列装服役的埃
克斯级舰队航母二十二艘,中途岛级舰队航母十艘,独立级轻型航母九艘,独立级轻实验型航母一艘,博格级护航航母四十五艘,科笀斯漫特湾级护航航母十八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五十艘,届时美国海军虽然拥有庞大的作战力量,但是这些力量却被分散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两个战场。
美国海军的主要力量大西洋要面对德国人最新式的潜艇的狼群战术,保证输送给英国本土的物资能够源源不断的抵达,太平洋上要维持与日本联合舰队的平衡,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太平洋舰队要弱与
军海军的联合舰队,但是如果给美国人一年时间,太平洋舰队将占据绝对优势,二年时间就能彻底挤垮日本人的联合舰队,让日本失去作战的胆魄,美国的工业机器所发挥出的巨大威力能够将整个日本碾碎。
美国人的战争理论很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国的孙子兵法,从一战之始,美军就给高级军官配发翻译漏
百出的小册子,大战爆发之初,美国人找华裔专家进行了精确的翻译,并且讲解了实际战例分析,并且将这套小册子发到了营团一级军官的手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美国人理想中的至高境界。
在全面大战爆发前,虽然美国已经部署了五艘舰队级航空母舰,但当时战列舰仍视为海上力量的中坚,航空母舰只是一种海上浮动机场,从上面起降侦察机和尚未证明其威力的攻击机。
舰载航空兵的战略、战术以及它的作用还依然处于理论
争论之中,之前在美国的造舰计划中,航空母舰也不占据主要位置,二次大战爆发之初,在大西洋进行的一些战斗活动使航空母舰的拥护者也没有充分理由来为其观点进行辩解,因为英国皇军海军的“勇敢号、”“光荣号”和“皇家方舟号”航母均先后被
军航母击沉了,日本人的航空母舰的运用似乎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威尔士亲王号英国最新式的战列舰被从航母起飞的鱼雷机和水平爆击机击沉,这对美国人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于是,美国海军为了对抗日本庞大的联合舰队已经攻击力极强的航母编队,经过罗斯福的批准和国会参众两院的通过,大批造舰计划被列上了计划之中,美国东西海岸的几百家造船厂在二十四小时昼夜不停加班加点。
作为对抗日本航空舰队的主力,埃
克斯级舰队航母是美国海军发展的中坚力量,埃
克斯号舰队航母的设计方案以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为蓝本,至1940年已经历了至少七次大规模的技术改进,埃
克斯级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为二万七千五百吨,
载排水量为三万五千二百吨,埃
克斯级航空母舰
取了之先国美与世界各国各级航空母舰的优点,舰型为约克城级的扩大改进型。舰体长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八比一的黄金比例,并且在飞行甲板前部和中后部增设有二部升降机,加快的战机进仓出库的速度,另在甲板左侧舷有一部可垂直拆迭的升降机,使其可以轻松的通过巴拿马运河,能够在迅速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进行部署。
可以说埃
克斯级航母的建造规模充分反映了美国巨大的工业潜力,太平洋战争爆发至今,美国海军的主力与日本帝国海军的主力都在进行一场诡异的战争,双方都在坐等徘徊,如同日本海军大将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所说,要么就在战争之前偷袭美军,给以美国海军最大杀伤,让敌人失去对抗的勇气,以惨烈的战争结束战争,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日本没能进行一场不宣而战,
军在远东的进攻和东南亚的攻略,让美国陷入了极度的不安,尤其是德军在苏联驰骋千里,美国蓄意的宣战让日本人失去了不宣而战搞偷袭的机会,同时也让日本失去了决战的勇气,每多拖一天,美国就要强大一分,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在太平洋上能够迅速有效的击败日本帝国强大的海上力量,美国政府决定集中力量按照埃
克斯级航母的标准设计方案进行批量生产,从而使造船厂能够采用
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史无前例的奢侈生产,此外在诸如钢型和钢板、电子仪器雷达、舰载设备、机械传动以及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实行了高度标准化作业,高
武器的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制造一百二十二毫米高炮、博福斯四十毫米高炮和厄利孔多管二十毫米高炮,埃
克斯级舰队航母的建造周期极大地缩短了,从规定的十二个月甚至缩减到了十个半月的奇迹,二十四小时的昼夜加班让美国的国防军事工业的生产速度达到了极点。
因为中国远征军的军力大增,也让罗斯福看到了美国不用过多的进行国内动员的可能,这样美国可以投入更多的青年人到生产之中去,生产军火武器提供给中国方面,罗斯福决定派遣参谋长联席会议秘书长罗伯斯中将前往中国,与蒋介石探讨中国远征军配合盟军承担更大规模军事任务的可能
。
但是,显然日本人不准备被美国人的“虚张声势”吓退,日本海军在太平洋诸岛上步步为营的推进让美国方面感到不安,为此美国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官尼米兹前往白宫与罗斯福马歇尔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