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26之崛起 下章
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战 东北 泥沙俱
 第五百八十二章抗战东北泥沙俱下(六)——

 第五百八十二章抗战东北泥沙俱下(六)

 25旅被打垮了,杨秉藻带着投降的官兵被于大头收编成了伪军的一个团。

 团长赵维斌,中校团附王锡山,率领曾在南岭兵营奋勇抵抗军的李辅臣、张乐山两位营长,收拢残兵,向东开去,他们要去找冯占海,一支在吉林大地还在坚持抵抗的东北军队伍,一支在无数东北军观望者面前孤独抵抗的队伍。

 冯占海是吉林省主席张作相的外甥,1917年,18岁的冯占海离开农村老家,投奔自己的舅舅张作相,当了勤务兵。2年后他被舅舅送进东北讲武堂第三期学习,1921年毕业后担任上尉副官,6年之后就从上尉做到了上校,出任东北边防军副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

 在吉林东北军里的很多人眼里,冯占海恐怕就是一人得道,犬升天,靠着舅舅大树乘凉的亲小而已,并无威望。所以熙洽也不是很拿他当回事。

 军进入吉林后,有了日本人保驾,熙洽立刻就出自己的真面目,连续三次派人给冯占海送信,要求冯占海或者带兵回城,归降军,或者拿钱走人,送他冯占海到国外留学,但均被冯占海拒绝。

 在熙洽看来,冯占海虽然是个团长,却只是一个没经过大场面的娃娃。没了省府的粮饷接济,冯占海也只能乖乖就范。

 可熙洽没料到,冯占海不但是个硬骨头,而且还是不傻的那一种。

 冯占海接到熙洽的劝降信,一看苗头不对,当夜就紧急分发弹药,誓师抗后迅速拔营撤退。

 吉林城附近已经成了日本人和熙洽的天下,冯占海带队迅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实在是明智之举。

 冯占海先东进桦甸,而后渡过松花江进入吉林省北部地区,直抵舒兰、五常、阿城一带。

 而且,这冯占海并不是蒙着头赶路,他每到一处,总要开大会,宣讲抗,宣传熙洽投敌,抗战声势被他搞得越来越大,沿途的民众夹道。冯占海到舒兰县时,县城的学生成群结队,出城十多里前来接。

 冯占海部原本是仓促行动,连棉衣都来不及领,但进入松花江北地区之后,这里物产富饶,粮食较为充裕,有了地方上的支持,后勤困难就得到很大缓解。

 不但如此,吉林这一带因为胡匪猖獗,因此民间藏据说就有20万枝以上,民风也比较强悍,号召抗战,补充人员也比较有利。

 本来,这一带有心抗的人很多,只是毫无组织,大伙都举棋不定,而且谁也不服谁。等冯占海这支正规军打着抗的旗号开过来,等于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抗的领头人。

 诚允的宾县吉林省临时抗省政fǔ成立后,马上任命冯占海为吉林省警备司令。冯占海有了这个司令的名分,领导舒兰一带的抗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一时间,带队来投靠冯占海的,或者在本地呼应支持的更是络绎不绝。据冯占海后来自己说,当时服从他指挥的抗队伍已经有两万之众。

 这样,冯占海和驻扎在榆树县的张作舟25旅,以及东抗这三支队伍,就成了当时吉林省抗力量瞩目的中心,也成了熙洽的眼中钉。

 榆树的张作舟旅被北上的于琛澄伪军打垮后。原本互为犄角和熙洽隔江而望的抗部队,就只剩下了冯占海这孤零零一票人马,东抗还离冯占海远着呢。于琛澄的伪军迅速向冯占海所部杀了过来。

 而此时,驻扎在舒兰前线的,并不是冯占海的主力部队。

 冯占海所部当时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宾县保护省政fǔ,一部分则分布在阿城,准备扼守哈绥线,还有一波则驻扎在五常、舒兰。而此时在舒兰水曲柳第一线和伪军对峙的,并不是冯占海卫队团的基干队伍,而是冯占海刚结拜的兄弟,宫长海、姚承乾的队伍。

 虽然不是卫队团的正规军,但这支人马却让当面的伪军吃够了苦头。因为领头的这个宫长海,可是一个鼎鼎大名的传奇人物,名震东北绿林,报号“大傻子”这个宫长海的经历,再典型不过,可谓是东北兵匪奇妙关系的缩影。

 宫长海1894年生在山东贫寒农家,没到周岁就死了妈,是被家人用狗喂大,所以小名就叫狗剩子。7岁跟着父亲下关东,长大后先当了兵,后来又带着20几个兄弟开小差当了胡子,拉扯起五百多人的队伍。官府眼看剿不了,就先招安企图再消灭,不料被机警的宫长海发现又跑了,而且越干越狠,越干越大。25年,宫长海再度接受吉林省督军张作相的招安,带队进入吉林的骑兵师服役。而这个骑兵师的师长,正是现在率领伪军来犯的吉林省“剿匪司令”于琛澄于大头。

 于大头很赏识宫长海,还把自己的甥女嫁给了宫长海。在于大头因为牵涉叛被赶回老家后,宫长海又跑到结拜兄弟25旅张作舟部作副官。

 九一八事变后,25旅退出长,宫长海就跑回老家,拉起了队伍。

 一开始,宫长海甚至还在伪军的警备团里当了一任营长,等吉林各地抗运动涌动起来的时候,这位绿林老瓢把子也带着队伍又反出了伪军,打起了抗旗号,投奔了冯占海,还跟冯占海拜了把子。

 所谓兵匪一家,宫长海就是这最典型的一个,三次为匪,三次当兵,跟伪军司令于大头是至亲,跟抗的张作舟和冯占海又是拜把兄弟。敌我亲仇,就是那么错综复杂。同样,当时在于大头的伪军里面,也没少了胡匪。

 冯占海北上宾县后,就将这第一线付给了宫长海、姚承乾二人。两人和当面的伪军对峙的时候,小仗没少打。跟他们对峙的,是伪军马锡麟旅,马锡麟原来是吉长镇守使李桂林23旅的团长,正规军的干活。对上这支临时拉起来的改编绿林队伍,马锡麟不是很在意。可是不打不知道,这两个胡匪出身的司令,用兵诡异,不依常理,伪军一上来就吃了大亏。被称为舒兰县抗第一的,就是这两个胡子司令的杰作。

 当时,驻扎在舒兰的伪军一个营,联合当地的民团武装,保卫队、大牌会,企图包围消灭驻扎在龙王屯的宫长海部。对付宫、姚所部几百号人。出动一个营加地方武力,伪军方面蛮以为够了,拉出一个分进合击的阵势。没料到宫长海首先用土炮洋甚至鞭炮吓跑了凑热闹的保卫队、大牌会,又设了个埋伏,把急着赶来追击的伪军的两个连都兜在里头,一顿痛打。顿时把伪军给打老实了。

 宫长海和姚承乾两人,级别职务很高,分别是吉林警备第三旅和第四旅的旅长,可两位旅长手底下,也只有六七百马队。这样的部队,机动很强,又是胡匪出身,打仗不怕死也比较机灵,可以说是冯占海的杀手锏。但是这几百号人,能打袭击,却很难胜任正规战的阵地攻防。

 而这回来的,可不再是几个连的伪军,而是宫长海媳妇的舅舅,于大头亲率的大军。就在宫长海摩拳擦掌,准备和他媳妇舅舅,也是他的老上司于大头较量一下时,于大头突然转向攻下了榆树,继续北渡拉林河,一下打到了水曲柳的侧后去了。冯占海急令宫、姚两部放弃水曲柳,赶去与主力会合,准备和伪军全军决战。

 打败了张作舟,占领了榆树县,于大头的伪军已经完全占据了先机。从榆树县北上,渡过拉林河推进就是阿城县,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市的阿城区了。而冯占海的队伍,相当一部分还集中在东面的水曲柳、五常县一带。

 听闻张作舟战败后,冯占海被迫放弃五常等地的东部防线,紧急把部队拉到拉林河北岸的拉林仓一带,企图在这里挡住于大头伪军的前进。

 拉林仓,一听名字就似乎是个仓库的名字。没错,康熙年间,这里就是清朝大军抗俄的囤粮重地。而拉林两字,则来源于南面奔腾的拉林河。民国年间,这里就是个官道的十字路口,一旦攻占拉林,则北可直取阿城,东可奔袭哈绥铁路,西可进兵双城,切断哈长铁路。而且,拉林仓非常富裕,民富多,光是拉林商会的商团就有三百多人

 这样一个富庶之地,又兼交通要衢,冯占海怎么都不愿让出去。于是他把自己的家底全部都押了上去。王锡山第1旅和赵维斌第2旅是原25旅的部队,宫长海第3旅和姚秉乾第4旅也被从水曲柳前线召回,卫队团的基干部队,杨树森第一支队也赶来了拉林仓,卫队团的宝贝炮兵营,也被拉了上来。拉林仓商会会长史斋芬,也率领三百多人的商团加入冯军,被编为第16团。冯占海全军严阵以待。

 本来,韩光第派李济川联系冯占海,准备派两个基干团前来支援,甚至还考虑到他们现在的身份不易被冯占海接受,特意准备要王铁汉带队。

 可是它的好意被冯占海一口回绝了。

 倾全力而来的于大头,不但有攻占榆树县的先头部队刘宝麟旅,还有马锡麟旅,这支部队由投敌的23旅李桂林一部组成。王树棠旅则由延吉投敌的吉兴27旅一部组成,此外还有李毓久、钱福安等部。

 于大头攻取榆树仅仅5天后,于琛澄指挥所属伪军渡过了拉林河,直拉林仓城下。伪军倚仗人多势众,采取了和攻打榆树城同样的做法,兵分三路,从三面发起围攻。冯占海的1、2两旅均是25旅的败兵,实力不足士气不振。冯占海只能依靠自己的嫡系,杨树正和杨凤山支队进行抗击。

 烈的战斗从早晨开始,伪军李毓久旅首先自西南角突破防线,冲入城区。杨树正支队与其展开了烈的巷战。冯占海以炮兵猛轰伪军后续部队,并以骑兵从右翼绕击伪军侧翼,但却无法阻遏伪军的攻势,原卫队团团附,第一支队长杨树正在巷战中,战死在拉林仓商会大院附近,营长阎昶和连长邓喜泰等二百余人也战死。

 无力再战的冯占海军被迫退出拉林仓,撤退如此仓促,连战死者的遗体都来不及掩埋。而那位慷慨从军的拉林仓商会会长史斋芬,苦守在东门外,此时也被迫撤退,结果被追兵全部包围在附近一个烧锅大院内,三百余人死伤殆尽,商会会长史斋芬没有作为亡国奴而安乐死,而是在这个血战场献出了生命。

 对于这样的结局,恐怕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伪军,怎么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打败抗的正义之师呢?然而历史的事实总是那么残酷,率领伪军出征的于大头两战皆胜,打垮了张作舟,打跑了冯占海,高举抗旗帜的两支军队反倒是节节败退。拉林仓这场决战,冯占海军全线败退,通向哈尔滨的门户被彻底打开。

 此处离哈尔滨只剩下百里之遥。不管是于大头也好,熙洽也好,这个时刻,他们肯定相信,胜利已经唾手可得了。

 拉林仓失守,哈尔滨门户顿开。

 此时驻守哈尔滨的滨江镇守使兼28旅旅长丁超,掌管着北中心城市哈尔滨,却一直态度暧昧。不管是抗还是降,两边的使者他都是来送往。不光是他,其他各位旅长的态度也都差不多,吉林省的九个旅,三个半旅投降了熙洽的伪公署,冯占海团和张作舟旅打起抗大旗被打垮了,而另外5个旅竟然还在观望!

 两边都不下注,静观时局变化再下子,这对中原大战前关内的各地军阀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件事出在东北军里,就很值得玩味,也很说明问题了。

 只不过,玩也要有个限度,任何人观望到最后,都必须要做出选择,所以什么时候放弃观望,看风头加入一方,这个时机的掌握很重要。

 感谢“不懂不问”书友的月票支持!

 …
上章 1926之崛起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