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26之崛起 下章
第四百零二章布局穷人的武器要便宜(
 第四百零二章布局穷人的武器要便宜

 最后,这款新式半自动步被宋哲武正式命名为第四路军的制式武器。

 将生产步骑两型,刺刀都改为折叠式,不用上,白刃战时,可节省上刺刀的时间。

 在作为步兵火力支援的机选型上,宋哲武一直很纠结。

 虽然1919年美国为推动和平解决中国内战,故倡议对中国武器与军火运。自1919年开始直至1929年长达十年之久的运,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进口武器已经变得相对容易。

 可是,作为中央政府名下的地方部队,大量进口武器还是很受忌讳的,尤其是机和火炮更是如此。

 而且,就机来说,不论是以后出现的,英国人在zb-26基础上改进成的布伦机,还是美国的朗宁m2式机,甚至是二战时著名的德国产的第一款通用机mg34,在宋哲武看来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或不足,至少是对于宋哲武来说是如此。

 比如布伦机采用7。7mm口径,不仅初速较低,宋哲武还得新建7。7mm口径子弹生产线,否则在国内根本就找不到这个型号的。

 美国朗宁m2式机管较薄,难于适应持续击;而德国mg34的生产需时很长,成本亦很高,每把须用49公斤的钢铁以钻削方式才能制造出重斤的mg34,而由于速高,管较易过热,也较易出现故障。

 当然了,上述几种机的优点也很多,比mg34就因以可以提供长时间的火力支援而闻名。

 不过,宋哲武还是很倾向于在zb-26的基础上研制自己的机,就像英国人的布伦机。只不过,宋哲武倾向于大改。

 现在他的第四路军大量使用的机,正是捷克zb-26式轻机

 zB-26轻机的可靠极强,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都可以使用。而最主要的是,它的生产价格较低,不仅比重机便宜多了,就是比国外的同时代机也都要便宜。

 没办法,宋哲武“穷”啊

 宋哲武在国内虽然是财大气,可是把他的这点家底,即使是包括美国的资产也都算上,同西方列强相比,甚至是和苏联、日本比,宋哲武的这点财产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即便不是九牛一,最少也是水缸和池塘的比例。

 zb-26结构相对简单,仿制比较容易,大沽兵工厂早在27年就可以仿制,国内现在也有多家兵工厂在生产。

 虽然因为没有捷克提供的设计图纸,国内生产都是通过逆向绘制出的图纸生产。

 逆向仿制可是中国人的拿手绝技。宋哲武前世的记忆中,中国人就是在苏27基础上,研制出的歼-,甚至据说要远远强于它的原型机。

 只是,因为不同厂家逆向绘制的图纸有差别,生产的零件甚至不能通用。可是毕竟生产比较容易,使用的7。92mm弹药又有着非常不错的杀伤力。加上只要及时更换管,可以保持击的连续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zb-26的更换管极为简洁,熟练的老兵更换一管用时不到十秒。

 而且,即使是以火力持续见长的德军mg34在200发以后,也需要更换管。也就是说火力间断,是任何机都存在的共问题。

 在实战中防守时,zB-26轻机的优点很突出,是中国步兵班排的绝对火力支柱。这时中队有句老话,叫做老兵怕机。这句话其实就是针对zB-26轻机而言,对于zB-26轻机精准的二三长短点,只要被瞄准击,几乎根本无法躲闪。

 进攻时,zB-26轻机还可以随着步兵迅速前进,不断提供及时火力支援。还有,实战中,机还可以由手平端着一边冲锋一边击。

 zb-26最为明显的一个缺点就是弹容量过少,只有20发,在持续击时间断较多。

 不过,宋哲武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改用弹鼓来解决。

 宋哲武这次给周立群带来了两种弹鼓的图纸,一种是47发弹容量的单室弹鼓;另一种是100发弹容量的双室弹鼓。

 在击中需要快速移动,甚至是在移动中击的时候,可以采用47发单室弹鼓。在固守阵地时,采用100发双室弹鼓,可以有效提高击持续,又不需要副手不停地供弹,减少伤亡。

 只不过因为双室型弹鼓体积过大,需要在下部通过适配器供弹,因此,在zb-26基础上研制的新机需要在下部供弹。

 新机程上,也需要改进。这是因为,宋哲武从骨子里,还是很向往能有一款自己的通用机,zb-26的有效程只有1500米,还是有点太近了。

 虽然他很怀疑通用机和重机在两千米外的火力压制会有多大效果,可是程的提高,至少会对弹在远距离的穿透有所帮助。

 因此,对于新型机,宋哲武认为要尽量保存zb-26的优点,除了建议改用弹鼓供弹,仅对程和口径提出了要求。程要达到两千米,口径采用7。92mm。

 之所以要选用7。92口径,除了因为在远距离它的杀伤更好,还因为国内的支是以7。92为主,便于以后供给国内其他部队使用时,他们容易找到弹药。

 宋哲武的第四路军现在大量使用的8冲锋,是由路易斯?施迈瑟在1917年设计的。

 8原型在被测试时,使用的是双排弹夹,但是德方坚持要求采用一种32发的蜗牛状弹鼓,这种弹鼓最初是为卢格p08手设计的。然而这种笨拙的弹鼓导致整支使用起来极为不便,而且相当不可靠,反而成为了该主要的缺陷。在一战结束后不久,施迈瑟把他的重新换回了更方便可靠的弹夹。第四路军的8就是采用弹夹的这种。在中国俗称花机关。

 mp第一款真正的实用冲锋,其设计被后来的许多冲锋所借鉴。宋哲武需要的新式冲锋自然也要以它为蓝本。

 只不过,8的口径是很恼人的9x19mm卢格巴拉贝鲁姆弹,现在国内根本就没有这种口径的弹药,宋哲武的几千支8的弹药,都是靠进口。

 关于冲锋的设计要求,宋哲武的要求很简单:程不低于200米;速700-900发分;要使用第四路军广泛使用的瑟手,也就是驳壳的7。63样的口径,以便于统一弹药;全重量要尽可能的轻,最大重量不得超过5公斤。

 宋哲武之所以提出上述参数,是因为他很喜欢后世苏军著名的h41冲锋,也就是波沙冲锋,这几项参数基本就是波沙的变形版。

 h41大部分零部件都采用钢板冲、焊接、鉚接制成,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大量制造、火力猛烈等特点。h41在1米的距离上准确度极高,高达900发分的速,使得在程内的目标完全没有生还逃脱的机会。

 宋哲武看中的就是它制造简单,可靠高,火力猛的特点,这正适合他现在的条件。

 后世德军的mp40、stg44、美国的汤姆逊、英国的司登冲锋,虽然制造密,可是造价也很高。比如美国的汤姆逊,在四十年代每支就高达200美元,而波沙的造价仅仅为汤姆逊的八分之一。

 这正是最适合宋哲武这个“穷人”的武器。

 在火炮方面,原太原兵工厂已经可以仿制生产各型迫击炮和75mm以下山野炮,周立群他们接收太原兵工厂后,在火炮方面的力量更强,现在已经具备研制更大口径火炮的能力,只不过周立群告诉宋哲武,现在还无法大批制造大口径火炮,主要原因就是炮管钢材的原因。

 王学智已经带着一批汉钢铁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一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应约来到了太原。

 王学智现任北方钢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他和董登山等人,以及东北来的几个白俄、犹太工程师们组建了一个钢铁研究所,专门负责研究钢铁装备的生产制造,以及特种钢铁合金的研制。

 这次,李如娟和王动两人从欧美聘回来的冶金专家们的到来,让这个研究所的力量更强了,生产一些普通合金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生产高级合金钢暂时还不行。比如大口径火炮炮管钢,他们现在就拿不出来。

 宋哲武知道,要研制特种合金钢,这还需要时间。虽然现在不仅是武器制造,就是民用生产也急需,比如军民两用的高速轴承钢。这已经成为制约它发展国防工业的一个瓶颈。

 感谢“70生人”和“2541”书友的打赏谁能给几张月票充充门面就更好了哈哈哈
上章 1926之崛起 下章